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心电图2014-4-17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6831542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3.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诊断心电图2014-4-17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诊断心电图2014-4-17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诊断心电图2014-4-17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诊断心电图2014-4-17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诊断心电图2014-4-17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诊断心电图2014-4-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心电图2014-4-17(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诊 断 学 临 床 心 电 图,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张秀丽 Tel:13631309785 邮箱:yixiuzhang,主要内容,第一节 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 第三节 心房、心室肥大 第四节 心肌缺血与ST-T改变 第五节 心肌梗死 第六节 心律失常 第七节 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影响 第八节 心电图临床其他常用心电图检查 第九节 心电图阅图,2014-4-8,2014-4-14,2014-4-17,2014-4-29,心律失常,主要内容,一、心律失常定义和分类 二、窦性心律和窦性心律失常 三、期前收缩 四、异位心动过速 五、扑动与颤动 六、传导异常,1. 定

2、义: 正常人的心脏起搏点在窦房结,并按照正常传导系统顺序激动心房和心室,如果心脏激动的起源异常或/和传导异常,称为心律失常。 2.分类: (1) 激动起源异常 窦性心律失常 异位心律 (2) 激动传导异常:生理性传导异常 传导阻滞 传导途径异常,一、心律失常定义和分类,二、窦性心律和窦性心律失常,(一)正常窦性心律心电图诊断: 1.窦性P波: P、avF V4-V6直立, PavR倒置。 2. P波频率:成人60100次/分。 3. P-R间期0.12秒。 4. P-P间期之差在同一导联0.12秒。,二、窦性心律和窦性心律失常,正常窦性心律,(二)窦性心动过速(sinus tachycardi

3、a) 1.窦性P波。 2.P波频率:成人100次/分。 (一般为101160次分,偶见180次分。) 3.P-R间期0.12秒。 4.常伴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病因,生理状态:交感兴奋 原发病:发热、甲亢、贫血、休克、 缺氧、心衰 药物:肾上腺素、阿托品,窦性心动过速,(二)窦性心动过缓(sinus arrhythmia) 1.窦性P波。 2.P波频率:成人60次/分。 3.P-R间期0.12秒。 4.常伴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病因,生理状态:运动员、睡眠 原发病:病窦、缺血、高颅压、 甲减、低温 药物:受体阻滞、钙拮抗剂、 抗心律失常药物,(三)窦性心

4、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 1.窦性P波。 2.P波频率:60100次/分。 3.P-R间期0.12秒。 4.P-P间期之差在同一导联 0.12秒。,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四)窦性停搏 1.窦性心律中出现较长的间歇,其间无P波; 2.长间歇不是基本心律PP间期的整数倍。 3.间歇过长时可能出现交界性逸搏、室性逸搏,但很少出现房性逸搏,因为心房与窦房结可以同时受到同一种病变的抑制。,窦性停搏,频率 = 75 bpm PR 间期 = 180 毫秒(0.18 秒) 2.8 秒停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由于窦房结功能减退导致以长期心动过缓为主,可合并多种房

5、性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并引起头晕、黑曚、晕厥等临床表现。 主要心电图表现 1.持续的窦缓50次/分,不易被阿托品等药纠正,注射阿托品后心率90次/分, 2. 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 3.慢-快综合征; 4.双结病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因,退行性改变 慢性缺血 炎症后遗症,三、期前收缩,定义: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 出的激动。 分类:房性、交界性、室性,房性早搏,1.房性期前收缩诊断标准:注意与窦性心律不齐鉴别 (1)提前出现P-QRS-T波群。 (2)P形态不同于窦性P波, P-R间期0.12s。 (3)QRS波群形态同窦性QRS波群。 (4)多数代偿间歇不完全。,房室交界性早搏,

6、2.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 (1)提前出现的QRS - T波群。 (2)逆性P波:P、avF倒置,PavR直立。 逆性P波在早搏QRS波群前,P-R 间期0.12s。 逆性P波在早搏QRS波群后,R-P间期0.20s。 与QRS相重叠,无逆性P波。 (3)QRS波群形态与窦性相同。 (4)多出现完全代偿间歇。,室性早搏,3.室性期前收缩 (1)提前出现的QRS-T波群。 (2)无P波或有无相关窦性P波。 (3)QRS-T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2s。 (4)多出现完全代偿间歇。,4.代偿间歇 定义:指期前出现的异位搏动代替了一个正常窦性搏动,其后出现一个较正常心动周期为长的间歇,称为代偿间歇。 (

7、1)完全性:代偿间歇 2倍窦性心动周期。(P-P 间期) (2)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2倍窦性心动周期。(P-P间期),完全性代偿间歇,不完全性代偿间歇,5.联律性:期前收缩与正常心律间的关系。,四、异位心动过速,(一)定义:是指异位节律兴奋性增高或折返激动引起的快速异位节律。可以分为房性、交界性、室性心动过速。 (二)分类: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 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3.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4.非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交界性、室性,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 (1) 突然发生突然终止。心率160240次/分,注意与窦性心动过速的区别 (2) 有房性P波者为阵发性房

