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标准 啤酒制造业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6820604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洁生产标准 啤酒制造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清洁生产标准 啤酒制造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清洁生产标准 啤酒制造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清洁生产标准 啤酒制造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清洁生产标准 啤酒制造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洁生产标准 啤酒制造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洁生产标准 啤酒制造业(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发布发布 本电子版内容如与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标准文本有出入, 以中国环 境出版社出版的文本为准。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T183-2006 清洁生产标准清洁生产标准 啤酒制造业啤酒制造业 Cleaner production standard Brewing industry (发布稿) 2006-73 发布 2006-1001 实施 HJ/T 183-2006 前前 言言_I 1 范围范围_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_1 3 定义定义_1 4 技术要求技术要求_1 5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数据采集

2、和计算方法_4 6 标准的实施标准的实施_8 HJ/T 183-2006 I 前前 言言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 促进法 ,进一步推动中国的清洁生产,防止生态破坏,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 济发展,并为啤酒制造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可用于啤酒制造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 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企业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企业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在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标准的基础上,本标准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装备 水平和管理水平而制订,共分为三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 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

3、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随着技术的不 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也将不断修订,一般三到五年修订一次。 根据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清洁生产指标原则上分为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 、废物回收利用 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等六类。考虑到啤酒制造业的特点,本标准将清洁生产指 标也分为以上六类。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6 年 7 月 3 日批准, 自 2006 年 10 月 1 日起 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1 1 范

4、围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啤酒生产企业(不包括麦芽生产过程和生活消耗)的清洁生 产审核、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当下列标准被 修订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4544 啤酒瓶 GB 4927 啤酒 GB 11914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GB/T 10347 啤酒花及其制品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 QB 1686 啤酒麦芽 3 定义定义 3.1 清洁生产 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

5、艺技术与设 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 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 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4 技术要求技术要求 4.1 指标分级 啤酒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水平分三级技术指标: 一级: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二级: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三级: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4.2 各级指标的具体数值见表 1 所示。 2 表表 1 啤酒行业清洁生产分级指标啤酒行业清洁生产分级指标 项目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1. 工艺 罐体密闭发酵法 2. 规模 10 万吨(新建厂)* 5 万吨(新建厂)* - 粉碎

6、工段有粉尘回收装置,或采用增湿粉碎 麦汁过滤采用干排糟技术 煮沸锅配备二次 蒸汽回收装备 - 麦汁冷却采用一段冷却技术 清洗采用 CIP 清洗技术 配置冷凝水回收系统 3. 糖化 配置热凝固物回收 系统 - 发酵过程由微机控制 发酵室安装二氧化碳回收装置 啤酒过滤采用硅藻土过滤、纸板或膜过滤 清洗采用 CIP 清洗技术 4. 发酵 配置冷凝固物/废酵母回收系统 5. 包装 采用洗瓶(罐) 、灌装、杀菌、贴标机械化灌装线 6. 输送和贮存 输送和贮存液质半成品和成品的管道和容器材质采用不锈钢、 铜或 碳钢涂料,不得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味和物质 二、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1. 原辅材料的选择 生产啤酒的

7、主要原料麦芽、 辅料和酒花符合有关标准 (国标和行标, 如 GB4927、GB/T10347、QB1686 等) 。使用的助剂或添加剂应符 合 GB2760 标准,应对人体健康没有任何损害。 2. 能源 使用清洁能源,燃煤含硫量符合当地环保要求 3、洗涤剂 清洗管道和容器的洗涤剂不含任何对人体有害和对设备有腐蚀作 用的物质 4. 取水量/(m3/kL) 6.0 8.0 9.5 5. 标准浓度 11P 啤酒 耗粮/(kg/kL) 158 161 165 6. 耗电量/(kWh/kL) 85 100 115 3 表表 1 啤酒行业清洁生产分级指标(续)啤酒行业清洁生产分级指标(续) 项目 一级 二

8、级 三级 7.耗标煤量/(kg/kL) 80 110 130 8.综合能耗/(kg/kL) 115 145 170 三、产品指标 1. 啤 酒 包 装 合 格 率 (%)(近三年) 99.5 99.0 98.0 2. 优级品率/(%) 90 60 30 3. 啤酒包装 应使用环境友好的包装材料(瓦楞纸箱、塑料周转箱、热塑包装) , 并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有关要求,啤酒瓶使用按有关国家标准 (GB4544)执行 4. 处置 近 10 年,没有因任 何啤酒质量问题和 其他理由,将其倒 入下水道、受纳水 体和环境中 近 5 年,没有因任何 啤酒质量问题和其他 理由,将其倒入下水 道、受纳水体和环境 中

9、 近 3 年,没有因任何 啤酒质量问题和其他 理由,将其倒入下水 道、受纳水体和环境 中 四、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 1. 废水产生量 (m3/kL) 4.5 6.5 8.0 2. COD 产生量 (处理前) (kg/kL) 9.5 11.5 14.0 3. 啤酒总损失率 (%) 4.7 6.0 7.5 五、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1. 酒糟回收利用率 100%回收并加工利 用(加工成颗粒饲 料或复合饲料等产 品) 100%回收并利用(直接作饲料等) 2. 废酵母回收利用率 100%回收并加工利 用(生产饲料添加 剂、医药、食品添 加剂等产品) 100%回收并利用(直接作饲料等) 3. 废硅藻

