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中国传统绘画文化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60510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 中国传统绘画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十一章 中国传统绘画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十一章 中国传统绘画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十一章 中国传统绘画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十一章 中国传统绘画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 中国传统绘画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 中国传统绘画文化(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绘画,历史悠久的中国画艺术初步形成于魏晋时期,凝聚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精髓,造就了中国画鲜明独特的文化精神和艺术观念,在世界艺术之林中有着特殊的审美地位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这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艺术文化遗产。,一、什么是国画 二、国画的分类 三、中国字画的形式 四、中国画的特点 五、文化内涵,中国画:是用中国化的工具材料和话语方式所言说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民族美学意蕴是中国文化形上意识的形下表现之绘画。,画分十门,中国画的分科,唐代的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分六门,即人物、屋宇、山水、鞍马、鬼神、花鸟等。北宋宣和画谱分十门,即道释门、人物门、宫室门、番族门、龙鱼门、山水门、畜兽门、花鸟

2、门、墨竹门、蔬菜门等。南宋邓椿画继分八类(门),即仙佛鬼神、人物传写、山水林石、花竹翎毛、畜兽虫鱼、屋木舟车、蔬果药草、小景杂画等。,(一)从题材分,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二)根据制作技巧、笔法,国画可以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 (三)按画家身份的不同,可以分为“文人画”和“院体画” (四)根据画面技法,可以分为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1. 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主要有道释画、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 (顾恺之、吴道子 、阎立本、李公麟 、陈洪绶 、任伯年 ) 2山水画: 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对象。题材有风景佳胜、名山大川、城市园林、村野乡居、舟桥楼宇等。 (展

3、子虔 、李思训 、李昭道、荆浩、关仝、 董源、巨然、李成、范宽 、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 、董其昌、 “清初四家”、“清初四僧”、“扬州八怪” ) 3花鸟画: 是以描写花卉、瓜果、竹石、鸟兽、虫鱼(动物种类繁多,大小不一,狮、虎、猫、犬可称为走兽,各种鱼类可称为游鱼,蝉、蝶、蜻蜓称为草虫,各种雀鸟称为翎毛。)等为主体的绘画。 (赵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 、郑板桥、汪士慎、金农、黄慎、李鱓、罗骋、李方膺、高翔 、吴昌硕),顾恺之:洛神赋图,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无用师卷,工笔 用细致的笔法制作,工笔画着重线条美,一丝不苟,是工笔画的特色。 写意 心灵感受、笔随

4、意走,视为意笔,写意画不重视线条,重视意象,与工笔的精细背道而驰。生动往往胜于前者。,文人画 亦称“士夫画”。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发抒“性灵”或个人抱负,他们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院体画 简称“院体”、“院画”。中国画的一种。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亦有专指南宋画院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院风格之作。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

5、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传统 中国画画龄以千年计,形成了一套笔法、构图法、皴法等固定的模式,所以具有此种风格的国画称为传统绘画。,现代 近代中国画家,参考西方绘画以及现代派的作品,将其精华融汇与中国画之中,至于更有抽象式的新派国画,其用色、构图等都与传统绘画大相径庭。,中堂、条幅、小品、长卷、扇面、 册页、斗方、 镜框、卷轴、屏风,(一)以笔、墨、纸、砚为主要工具 (二)以线条为生命,散点透视 (三)以形传神,注重神似,湖笔 湖笔与徽墨、宣纸、端砚一起被誉为“文房四宝”。18世纪后期湖笔从浙江吴兴传入苏州,经过历代制笔艺人的研究改造,逐步形成以尖、齐、圆、健为特点的地方风格。 苏

