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中测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8-2019学年 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6878171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中测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8-2019学年 人教新课标(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中测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8-2019学年 人教新课标(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中测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8-2019学年 人教新课标(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中测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8-2019学年 人教新课标(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中测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8-2019学年 人教新课标(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中测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8-2019学年 人教新课标(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中测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8-2019学年 人教新课标(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8分)1.抄写下面的字。 魔 吹 兜 匪 搅 玛 赌 鼎 残 旺2.读拼音,写汉字。 zhnxintngdunzohng_酱头_蔓_炼洗_轻于_毛3.判断每组划线读音是否正确。 (1)剥削(xi) 石蕊(xn) 直戳(chu) (2)倒毙(b) 蒙胧(lng) 黑糊糊(h) (3)抽噎(y) 枞(cng)树 见微知著 (zhu) (4)艰难(nn) 薄(bo)弱 附和(h) 4.判断划线词语使用是否正确。 (1)在年老久未修的废弃工厂发现有生锈的铁,是司空见惯的事。 (2)表哥是个游手好闲的青年,每天除了上

2、班,还看很多书。 (3)小明同学来自五湖四海 , 所以大家都欺负他们。 5.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改为陈述句) (2)劳动时,老师和大同学干重活,女同学干轻活。(修改病句。) (3)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中国会兴旺发达。(两句话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二、积累(20分)6.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鱼_而入 落_而逃 与世_绝 _新立异7.判断下列句子是否与原句相符,相符的写正确,不相符的写错误。 (1)“雪净胡天牧马还”的上一句是“月明羌笛戍楼间”。 (2)“过桥分野色”下一句是“移石动云根”。 (3)“半入江风半入云”的上一句是“锦城丝管日纷纷”。 (4)

3、“春风送暧入屠苏”的下一句是“爆竹声中一岁除”。 8.请补写空缺部分。 (1)操千曲而后晓声,_。 (2)守信是一项财宝,_。 (3)_,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 三、阅读(31分)9.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红岩后,请完成下面的选题。 (1)汤姆的姨妈罚汤姆干一件事,汤姆却把这件事当作快乐游戏引诱小朋友干,并交换得到了许多小朋友的苹果、风筝、石头弹子等,这件事指的是:_ A.扫地B.刷篱笆C.锄草D.洗碗(2)小说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姨妈眼里,他是个_。 A顽童,调皮捣蛋 B足智多谋的人 C一心要冲出桎梏的绿林好汉 D有理想有抱负的形象。(3)红岩中的成岗在

4、不幸被捕前,把_挂到窗口上去。 A.鸡毛扫B.扫把C.一个木桶D.一条毛巾10.阅读。 一诺千金我做女孩子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向我借钱,而且开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两个月的零花钱。我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很穷。我的为难令那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借钱有急用,又说保证五日内归还。我不知怎么来拒绝他,只得把钱借给了他。时间一天天过去,到了第五天,男生竟没来上学。整个白天,我都在心里责怪他,骂他不守信用,恍恍惚惚的,总想哭上一通。夜里快要睡觉时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我,打开窗,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他脸上淌着汗,手紧紧攥着拳头,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突然松

5、开,手心里像开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的纸币。我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我们共同办成了一件事,让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他反复说:“我是从旱桥奔过来的。”后来才知道,他当时借钱是急着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如期归还借款,他天天夜里到北站附近的旱桥下帮菜农推车。到了第五天拂晓他终于攒足了两元钱,乏极了,就倒在桥洞下睡着了,没料到竟酣睡了一个白天和黄昏。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万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那是我和那男生的唯一的一次交往,但他给我留下的震撼却是长久和深切的。以后再看到“优秀”、“守信用”之类的字眼,总会联想到他,因为他身上奔腾着一种感人的一诺千金的严谨

6、。那个男生后来据说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也许他早已忘了这件事,可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降大雨,那是一场罕见的倾盆大雨,我打着伞去车站接一个朋友。我们约定,风雨无阻。我在车站久等也没见朋友露面,倒是看到一个少年,没带伞,抱着肩瑟瑟地站在站牌边守候。我把伞伸过去,他感激地说谢谢,告诉我说,他也是在这儿等一个朋友。车一辆辆开过,雨在伞边上形成一道道雨帘,天地间白茫茫的,怎么也不见我们所盼望的人。我对少年说,他们也许不会来了,可少年固执地摇摇头。又来了一辆车,突然,车上跳下一个少年,无比欢欣地叫了一声,伞下的少年一下蹿了出去,两个人热烈地击掌问候。那份快乐是如此坦荡无愧,相

7、互的欣赏流淌在那一击中,让目睹那画面的我感到一种灵魂的升华。我终于没能等到属于我的那份欣喜,我失望而归,却在家里接到朋友的电话。她说雨实在太大,所以我想说,当时约定时为何要说风雨无阻,完全可以说大雨取消。既然已说了风雨无阻,区区风雨又何足畏惧。不过,我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轻轻地挂断了电话。因为对于并不怎么看重诺言的人,他会找出一千条为自己开脱的理由,而我,更愿腾出时间想想那两个相会在暴雨中的少年。(1)第自然段中的“十万火急”的意思是:( ) A.急着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B.一个男生开口向我错钱说急用。C.为了如期还款而狂奔。D.急着去见多年未见人朋友。(2)根据文章见内容,下列情况最可能

