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乙烯改性与加工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68627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氯乙烯改性与加工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聚氯乙烯改性与加工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聚氯乙烯改性与加工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聚氯乙烯改性与加工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聚氯乙烯改性与加工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聚氯乙烯改性与加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氯乙烯改性与加工(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PVC 树脂合成及应用进展,结构:CH2=CHCl,分子量62.5 物理性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有乙醚气味的气体,沸点13.8 毒性:对人有麻醉作用,空气最大浓度为500ppm。,1. 氯乙烯的简单性质,2.氯乙烯单体的合成方法,(1)电石乙炔法:,乙炔来源:可由电石(煤炭经电弧炉炼制的产物)或石油热裂解制得 。,电石乙炔法制备氯乙烯成本表,(2)乙烯法:,A. 加成反应:乙烯氯化 二氯乙烷,B. 热裂解反应:二氯乙烷 氯乙烯+氯化氢,目前我国最常用的方法,乙烯法制备氯乙烯成本表,工业生产各品种PVC的主要区别不仅在于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而且与颗粒结构有关。由于PVC不溶于单体氯乙烯(

2、VC)中,在聚合过程形成较特殊的形态结构。 一般认为,PVC树脂颗粒是由微区粒子、初级粒子、聚集体粒子堆砌构成的粗粒,粒径为50250um。颗粒的形态、内部孔隙率、表面皮膜、颗粒大小及其分布等对PVC树脂的许多性能均有影响。 疏松型PVC树脂:颗粒较大、粒径分布均匀、内部孔隙率高、外层皮膜较薄,树脂具有吸收增塑剂快、塑化温度低、熔体均匀性好、热稳定性高等优点。目前工业上以生产疏松型PVC树脂为主。紧密型PVC树脂较少。,二、聚氯乙烯的制备(2),主要生产方法:,本体聚合 溶液聚合 悬浮聚合 乳液聚合,单体在水中以乳液状态进行的聚合,体系主要由单体、引发剂、水及乳化剂等组成,单体本身,加入(或不

3、加)少量引发剂的聚合,将单体和引发剂溶于适当溶剂中进行的聚合,单体以液滴状悬浮于水中的聚合,体系主要由单体、引发剂、水和分散剂四组分组成,(一)悬浮聚合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1.定义: 通过强力搅拌并在分散剂的作用下,把单体分散成无数的小液珠悬浮于水中,由油溶性引发剂引发而进行的聚合反应。,(1)单体:工厂纯度要求99.98% (2)去离子水:经离子交换树脂或磺化煤脱盐 (3)引发剂: 1)油溶性引发剂: 偶氮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 偶氮二异戊腈、偶氮二环己基甲腈、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 过氧类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类物质。 2)反应温度下半衰期约为

4、2h的复合型引发剂; 3)选择具有合适溶解度的引发剂。原则上其易配成溶液便于加料。,2.组成:,单体+(油溶性)引发剂+双亲性分散剂+去离子水,(4)分散剂(dispersant)控制颗粒大小和形状;提高颗粒中的孔隙率 水溶性有机分散剂吸附在液滴表面,如聚乙烯醇类; 无机分散剂包围液滴,阻隔作用,如碳酸钙、碳酸镁,硫酸钡等。,明胶(Gelatin),由动物皮肤、骨等的胶原部分降解而成,它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如形成表面活性。,3.聚合工艺:利用聚合反应的温度控制聚氯乙烯树脂的平均分子量。 加料与控温:在聚合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分散剂、各种助剂、氯乙烯单体。加热到聚合温度,最后加入引发

5、剂溶液。 聚合反应开始,夹套低温通水冷却,严控温度波动范围。压力下降到0.5-0.65MPa而结束反应。 4.分离:加入链终止剂终止反应或减压脱除未反应单体,经过汽提继续分出单体,再经离心分离工段,脱除水分。 5.聚合物后处理:去水滤饼送入卧式沸腾干燥器进行两次干燥,干燥后的聚氯乙烯树脂经筛选除去大颗粒树脂后,包装得悬浮聚氯乙烯树脂成品。,6.合成工艺配方,生产方法:间隙乳液聚合法;半连续乳液聚合法;种子乳液聚合法、微悬浮聚合法及连续乳液聚合法。 常用生产方法:种子乳液聚合法。 用途:主要用于制造人造革、壁纸、玩具、汽车内饰灯产品。,(二)乳液聚合 (Emulsion Polymerizati