6、州湖笔,有羊毫、兼毫、紫毫、狼毫、鸡颖、山马六个大类,共有大、中、小楷、对笔、屏笔等300多种规格。大的直径似碗口,小的直径象绣花针。选料讲究,工艺精细、性能齐备、品质优良,博得广大使用者称赞。,徽墨 徽墨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唐代末年,河北易州的著名墨工奚超带着儿子廷珪避难来到此地,他们见到黄山脚下遍地是高大而茂密的古松,便定居下来,成为徽墨发展的祖先,并由于工艺精湛,而被赐了国姓李。到了宋代,已经是“黄金易得,李墨难求”了。后来的胡开文徽墨,更荣获了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奖。现在的徽墨,品种、花样繁多,不失为理想的装饰品。,宣纸 据新唐书地理志上记载,在唐代的

7、安徽泾县,古时属宣州,出产一种与众不同的好纸,具有棉韧而坚、光而不滑、百折不损、防虫防蛀的特点。由于这种纸产于宣州府,后来大家就把它称为宣纸。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历代名画中,珍藏有一幅唐代著名画家韩滉(723787年)的五牛图,距今已有1000多年,仍然保持着原画的风貌。当代许多书画鉴赏家确认:五牛图用的是宣纸,所以能抗腐拒蛀,流传千载。韩滉是我国第一个有据可查的、在宣纸上作画的丹青高手,因此宣纸被誉为“千年寿纸”和“纸中之王”。 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端砚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市,肇庆古代称为端州,端砚因而得名。约始于唐代武德年间,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的砚石,品质优良、幼嫩、细腻、滋

8、润,素有发墨不损毫、呵气研墨的特点。它还有各种珍贵的石品、花式以及罕见的透明晶莹的石眼。端砚是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统一。,满地金钱蘑菇造型,形象别 致,瓜瓞垂实作者匠心独运,巧用天然石眼的石形石色所雕刻的南瓜,并以藤蔓作为装饰,使整个砚台更加协调。,清明上河图 宋代张择端 北宋风俗画作品。 传世名作、一级国宝。,画中描绘出众多的人物,给人拥挤的感觉,人头攒动,色斑跳跃,热闹非凡,给人以愉快欢乐的强烈印象。画面用蓝紫为主色调,使人物由近及远,产生一种多层次的节奏感。画家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近景一组人物的描绘上,生动地表现出人物脸上的光色效果及光影造成的迷离感,渲染了舞会的气氛。1990年,这幅作品以7

9、810万美元的高价售出。,法国印象派画家皮耶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红磨坊的舞会,创作于1876年。,拉斐尔从不塑造刚强有力的英雄人物,而是偏爱画些温柔美貌的圣母与圣婴,给圣母的形象以特殊的文雅;构图上也很柔和圆润。他的圣母像可以说囊括了文艺复兴时期所有圣母像的一切优点,着重体现出民间母性或少女的一种精神品质。她们的善良、端庄纯洁和美丽,在画家笔下被渲染得淋漓尽致。,梵高 星空,梵高 向日葵,后印象派画作,新古典时期,立体主义时期,(西)毕加索,皴法,中国画技法名。用以表现山石和树皮的纹理。山石的皴法主要有披麻皴(亦称“麻皮皴”,董源,巨然用之,有长短之分)、直接皴(关仝、李成用之)、雨点皴(亦称“

10、芝麻皴”,形大的称“豆瓣皴”,范宽用之)、卷云皴(李成、郭熙用之)、解索皴(有直解索、横解索,诸家用之者多,王蒙一变为细长飘曲之状,称“游丝袅空法”)、牛毛皴、荷叶皴(赵孟頫用之)、铁线皴(唐人用之)、长斧劈皴(许道宁用之,亦名“雨淋墙头皴”)、小斧劈皴(从李思训小钩笔发展而来、李唐、刘松年用之)、大斧劈皴(李唐、马远用之)、带水斧劈皴(夏圭用之)、鬼脸皴(荆浩用之)、米芾拖泥带水皴(先以水褊抹山形坡面大小之处,用蘸墨横点出,亦称“落茄法”)、弹涡皴(阎次平用之)、括铁皴(吴镇用之)、折带皴(倪瓒用之)、泥里拔钉皴(夏圭师李唐之法,江参喜用之)、骷髅皴、破网皴(吴伟用之)、刺梨皴(由豆瓣皴出,

