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3.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53253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3.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必3.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必3.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必3.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必3.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3.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3.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活动一: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 经系统,周围神 经系统,脑,脊髓,脑神经,脊神经,神经系统,大脑 小脑 间脑(下丘脑) 中脑 脑桥 延髓,脑干,躯体神经,内脏神经,传入神经(感觉) 传出神经(运动),传入神经(感觉) 传出神经(运动) 植物性神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最高中枢,低级中枢,胞体,树突,轴突,突起,髓鞘,神经末梢,神经纤维,神经元(感觉、中间、运动神经元),2、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代谢和营养中心,主要作用是绝缘,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大脑皮层功能区,1、大脑的表面称为大脑皮层,具有许多沟和回,使大脑的表面凹凸不平。 2、沟

2、、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脊髓,灰质,白质,前角,后角,后根,前根,灰质:主要由神经元细胞体组成,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主要是处理信息。 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起着传递神经冲动的作用。,脊髓,活动二: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反射,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能力。 反射是建立在神经系统上的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大部分动物都具有反射。而全部生物都具有应激性。 反射也是一种应激性,只不过比较特殊需要建立在神经系统上。,2.反射的分类,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逐渐形

3、成,生下来就具有,通过遗传获得,例如:婴儿吮乳;,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借助于一定的条件(自然和人为)经过一定过程形成的,吃梅分泌唾液,例如: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望梅止渴,3.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活动需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而实现,反射弧,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多少过神经元才能完成?,至少需要两个,如膝跳反射等单突触反射;,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是多突触反射,也就是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而且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反射弧,在整个反射活动中,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是通过什么结构传递的?,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完

4、成的,脊髓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传导功能,除头部的感觉之外,身体的大部分感觉是经脊髓传导到脑的;脑的许多神经冲动也经脊髓到达运动神经元。,感觉,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核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 ) 1传人神经 2传出神经 3感受器 4神经中枢 5效应器 A.2、4 B.1、4 C.1、2 D.2、5,A,王勇不小心手指被利刃划破,疼痛难忍,但他依然咬紧牙关不吭声,此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路径是( ) 脑脊髓手部感受器传出神经传入神经腮部肌肉 A B C D,A,一个神经元不能单独执行神经系统的机能,各神经元必须互相联系。对脊椎动物来说,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没有细

5、胞质相连,仅仅是互相接触。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特化的相接触的部位,叫突触。 轴突、树突、突触构成了信息传递的“道路”。“人的高级智慧的发挥,不仅在于大脑神经细胞的多少,而且决定于细胞之间的神经纤维联系的网络的复杂程度,大脑灰质和白质的发育程度。” 它的质量决定于脑结构之间的网路的多样和通畅程度。 “一个人一生中神经细胞数是固定的,但细胞之间的连接却是后天可设的。”大脑的突触是我们为自己的高级智慧功能提升、修炼的好途径。通过受教育、学习、读书、接触外界环境等良性刺激,神经纤维不断分支,突触不断变化,“修路”,构成大脑多层次的结构。 “人学习得越多,细胞之间的连接越多,电缆网之间的连接的信息通

6、畅、迅捷程度,总好过几根电线拼成的网络。” 人脑是在几十亿年生物进化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修补、堆积而成的产物;脑的结构是演化的多层次结构;脑具有复杂的自适应行为,脑的发育既依赖于先天的遗传基因又存在巨大的可塑性,后天的环境因素与学习对脑的发育有极大的影响。,活动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的传导,1、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什么? 2)、兴奋和未兴奋部位电位变化怎样?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怎样的?,K+,Na+,这种浓度差的维持依靠离子泵的主动转运。 (主要是钠-钾泵的转运)。,(1) 静息状态: 静息电位(Rp):膜外正内负,(2) 兴奋状态: 动作电

7、位(Ap):膜外负电内正,K+外流,Na+内流,协助扩散,协助扩散,动作电位(AP)是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阈上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快速、可逆转、可传播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波动。,刺激,兴奋状态,兴奋区,未兴奋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怎样传导的呢?,-,+,+,-,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结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怎样传导的呢?,(3)传导,局部电流刺激相近未兴奋部位产生动作电位,兴奋双向传导,局部电流,传导形式,刺激,膜电位变化,未刺激部位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膜电位:,1:兴奋区域的膜电位: 2:未兴奋区