8、性心动过速; 有逆性P波者为阵发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 P波形态不清楚者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机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机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1.房性早搏连续出现在三次以上,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偶可呈逆行型; 2.P波频率160220次/分,节律规整; 3.P波与R波之比例可为1:1,也可能为2:1, 3:1等,有时可呈文氏型传导阻滞; 4.PR间期0.12s时间.形态正常,或呈室内差异性传导; 5.有突然发作与突然停止的历史; 6.既可见于心脏病患者,也可见于健康人。 7.压迫颈动脉窦

9、可能使发作停止或无效。,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1)突然发生突然终止。心率为150220次/分。 (2) QRS波群形态宽大畸形,时限0.12s。 (3)可见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室性心动过速,五、扑动与颤动,扑动和颤动是一种频率比阵发性心动过速更为快速的自动性房性或室性的异位节律。发生于心房者称为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发生于心室者称为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 心房扑动与颤动 心室扑动与颤动,1、心房扑动 (1)P波消失,代以形态和间距相同,连续出现的扑动波(

10、F波),等电线消失。 (2)F波的频率:250350次/分。 (3)QRS波群形态正常。 (4)有不同比例的房室传导,常见为2:1-4:1。,心房扑动,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心房扑动,2、心房颤动 (1)P波消失,代以形态和间距不同、节律不规则的心房颤动波 (f 波),等电线消失。 (2)f 波的频率:350600次/分。 (3)QRS波群形态正常,或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4)心室律绝对不齐。(特征之一),心房颤动,房颤多子波折返,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心房颤动,1.心室扑动(VF )简称室扑 P-QRS-T波群消失,代以形态和间距相同,连续出现的规整大波动,不能辩认出 QRS

11、波群,为正弦曲线。频率为200250次/分。,心室扑动,心室颤动,(2)心室颤动(Vf)简称室颤 P-QRS-T波群消失,代以形态和间距不同,极不规整的波动。频率为250500次/分。,心室颤动,QRST消失,出现形态、高低、频率不一的Vf 波,心室颤动(Vf),QRST消失,出现形态、高低、频率相似的VF波,心室扑动(VF),QRST存在 VT,(一)、房室传导阻滞 分度 1.AVB 2.AVB (1)型AVB (2) 型AVB 3.AVB (二)、室内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 (三)、房室传导途径异常 预激综合症,六、传导异常,房室传导阻滞(AVB) (1)P-R间期延长。 成人0.20s,

12、老年人0.22s。 按心率换算P-R间期正常最高值。 同一病人P-R间期动态变化0.04s(心率相 近或增快时)。 (2)每个P波都能下传心室,引起QRS-T波群。,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P-R=0.28S,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在规律的P-QRS-T节律中出现QRS波脱落。 (1)型AVB (2) 型AVB,房室传导阻滞,型房室传导阻滞 1.P波规律出现。 2.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QRS波群脱落(心室漏搏)。 3.脱落前的R-R间期逐渐缩短。 4.文氏现象,型房室传导阻滞,型房室传导阻滞,型房室传导阻滞,型房室传导阻滞 1.规律的窦性心律中,窦性P

13、波未下传(心室漏搏)。 2.心室漏搏使房室之间呈比例传导。2:1、3:2、4:3等。(P波个数与QRS波群个数之比) 3.心室漏搏前P-R间期固定不变。(可正常可延长),型房室传导阻滞,II度房室传导阻滞(II型),型房室传导阻滞,2:1型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A-VB) 1.P波与QRS波群无关,无固定的P-R间期。 2.房率室率(房率、室率均齐,室率常在60次/分以下)。 3.心房激动可为窦性或房性心律,心室激动可为房室交界性或室性心律。,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A-VB),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记忆: 一度型延长 二度型逐渐延长 二度型固定 三度各管各,束支阻滞,右束

14、支阻滞,右束支阻滞:V1、V2呈rSR型或M型,V5、6有深宽、粗钝、切迹的S波,QRS波时间0.12秒(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T波与QRS波方向相反。,右束支阻滞,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阻滞,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左束支阻滞:V5、6呈宽大、顶部有切迹的R,其前无q,V1呈QS型或有深宽S波,QRS波时间0.12秒, T波与QRS波方向相反。,传导异常,预激综合征-显性旁路,预激综合征,1P-R间期短,0.12s; 2QRS波群增宽,0.12s; 3QRS波群起始部有挫折、模糊,称为预激波; 4常伴有继发性ST-T改变。,预激综合征,主要内容,一、心律失常定义和分类 二、窦性心律和窦性心律失常 三、期前收缩 四、异位心动过速 五、扑动与颤动 六、传导异常,86,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