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营养学课件ppt-社区营养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6871424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营养学课件ppt-社区营养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大学营养学课件ppt-社区营养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大学营养学课件ppt-社区营养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大学营养学课件ppt-社区营养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大学营养学课件ppt-社区营养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营养学课件ppt-社区营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营养学课件ppt-社区营养(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社区营养,第一节 营养调查与营养监测 第二节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第三节 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第一节 营养调查与营养监测,营养调查:运用各种手段准确了解某一人群(以至个体)各种营养指标的水平,用来判定其当前营养状况,这称为营养调查。 营养监测:搜集分析对居民营养状况有制约作用的因素和条件,预测居民营养状况在可预见的将来可能发生的动态变化,并及时采取补充措施,引导这种变化向人们期望的方向发展,这称为营养监测。,一、居民营养状况调查(简称营养调查) (一)营养调查的目的和内容 1.营养调查的目的 通过营养调查可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饮食情况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与标准供给

2、量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切合实际的改进措施。同时,营养调查也是诊断营养缺乏病、饮食性地方病的重要方法。,2.营养调查内容 膳食调查; 人体营养水平的生化检验; 人体营养状况的体格检查。 在此基础上对被调查者个体进行营养状况的综合判定和对人群营养条件、存在问题、改进措施进行研究分析。 营养调查既用于人群社会实践,也用于营养学的科学研究。,(二)膳食调查 1.膳食调查目的:了解在一定时间内调查对象通过膳食所摄取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数量和质量,借此来评定正常营养需要能得到满足的程度。 2.方法: 称量法、记账法、询问法、化学分析法,(1)称量法(或称重法) 系对某一伙食单

3、位(集体食堂或家庭)或个人一日三餐中每餐各种食物的食用量进行称重,计算出每人每天各种营养素的平均摄入量,调查时间为37天。 (2)记帐法 对建有伙食账目的集体食堂等单位,可查阅过去一定期间食堂的食品消费总量,并根据同一时期的进餐人数,粗略计算每人每日各种食品的摄取量,再按照食物成分表计算这些食物所供给的能量和营养素数量。,(3)询问法 即通过问答方式来回顾性地了解调查对象的膳食营养状况,这种方法的结果不够准确,但非常方便,作为对一般营养概况的估计,常被采用。 一般认为24小时膳食的回顾调查最易取得可靠的资料。 经过询问获得由调查对象提供的24小时内膳食组成情况,据此进行估计评价。,(4)化学分

4、析法: 是收集所调查对象一日膳食中要摄入的所有主副食品,通过实验室的化学分析方法来测定其能量和营养素的数量和质量。 此法要求高,分析过程复杂,除非特殊需要,一般不做。,3.膳食营养评价 膳食营养评价的目的就是运用膳食调查所得到的资料,按照营养学的基本原则来衡量食物的搭配是否合理,摄入的营养素能否满足机体的需要,各营养素是否平衡。 (1)平均每人每日营养素摄入量 (2)热能营养素来源及分布 (3)蛋白质来源及分布 (4)脂肪来源及分布 (5)三餐热量分配,(三)营养调查结果分析评价 1居民膳食营养摄取量,食物组成、结构、来源,食物资源生产加工、供应分配,就餐方式、习惯等。 2居民营养状况与发育状

5、况,营养缺乏与过剩的种类、原因、发病率、发展趋势、控制措施等。 3全国或地区性特有的营养问题及解决程度,经验,存在的问题。,二、社会营养监测 (一)社会营养监测定义: 对社会人群进行连续地动态观察,以便作出改善居民营养的决定。具体说,就是分析社会人群营养制约的因素和人群出现营养问题的形成条件,包括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并制定改善营养的政策,连续进行观察。,(二)资料来源与监测指标 1.社会经济状况资料 (1)恩格尔指数( Engel指数) 常用恩格尔指数来反映富裕程度。 Engel指数用于食品的开支 / 家庭总收入100% FAO(联合国粮农组织 )用恩格尔指数来划分贫富 60% 为贫困, 5

6、0%59% 为勉强度日, 40%49% 为小康水平, 30% 39% 为富裕, 30% 为最富裕。 (调查资料主要来自国家或当地统计局和计经委),(2)收入弹性 收入弹性=食物购买力增长(%) / 收入增长(%) 收入弹性指标在落后地区相当于0.70.9,富裕地区收入弹性值减小。 (资料来源同上) (3)人均收入及人均收入增长率 人均收入 = 实际收入/家庭人口数 人均收入增长率(%)(第二年度人均收入第一年度人均入)/第一年度人均收入100 (来源:统计局、轻工业局调查收集食品深加工资料及查阅轻工统计年鉴等资料),2.保健状况资料 主要有人体测量指标、生化指标、临床体征以及膳食营养素数量和质

7、量指标。 常用的有新生儿死亡率、婴儿的母乳哺育率、新生儿体重、儿童发育状况、居民平均寿命及农村城市平均寿命差别、慢性疾病的年度变化等。,第二节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 参考摄入量,一、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基本概念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 我国现行的DRIs是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修订的。 DRIs包括四个营养水平指标 估计平均需求量(EAR) 推荐摄入量(RNI) 适宜摄入量(AI) 可耐受的高限摄入水平(UL),1.估计平均需求量(EAR): EAR系指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 营养素摄入量达到EAR的水平时可