10、土回收处置 率 100%回收并妥善处置(填埋等)不直接排入下水道和环境中 4. 炉渣回收利用率 100%回收并利用 100%回收并妥善处置 5. 二氧化碳(发酵产 生)回收利用率 回收并利用所有可回收的二氧化碳 50%以上回收并利用 4 表表 1 啤酒行业清洁生产分级指标(续)啤酒行业清洁生产分级指标(续) 项目 一级 二级 三级 六、环境管理要求 1环境法律法规标准 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 和地方排放标准、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 2环境审核 按照啤酒制造业的 企业清洁生产审核 指南的要求进行了 审核;按照 GB/T 24001建立并运行环 境管理体系, 环

11、境管 理手册、 程序文件及 作业文件齐备 按照啤酒制造业 的企业清洁生产 审核指南的要求 进行了审核;环境 管理制度健全,原 始记录及统计数 据齐全有效 按照啤酒制造业 的企业清洁生产 审核指南的要求 进行了审核;环境 管理制度、原始记 录及统计数据基 本齐全 3生产过程环境管理 有原材料、包装材料生产过程的质检制度和消耗定额管理, 对能耗和物耗指标有考核,有健全的岗位操作规程和设备维 护保养规程等 4废物处理处置 污染控制设施配套齐全,并正常运行 5相关方环境管理 购买有资质的原材料供应商的产品,对原材料供应商的产品 质量、包装和运输等环节施加影响;危险废物送到有资质的 企业进行处理 注:注

12、:* 新建厂指本标准实施之日后建设的单位(包括改、扩、建) ,建设(包括改、扩、建) 啤酒厂的建设时间,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日期为准划分。对已建啤酒厂不受规模限制。 5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5.1 本标准各项指标的采样和监测按照国家标准监测方法执行。 5.2 废水污染物产生指标系指末端处理之前的指标。 5.3 有关指标的计算方法 5.3.1 标准浓度啤酒耗粮 a) 啤酒耗粮应按不同浓度的啤酒分别计算,然后统一折算 11P 标准啤酒耗粮。 b) 麦芽、大米数量系指投入粉碎的实际原料数量,由于原料含水分不同,规定 麦芽凡实行固定包(即麦芽在出炉时,过磅装成包)的厂,可按固定包计算

13、, 而在粉碎时过磅计量的厂, 应以平均水分百分之五为标准, 超过部分的水分, 从原料量中减去,但测定水分应为原料过磅定量时的实际水分,两者必须一 1000/ )1 ()( )( )/kl(11 同期啤酒总损失率糖化冷麦汁产量 辅料用量麦芽用量 标准啤酒耗粮 + = l kgkg?j kgP 5 致,大米则不考虑水分因素。使用其他淀粉(包括糖)一律按原数填列,不 折算。 c) 糖化麦汁产量为糖化麦汁经薄板冷却器冷却后计量的冷麦汁数量。 d) 麦芽数量中应包括在粉碎前风选出的尘土和其他夹杂物的重量。 e) 总损失率即同期本厂实际啤酒损失率。 5.3.2 单位产品耗标煤量 啤酒耗标煤量(kg/kl)

14、=酿造耗煤量(kg/kl)+包装耗煤量(kg/kl) )( )( )/( kl kg klkg 全部啤酒酿造约当产量 酿造用煤量 酿造耗煤量= a) 啤酒酿造约当产量=冷麦汁产量(1-同期啤酒总损失率)/1000 b) 啤酒生产过程中的煤耗量(包括同时用其他燃料数量),因啤酒生产过程较长, 故分别以“啤酒酿造用煤”、“啤酒包装用煤” 两步统计。啤酒酿造用煤包括 从原料粉碎开始到过滤完了的全部生产直接用煤和分摊用煤; 啤酒包装用煤 包括从接清酒开始到成品交库的全部生产直接用煤和分摊用煤。 煤耗量均不 包括生活取暖、浴室、食堂等非生产用煤和制麦用煤。分摊用煤是指使用同 一锅炉供汽在无仪表计量蒸气流

15、量的情况下, 对锅炉用煤按照各工序的实际 用汽量多少 (通过标定或测算) 做出分配, 每月分配一次, 分摊应力求正确, 各工序分摊用煤量相加的总量应等于当期锅炉实际用煤总量。 锅炉用煤总量 应包括假日或停产期间停炉焖火等的用煤量。 c)计算酿造用煤量的母项为分别统计不同浓度啤酒耗粮的母项相加数,不需按 标准浓度折算。 d) 计算包装用煤的母项为本期各品种啤酒的全部成品总量, 应与统计上报的同 期生产数字相一致。 e)由于煤的品种质量不同,为便于可比,统一以 7000kcal 为标准煤的发热量进 行换算,计算耗煤时(不考虑挥发成分)对各类煤种的不同发热量应按上级 或煤炭供应部门的规定。原煤因存放时间较久可能影响到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