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商周与秦朝时期的政治制度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18214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商周与秦朝时期的政治制度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商周与秦朝时期的政治制度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商周与秦朝时期的政治制度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商周与秦朝时期的政治制度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商周与秦朝时期的政治制度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商周与秦朝时期的政治制度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商周与秦朝时期的政治制度剖析.(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考情导学,第一单元 单元线索特征,第一单元 单元线索特征,第一单元 复习指导策略,1、分清时期:先秦和秦汉至明清两个时期, 2、把握重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核心内容的梳理。 3、狠抓基础: (1)对于商周政治制度的学习,可采用表格法,分析比较分封制与宗法制内涵、特点及影响的异同,归纳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复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时,采用线索归纳法,围绕一条主线: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发展的演变历程;从两个方面:一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二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梳理中国古代皇权加强,中央官僚机构的演变历程,中国古代中央,第一单元 复习指导策略,加

2、强对地方管辖的制度、措施,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进步影响和消极作用。 3本单元制度概念较多,复习时要注意对历史概念内涵、外延的把握,要特别突出对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内阁制、科举制等历史概念的分析理解,应从概念制度的前因后果、发展过程、历史特点等方面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 4本单元与现实生活和热点问题联系密切,复习时应重视将主干知识与现实社会热点联系起来综合理解。如选官制度与公务员制度、监察制度与反腐倡廉现象、中央对地方管辖措施与国家统一等。,第1讲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考点一 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中国历史年代发

3、展顺序,古代朝代更替,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相关联系:中古经济结构;中古主流思想,中国早期 政治制度,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清 朝,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形成,发展,(汉唐宋元),顶峰,以秦为界,第1讲 学习目标导航,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影响;西周宗法制的内容、特点及影响;理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的统一;皇帝制度的创立及特点;秦朝中央官僚机构;郡县制的运作及影响;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第1讲 主干考点梳理, 考点 1 夏商周

4、时期的政治制度 1、夏朝的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由此开始 2、商朝的政治制度 (1) 王权的承袭: 沿用夏朝的王位世袭制,王位传承实行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具有神秘色彩(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2)宗法制度: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3、西周的政治制度 (1) 分封制 (2)宗法制,(1)分封制概况,封邦建国,以藩屏周,(3)影响: 前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了诸侯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后期: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期,逐步瓦解。 【特别提醒】 (1)西周的分封制史书上又称“封建”

5、,指“封邦建国”, 也就是分封诸侯国的意思,和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制度不同。 (2)西周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而异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与周王并无血缘关系。,思考:为什么分封制会走向崩溃?,受封诸侯有很大的权力和独立性,便利了其势力的增长,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力量增强,彼此进行争霸战争,洛阳市区去老城区的路中央立有一座九龙石柱,名曰:九龙鼎。鼎是王者权力的象征。,楚王问鼎,楚强盛后,庄王曾率军至周 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的 代表询问鼎之大小轻重,史 称“楚王问鼎”。鼎是王位的 象征,说明楚庄王有替代周 王号令天下的野心。,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

6、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 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 B、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D,(2)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为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嫡长子继承制;严格确立大小宗名分;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4)特点:按照血缘宗族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力,将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是“家”和“国”的统一。 (5)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世卿世禄”的特权)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

7、部的稳定和团结。是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依据,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思维延伸】 宗法制、分封制与礼乐制度是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维护了西周政局的稳定。三者之间关系如下图:,第1讲 主干考点梳理,礼乐制度:是周代建国初期由周公制定的,其目的之一是为巩固等级制社会,其次也是吸取商代灭亡的教训,反对“淫乐”,采取“节乐”措施。 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的音乐也不一样。 礼乐制的实施巩固了奴隶主阶级的社会地位,促进了音乐的发展。但它又使乐成了礼的附庸,使音乐成为以礼为中心的模式音乐,并逐渐趋于僵化。统治阶级为了推行“统治”制定了一整套十分烦琐的礼

8、仪和与之相配合的音乐。,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A、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B、“分”是“宗”在政治上的表现(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C、“宗”是“分”的内核和纽带,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宗法制,分封制,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里,表,核心,宗法制在政治 制度上的体现,【探究活动1】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如何?它们对西周统治起到的共同作用有那些?,关系:宗与分之间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共同作用:有效防止了贵族之间因权利继承产生的纷争,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