8、以满足人群中50%个体的营养需要,但不能满足另外半数个体的需要。 EAR是制定RNI的基础。主要用于计划和评价群体的膳食。,2.推荐摄入量(RNI): RNI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97%98%)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满足身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保持健康和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 RNI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目标值。 RNI是以EAR为基础制定的。,3.适宜摄入量(AI): AI系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在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不足而不能计算EAR,因而不能求得RNI时,可设定适宜摄入量来代替RNI

9、。 A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4.可耐受的高限摄入水平(UL): UL是指平均每日可以摄入某营养素的最高限量,即这个量几乎对所有个体健康都无任何副作用和危险。当摄入量超过UL而进一步增加时,损害健康的危险性随之增大。 UL并不表示是有益的,健康个体摄入量超过RNI或AI是没有益处的。 值得注意的是有专家认为能量的需要量与蛋白质等其他营养素不同,没有EAR和RNI的区别,即能量的EAR等于它的RNI。,二、每日膳食营养供给量(RDA) 每日膳食营养供给量,又称营养素供给量标准。它是由各国行政当局或营养权威团体根据营养科学的发展,结合各自具体情况,提出的对社会各人群一日膳食中应

10、含有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种类、数量的建议。 膳食营养素供给量制定时既要保证人体得到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生理需要量,又要保持它们之间的平衡。 虽然RDA是以每天为基础表达的,但实际上它代表一个时期的平均摄入量。,三、确定营养需要量和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方法 1.营养生理需要量 营养生理需要量系指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机体健康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它是制定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的基础。 生理需要量受年龄、性别、生理特点、劳动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FAO/WHO联合专家委员会提出三个不同水平的需要量: 基本需要量:机体能够正常生长和繁殖,但储存很少或没有 储备需要量:为维持组织中储存一

11、定水平该营养素的需要量 预防明显的临床缺乏症的需要量:是一个比基本需要量更低水平的需要量。,2.确定营养素需要量的方法 用动物模型进行营养素需要量的研究 人体代谢研究 人群观察研究 随机性临床研究,第三节 我国居民膳食指南 及平衡膳食宝塔,一、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我国曾于1959年、1982年和1992年分别进行三次全国营养调查;1959年、1979年和1991年分别开展过三次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1984年和1996年分别开展过两次糖尿病抽样调查。 通过调查对于了解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及其相国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变化规律,评价城乡居民营养与健康水平,制定相关政策和疾病防治

12、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02年8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9922002年我国城乡居民的 膳食、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 乏患病率继续下降,同时我国仍面临着营养缺乏与 营养过剩的双重挑战。 (1)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膳食质量明显提高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稳步提高 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下降 (2)存在的问题,(2)存在的问题表 现为:营养缺乏和某些营养素摄入过多并存。 一方面:营养缺乏性疾病仍然是首要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有儿童身高不足、缺铁性贫血、缺钙等。 另一方面:我国城市居民膳食模式

13、的西方化趋势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脂肪供给能量超过WHO建议的15%30% 的适宜范围。 随着食物结构由“温饱型”向“富裕型”的过渡,与之相关的一些慢性病如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患病率迅速上升。,二、公众的营养改善 1.我国合理膳食构成的要求 发挥我国膳食构成的长处 以谷类为主,同时增加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量,提高膳食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是指由温饱型逐步向营养型转化。 调整肉食结构 肉类消费中猪肉占比重较大。而动物性食品中蛋白质含量为鸡为22%、鱼为1520% 、鸭为14.5%、猪肉仅为9.5%。 开发蛋白质资源 发展大豆生产;培育优良品种,提高豆类的蛋白质含量;推广水产养殖;开发蕈、

14、藻类蛋白质;调整酒类生产结构,实现粮食酒向果类酒转变、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等,大力减少酿酒用粮。,2.食物与营养发展的重点领域、地区与群体 (1)食物与营养发展的重点领域 奶类产业:加快发展奶业,提高居民奶类消费水平。 大豆产业:大力发展大豆产业,提高大豆食品的供给水平。支持开展大豆资源、生产、精深加工等方面的研究。 食品加工业:优先支持对主食的加工,加快开展食品强化工作,减轻食物营养素缺乏的状况。 (2)食物与营养发展的重点地区 农村地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高食品消费能力。 西部地区:基础较差,食物资源丰富但未能充分开发利用。要加强食物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西部特色食物生产

15、基地。,(3)营养改善的重点人群 (弱势人群) 儿童少年群体 优先保证这一群体的营养供给,提高身体素质。切实解决农村儿童营养不足和城市儿童营养不平衡的问题。 妇幼群体 妇女具有特殊的营养需要,婴幼儿正处于生命的早期,他们的营养状况关系到人体一生的健康。 老年人群体 我国60岁以上老人比例逐年增加,要建立营养保健制度。研究开发适合老年人消费的系列食品,如低盐、低脂、低能量食品和营养强化食品。,三、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 膳食指南是针对各国各地区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个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合理膳食基本要求,是一个有效的宣传普及材料。 膳食指南的目的是指导人民采用平衡膳食,获取合理营养和促进身

16、体健康。,(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我国第一个膳食指南是1989年制订的,1997年进行了修订。主要内容如下: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食量、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如饮酒应限量; 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除母乳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要,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因而要提倡人们广泛食用多种食物。,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蔬菜与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红、黄、绿等深色蔬菜中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和一般水果,它们是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和叶酸、矿物质(钙、磷、钾、镁、铁)、膳食纤维和天然抗氧化物的主要或重要来源。 有些水果维生素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如新鲜蔬菜,但水果含有的葡萄糖、果酸、柠檬酸、苹果酸、果胶等物质又比蔬菜丰富。红黄色水果如鲜枣、柑橘、柿子和杏等是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的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