6、on),乳液法PVC树脂粒径极细,树脂中乳化剂含量高,电绝缘性能差,成本高。该树脂常用于PVC糊的制备。 PVC糊树脂(EPVC)是聚氯乙烯树脂中的一大类,与悬浮法树脂相比是高分散性粉状物,粒度范围一般在0.12.0m(悬浮法树脂粒度分布一般在20200m)。 PVC糊树脂是1931年在德国的法本(IG Farben)工厂开始研究,并于1937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乳化剂的选择:,引发剂:,分散介质:,其他助剂:,(三) 微悬浮聚合,(1)定义: 使用油性引发剂,在用乳化剂分散、稳定的细小氯乙烯单体液滴中引发聚合,生成的PVC乳液,经破乳、洗涤、干燥得到PVC树脂粉末。该方法生产的PVC树脂具

7、有良好的加工性能,能满足大多数加工的需要。,一般先将部分VCM(5%)用机械均化的方法制成稳定的乳状(粒径在1.0m左右),然后进行聚合(必须选用油溶性的引发剂)。用这种方法生产的PVC糊树脂的流动性优良,乳化剂用量少,树脂的热稳定性和抗水性均得到了改善。 (3)生产工艺需特别注意以下影响因素: 选用合适的复合乳化剂和颗粒改良剂体系; 聚合体系组分的均化; 搅拌速度; 水与单体之比恰当。,(2)制备过程:,制备过程:集乳液聚合和微悬浮聚合于一体,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要加入经过乳液聚合后的种子和其他乳化剂、引发剂、各种助剂及VCM一起参与反应。 混合法采用C16和C18混合直链醇与十二烷基硫酸钠或月

8、桂酸胺组成乳化剂形成微小乳液,聚合反应主要在微滴中进行。乳液聚合后加入种子使整个粒径成为双峰分布。,(四) 混合法聚合,在只有VCM和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到一定温度使VCM聚合的生产方法。 由于不用水和分散剂等各种助剂,聚合工艺简化、颗粒形态和树脂质量大有改进,但也给工业化实施带来较大困难,即必须解决树脂颗粒形态的均匀、迅速移走聚合反应热和防止黏釜三大难题。这也是本体法PVC工艺化成熟较晚、至今产品比例不大的主要原因。 与悬浮法的相同之处:同样采用油溶性引发剂、引发剂的类型和聚合动力学也相同。,(五)本体聚合 (Bulk Polymerization),1.定义:,(1)第一段聚合 (种子

9、聚合阶段,或予聚合阶段):在低粘度的VCM中颗粒形成的阶段,要求形成的颗粒大小近似。,2. 两段式本体聚合方法,搅拌转速:立式不锈钢釜,平叶透平式搅拌,50250r/min;以控制颗粒大小和数目; 加入VCM量: VCM加入量为总量的50%; 常用高活性引发剂:过氧化乙酰基环已烷磺酰(ACSP); 聚合温度:62以上; 聚合时间:11.5h; 转化率:控制在7%12%; 反应热:靠反应釜冷却夹套和回流冷凝器带走。,反应条件:,在转化率达到20%30%时,自由单体几乎全部被PVC微粒吸收,物料由浆料经粘稠状态转变为粉状。 后聚合阶段是固态粉料相中颗粒增长的阶段,最终达到要求的颗粒形态。,(2)第

10、二段聚合(后聚合阶段):,搅拌阶段:采用有两个相对独立的,每分钟仅数转的低速搅捧器的立式聚合釜,一个为从釜顶到釜底的螺旋桨式揽拌器,一个为釜底的锚式搅拌器。 引发剂:采用IPP作引发剂; 聚合温度:视品种而定,一般在4070; 反应时间:4h; 转化率:70%85%。 反应热:聚合温度决定了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空隙率。聚合反应热60%通过单体气化由回流冷凝器带走,30%通过反应釜壁交换.其余10%通过搅拌轴的冷却系统带走。,反应控制:,由于反应热移走较因难,反应系统温度难以做到均一,本体聚合法PVC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颗粒有面有棱且较细(悬浮法树指颗粒似球形且较大),但树脂质量优于悬浮

11、法PVC,透明性、电绝缘性优良。吸收增塑剂速度较快,加工流动性好等。,3.本体法PVC树脂的特点,以甲醇、甲苯、苯、丙酮作溶剂,使氯乙烯单体在溶剂中聚合,由于溶剂具有链转移剂的作用,所以聚合物的分子量和聚合速率不高。聚合得到的PVC树脂因不溶于溶剂而不断析出。 溶液法PVC树脂不宜于一般成型用,仅作为涂料、粘合剂,是目前各种聚合方法中产量最少的一种方法。,(六)溶液聚合 (Solution Polymerization),聚合方法的选择,四种聚合工艺方法比较,不同聚合方法PVC的性能对比,PVC的聚合方法应用: 本体聚合: 10% 溶液聚合: 很少 悬浮聚合: 80 乳液聚合: 10,三、PVC生产相关技术指标,85.5,1. PVC生产相关控制指标,0-0.5,2. PVC产品质量标准,目数:物料的粒度或粗细度。 一般定义是指在1英寸的面积内筛网的网孔数。物料能通过该网孔即定义为多少目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