11、巨然用之)、马牙皴(李唐用之)、马牙钩(李思训、赵千里等,用于青绿山水)。表现树身表皮的皴法,有鳞皴(松树皮)、绳皴(柏树皮)、交叉麻皮皴(柳树皮)、点擦横皴(梅树皮)、横皴(梧桐树皮)。,内容 形式,首先,以自然为主题,强调山水意境。 其次,宣和画谱的作者将鸟、兽、草、木、虫、鱼等与人事相关联,赋予其意义,从而起到教化作用。 第三,“诗书画印合一”也体现着中国画的内在精神,例如将牡丹、芍药、孔雀比拟成富贵;松、竹、梅、菊、鸥、鹭比喻为高人逸士。梧桐、杨柳象征风流。乔松、古柏象征坚贞磊落。菖莆象征知音。水仙象征清纯。桃李象征学生。海棠象征美人。杨柳象征离别。菜根象征生活体验,“嚼得菜根,百事可

12、做”。这些植物的象征意义,细心观赏画面,都能体会到。 在动物中,龙象征中华民族和封建帝王,凤象征富贵,也象征妇女。老虎象征威仪。牛象征诚实勤恳。鹤象征祥瑞。大雁象征书信。小燕子象征春天。鸳鸯蝴蝶象征爱情。鹰象征高瞻远瞩,鹏程万里。鱼的谐音是“余”,象征富裕。鸡的谐音是“吉”,象征吉利。雄鸡高唱象征曙光来临。白头翁取其谐音,象征白头到老。,清代画家盛大士: “旅雁孤飞,喻独客之飘零之天空也;闲鸥戏水,喻隐者徜徉态肆也;松树不见根,喻君子之在野也;杂树峥嵘,喻小人之昵比也;江岸积雨而征帆不归,刺时人之驰名逐利也,春雪甫霏而树花乍开,美贤人乘时奋兴也。”,印 材料:石 外形:正方、长方、扁方、圆形、

13、椭圆、叶形、葫芦形和各种不规则形态。以正方为主,长方、圆形次之。 内容和功能:约有姓氏章、名字章、姓名章、别名章、闲章。 文字体式:甲骨、隶篆、楷书等 形式:阴文、阳文 风格:工整圆洁、粗放姿纵 位置:多钤盖在姓名文字之后或四角虚空处。上小下大,上轻下重,不宜超过三方 。,“听鹂深处” 、“琴罢倚松玩鹤”、“宜野乡印”、“梅花忆我我忆梅”、,“抱松柏之坚心”、“万水千山独往来”,“家藏七十二峰”、“纸窗竹屋灯火青荧” 郑板桥:“七品宫耳”,“风尘俗吏”,“俗吏”;“动而得谤,名亦随之”;“吃饭穿衣”;“恨不得填满了普天饥债”,(一)真实反映了历史生活画面 (二)全面体现了儒释道的哲学思想,文物1989年12期刊载了严文明先生鹳鱼石斧图跋一文,跋文对河南临汝阎村仰韶文化中一件彩陶缸上的鹳鱼石斧图进行了研究,认为:这是一幅具有历史意义的图画,图画于部落联盟首长的葬具上,图上的白鹳是死者(酋长)本人氏族的图腾,鲢鱼是敌对联盟中支配氏族的图腾,石斧象征酋长的神圣权力和地位。整幅画面则是为了纪念酋长。,鹤鱼石斧图,陶缸于1978年在河南省临汝县阎村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出土。,林语堂:“中国画是中国文化之花。” 傅抱石:“中国绘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也是中国哲学思想最亲切的某种样式。” 徐悲鸿:“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