8、出现的是( ) A.男生开口向我借钱,我觉得两元钱不多,所以借给了他。B.为了还钱,男生在街上表演“变戏法”挣钱。C.男生第五天没来上学,是因为生病了。D.男生借我两元钱,是为了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3)本文一共写了三个什么内容?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 (4)“可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一句中“那”是指什么?为什么说“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 (5)文中关于“一个少年”和“从车上跳下来的那个少年”的描写极其生动感人,请任举一处为例,说说它令人感动的原因。 (6)文中关于大雨的描写简洁而生动,试找出来写在下面并体会其作用。 (7)向我借钱的男生据说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有一天,我在一

9、个小区的公园闲逛时,他认出了我,我们不由自主地聊了起来。请根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把他们的对话补充完整。 那个男生说:_我说: _四、写作。(30分)11.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有多少难以忘怀的事历历在目,有多少心里话想要诉说。请你选择一件或两件事,围绕一个中心,向老师诉说毕业前夕的心里话。题目自定。 要求:内容具体,有条理。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情。不少于400字。答案解析部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8分) 1.【答案】 略 【考点】字形 【解析】【分析】先观察每个汉字的结构特点,总体来讲把汉字写得方正大方、舒展开来。比如: 吹,左边口字旁稍微比右边要小一些。搅,右边,上面应该是学子头,不能写成常字头,

10、下面是“见”,不要写成“贝”。 【点评】本题考查书写汉字的能力。汉字不但要写正确,还要写得美观、规范。所谓正确指的是没有错误笔画,所谓美观指的是间架结构布局符合汉字本身特点,所谓规范指的是笔画要到位,大小适中。比如,魔,广字框一定要像搭好的棚子,足够下面的部件林、鬼栖身。2.【答案】 蘸;衔;藤;锻;澡;鸿 【考点】拼音,词形,词义 【解析】【分析】蘸酱:蘸酱菜是一道东北特色菜,可以生食或蒸煮,蘸酱即可食用。它的特点是油烟少,取材随意丰富。 头衔:一般用来指官职、学位等称号。是附着在一个人名当中,用以表达对该人物的敬仰或用以标志该人物所具备的某种身分、专业或学术资格。注意,衔,双人旁,中间是金

11、字旁。 另外注意,鸿,三点水旁,中间是工字旁。 故答案为:蘸;衔;藤;锻;澡;鸿【点评】本题考查对汉字的拼读、拼写能力。先连起来读一读音节和汉字,看词语是什么意思。然后结合音、形、义,确定需要写什么汉字即可。注意同音字的辨析,平舌、翘舌的区别等。3.【答案】 (1)0(2)1(3)0(4)1 【考点】拼音,词形,词义 【解析】【分析】(1)削,多音字。xu,义同“削(xio)”。 蕊,ru,形声字,读音同它的声旁“惢”。 (3)枞,应该读cng,一声。 故答案为:(1)错误(2)正确(3)错误(4)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对字词读音的辨析能力。首先读一读词语,看是什么意思,在平时哪些句子里出现过,

12、又是怎么读的,然后根据所给音节的声调、声母、韵母具体分析正确与否。4.【答案】 (1)1(2)0(3)0 【考点】成语 【解析】【分析】(1)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用来形容废弃工厂出现锈铁这种很正常的现象,使用正确。 (2)游手好闲:游荡成性,好逸恶劳。游手:闲着手不做事。不符合表哥的特征,对象误用、褒贬颠倒。 (3)五湖四海: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不能用于小明单个人身上,对象误用。 故答案为:(1)正确(2)错误(3)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运用的辨析能力。首先读一读句子和划线词语,在理解词语意思和用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句子在表达什么意思,划线词语是否适合句子的需要,

13、包括使用对象,感情色彩、是否词义重复等方面的分析。5.【答案】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2)劳动时,老师和男同学干重活,女同学干轻活。(3)如果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就会兴旺发达。 【考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1)去掉反问词“难道”,去掉否定词“不”,问号变成句号。 (2)大同学、女同学,两个概念混乱,应该将“大”改为“男”。 (3)前后属于假设关系,用“如果就”连接即可。 故答案为:(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2)劳动时,老师和男同学干重活,女同学干轻活。(3)如果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就会兴旺发达。【点评】(1)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将反问句变成陈述句,去掉反问词、语气词、加上或删除否定词,问号变句号即可。 (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先读一读句子,看有什么不通顺的地方,然后具体分析属于哪种病因,再有针对性的进行修改即可。 (3)本题考查对关联词的运用。先分析句子前后之间的关系,比如看是否属于递进关系,或者假设关系等,然后选用能表达这种关系的关联词即可。二、积累(20分) 6.【答案】 贯;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