8、域的膜电位:,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电位差,兴奋因此向前传导到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双向传导,产生兴奋,电流方向: 膜外: 膜内:,外正内负,外负内正。,外正内负。,未兴奋流向兴奋,兴奋流向未兴奋,反射弧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单向,生理完整性、绝缘性、相对不疲劳性,在1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C,小结,传导形式电信号,也称神经冲动 传导方向双向传导 过程 : 静息状态内负外正 接受刺激时内正外负,局部电流 恢复静息状态内负外正,兴奋在

9、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传导特点:1、双向传导、单向传导; 2、不衰减性、生理完整性、绝缘性、相对不疲劳性,重点,(1)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测定方法,细胞外测量和细胞内测量,两极都在膜外,一极在膜外, 另一极在膜内,不能判断膜外电荷,电位差为0.,能判断膜外电荷,且此时为静息电位。,神经纤维上电位测定的方法,(2)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测量,S,R,S:刺激器 R:记录仪(示波器),绘出膜电位变化曲线图,膜电位变化总结,静息电位:K+外流,外正内负(协助扩散) 动作电位:钠大量内流,内流超过K+外流,外负内正。(协助扩散) 静息电位的恢复:动作电位后,通过Na+-K+泵,细胞保钾排钠(此时为

10、主动运输),再恢复静息电位。,例1:右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C,例2:在蛙的坐骨神经表面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电表指针偏转方向代表电流方向)。静息时,电表没有测出电位差(如下图中所示)。若在图所示神经右侧的相应位置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指针偏转的顺序依次为 B 。,ABCB,活动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的传导,2、兴

11、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在整个反射中,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是靠什么结构传递的?,2)、什么叫突触?其结构如何?分别属于神经细胞的什么部位?,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还是以电信号来传递吗? 若不是,靠什么传递?,4)、突触传递的方向是单向还是双向的?为什么?传递方式是怎样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突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一小支的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这些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形成突触。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这种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突触,突触的不同连接方式,1、轴突

12、胞体,2、轴突树突,3、轴突轴突,4、树突树突,(含有递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神经递质-你了解多少?,(1)产生,(2)分泌结构,(3)受体,(4)种类,(5)作用,由内质网、高尔基体产生(线粒体参与供能),突触前膜,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使后膜兴奋或抑制,作用后被酶分解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6)去向,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 产生一次突触后电位变化。,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氨基酸类物质,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从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则不会引起后膜电位逆转(仍然是外正内负,但膜内外的电位差变大)。,兴奋在神经元之

13、间的传递过程,轴突 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 递质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两种传导方式的比较,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传导速度快,传递速度慢,双向传导,单向传递,膜电位变化局 部电流,电位变化递质释放 电位变化,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1)在神经纤维上,a,b,(2)在神经元之间,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当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相结合时,改变了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使突触后膜发生一个短暂的电位变化,称为突触后电位如图A、B所示为两种突触后电位产生的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菁优网 (1)神经递质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储存在 内,以防止被胞

14、浆内其他酶系所破坏由上图可知,图A中由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为 (兴奋/抑制)性;图B中当后膜上的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后,后膜膜内为 电位 (2)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与上图B相同,释放的GABA可被体内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 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病情这是由于该药物可以 ,从而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 某种麻醉剂可以与GABA受体结合,起到与GABA一样的功能,从而可 (填“缩短”或“延长”)该离子通道打开的时间,产生麻醉效果,突触小泡,兴奋

15、,负,的活性,使GABA分解速率降低,抑制氨基丁酸转氨酶,延长,活动四:列举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各种中枢,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 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脊髓 A、 B、 C、 D、,D,活动五: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机制,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1.大脑皮层功能区:,活动六: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资料一 1861年,法国外科医生保尔布洛卡在巴黎召开的人类学会议上,公布了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病例:病人能听懂别人讲话,能用面部表情和手势同别人交流思想,可是说话非常困难,只能说一个“Tan”字。对病人进行检查,结果一无所获,病人与讲话的有关肌肉和发音器完全正常。 病人死后解剖检查发现,他大脑左半球的额下回后部(S区)有病变,这个病变部位正好位于大脑皮层控制口咽肌运动的区域之前,显然与口咽肌完成发音和说话动作有关。 后人将这种病例称为“运动性失语症”。,资料二 1874年,德国神经学家韦尼克报告了另一个病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