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哲易混概念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06820826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7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政治马哲易混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考研政治马哲易混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马哲易混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马哲易混概念(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注我们,获取更多最新考研资讯:公众号有道考神考研,微博关注我们,获取更多最新考研资讯:公众号有道考神考研,微博有道考神考研有道考神考研 有道考神考研有道考神考研祝你考研成功!祝你考研成功!第 1 页 共 2 页 考研政治马哲易混概念考研政治马哲易混概念 马原这门课程由马哲、 马政经和科社三部分构成。 其中, 马哲所占比重较大, 而且其所涉及到的概念比较抽象且易混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为研究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 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根据对哲学基 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 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

2、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 派别。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 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 主张意识第一性, 物质第二性, 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 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 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认为世 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辩证法和 形而上学 哲学除了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什

3、么的问题,还要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 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根据对这些 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 矛盾;形而上学则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 和作用。 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 律。 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 学的彻底的辩证法。 基本概念或原理分析基本概念或原理分析 (1)不可知论)不可知论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最新考研资讯:公众号有道考神考研,微博

4、关注我们,获取更多最新考研资讯:公众号有道考神考研,微博有道考神考研有道考神考研 有道考神考研有道考神考研祝你考研成功!祝你考研成功!第 2 页 共 2 页 认为除了感觉或现象之外, 世界本身是无法认识的。 它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否认社会实践的作用。最初由英国生物学家 T.H.赫胥黎于 1869 年提出。 不可知论断言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 不能认识事物 的本质及规律。 (2)“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由来的由来 在古希腊,哲学一词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广义地把哲学看作是“各种知识的 总汇”;一种是狭义地把哲学看作是研究世界本原或本体的学问,即形而上学。 后人根据古希腊伟大思

5、想家对各种知识的分类, 把研究有形体的自然现象的学问 称为物理学,把研究世界本原等抽象对象的学问称之为“物理学之后”。我国近代 学者严复根据我国古籍易经系辞上有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 器”的说法,故把“物理学之后”一词译为形而上学,也就是哲学的意思。形而上 学还有第二种用法,即近代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首先赋予“形而上学”以新的含 义,用以指非辩证的思维方法。我们现在的哲学原理以及实际生活中使用“形而 上学”这一概念是指的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与方法。在我们学习的马克思主 义哲学中,就使用第二种用法。这里的形而上学的含义,即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 主义的特点,即具有孤立、静止、片面的特点。 案例或记忆方法案例或记忆方法 1、分歧之一: 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形而上学:孤立的观点。 2、分歧之二: 辩证法:发展的观点;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 3、分歧之三: 辩证法: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