9、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强化了中央政权的管理,【探究活动2】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现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1)积极: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2)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弊端,如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观念;家长制、任人唯亲的作风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周代的最高统治者则宣称自己是“代天治民”,自称“天子”。,(1)神权与

10、王权的密切结合。,商和周都盛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决定政治地位的高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诸侯的权利。,(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小结:,视角一 追踪社会热点 . ,命题研判,宗法制 中国人尊宗敬祖、渴望亲情、重男轻女、姓随父亲的传统观念,修家谱、建祠堂、祭先祖等习俗都是宗法思想在当今社会的表现。,命题研判,【题点】 宗法制与现实生活 1火塘是少数民族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年都要进行火塘祭祀,祈求家人安泰。火塘还是一个家庭的象征,分家时要另立火塘。这种习俗源于( ) A图腾崇拜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尝试命题,C,解析:本题考查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维系宗法制的

11、是血缘关系,根据材料中“祭祀”“家庭”关键词语,可推断材料考查的是宗法制,故选C项。,视角二 新材料新情境 . ,【题点】 宗法制的瓦解 2历史学家童书业说:“春秋中叶以后,封建组织渐渐向统一国家转移,因之宗族观念的一部便被国家观念所取代;到了战国,治国平天下的学说大张,于是世族制度便不由得不完全崩溃了。”材料所述现象表明( ) A国家观念的兴起 B官僚政治的完善 C宗法制度的衰落 D中央集权的成熟,C,命题研判,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和理解能力。根据信息“因之宗族观念的一部便被国家观念所取代”“世族制度便不由得不完全崩溃了”可知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的衰落,故C项正确。,视角三

12、紧扣主干知识 . ,本课的重点知识有: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特点及影响;,命题研判,【题点】 核心概念分封制 3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周王室与地方的矛盾得以解决 B受封诸侯以宗法制传承下去 C受封者与周天子必有血缘关系 D各诸侯国上缴赋税给周天子,B,命题研判,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制造成地方割据,A项错误;受封诸侯由嫡长子继承,故B项正确;西周分封制分封的对象有王族、功臣、先代贵族,C项错误;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D项错误。,视角四 关注多元史观 . ,宗法制和分封制容易依托社会遗存和新鲜史料,渗透对社会史观的考查;分封制和

13、宗法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代表,是中华文明勃兴在政治上的体现,对此要注意从文明的视角审视,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以史为鉴。,命题研判,方法突破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阶段。复习备考时要把握一个“主体”、注意两个“角度”、理解三个“特点”。 (1)一个主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注意从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涵、特点及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 (2)两个角度:一是纵向认识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二是横向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比较,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3)三个特点: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二是中央集权尚未形成;三是

14、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真题精选,C,真题精选,2. (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解析:本题考查迁移运用能力。结合题意可知周代的“雅言”应是西周王畿地区的语言,西周的都城在镐京即现在的陕西西安,故C项正确。,C,真题精选,3.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从题意可

15、知,“百姓”一词从贵族专有到与平民共有,说明贵族地位下降,只有“宗法制的衰落”符合,故选B项。,B,真题精选,D,真题精选,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图表括号中注明的文字信息为“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而形成的宗法等级,因此“宗法制”正确;周天子将“周公”等同姓子弟分封于各地,体现了“分封制”;按照分封制和宗法制,受封者有世袭统治权,体现了以“世卿世禄”为特点的世官制,正确。禅让制在这张“谱系图”中无法体现。, 考点 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形成条件: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春秋战国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 2基本内容

16、 (1)皇帝制度:秦王嬴政以“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从而确立了皇帝制度,具有皇帝至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的特点。 (2) 中央官制:创立三公九卿制。“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职,分别掌管行政、监察、军事;丞相下设诸卿,各司其职。 (3) 地方行政体制: 郡县制,轻巧识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权至高无上,一个核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一个首创,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个中央官职,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两层官制,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两对矛盾,郡、县、乡、里,四级地方机构,归纳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主要不同,分 封 制,郡 县 制,官员产 生方式,权力 大小,历史 影响,官位 世袭,不利中央集权,听命 中央,独立 性强,中央 任命,有利中央集权,易误辨析“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1)专制主义: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