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15280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复习生物的变异与进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考生物复习生物的变异与进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考生物复习生物的变异与进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考生物复习生物的变异与进化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考生物复习生物的变异与进化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复习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复习生物的变异与进化(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第三讲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考点1 三种可遗传变异的相关知识整合,1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2. 网络图示 (1)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等,(2)基因重组与进化的关系,(3)细胞分裂图示,1交叉互换与染色体易位的区别,2.基因突变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片段上碱基对的种类发生改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原 因可有三: 突变部位可能在非编码部位(内含子和非编码区)。 基因突变后形成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基因突变若为隐性突变,如AAAa,也不会导致性状的改变。 (2)基因突变对后代性状的影响 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突变可通过无性生殖传给 后

2、代,但不会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基因突变发生在精子或卵细胞形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突变可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生殖细胞的突变率一般比体细胞的突变率高,这是因为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对外界环境变化更加敏感。 (3)基因突变引起性状的改变,具有突变性状的个体能否把突变基因传给后代,要看这种突变性状是否有很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若有,则为有利突变,可通过繁殖传给后代,否则为有害突变,被淘汰掉。,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1关于育种方案的“选取” (1)单一性状类型:生物的优良性状是由某对基因控制的单一性 状,其呈现方式、育种方式、原理及举例列表如下:,(2)两个或多个性状类型:两个或多个性状分散在不

3、同的品种中,首先要实现控制不同性状基因的重组,再选育出人们所需要的品种,这可以从不同的水平上加以分析: 个体水平上:运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实现控制不同优良性状基因的重组。为了缩短育种年限,可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 细胞水平上: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从而实现遗传物质的重组。 分子水平上:应用转基因技术将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导入另一生物体内,从而实现基因重组。,2不同需求的育种方法选择与分析 (1)育种的目的:育种的根本目的是培育具有优良性状(抗逆性好、生活 力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新品种,以便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从基因 组成上看,目标品种可能是纯合子,可防止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便于制 种和推广;也有可能是

4、杂合子,即利用杂种优势的原理,如杂交水稻的 培育、玉米的制种等。 (2)不同需求的育种方法 若要培育隐性性状个体,则可用自交或杂交,只要出现该性状即可。 有些植物如小麦、水稻等,杂交实验较难操作,则最简便的方法是自 交。 若要快速获得纯种,则用单倍体育种方法。 若实验植物为营养繁殖类如土豆、地瓜等,则只要出现所需性状即 可,不需要培育出纯种。,若要培育原先没有的性状,则可用诱变育种。 若要提高品种产量,提高营养物质含量,可用多倍体育种。 动、植物杂交育种中应特别注意语言叙述: 植物杂交育种中纯合子的获得一般通过逐代自交的方法;而动物杂交育种中纯合子的获得一般不通过逐代自交,而通过双亲杂交获得F

5、1,F1雌雄个体间交配,选F2与异性隐性纯合子测交的方法。,考点3 生物进化相关问题的整合,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比较,3运用现代进化理论分析生物的进化适应性和新物种的形成,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可认为生物基因频率 发生了改变就意味着生物发生了进化。 2生物进化不等于物种的形成。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是基 因频率改变发展到不能实现基因交流的程度实现的。 3物种形成的方式 (1)物种的形成有多种方式,主要为渐变式。,(2)爆发式物种的形成主要是以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方式形成新物种。一出现可以很快达到生殖隔离。,(3)染色体

6、结构变化是形成新物种的另一种方式,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的个体和原始物种杂交,可育性降低。形成初步的生殖隔离,以后经过进一步演化形成新的物种。,【例4】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答案:B,【例5】 (江苏卷改编)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 请问: (1)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为_,A的基 因频率_,a的基因频率_,与亲代种群相比是否

7、发生了 进化?请简述理由。_。 (2)若该种群全部自交,则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为_,A的基因频率_,与亲代种群相比是否发生了进化?简述理由。_。,16%,40%,60%,没有进化,因为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28%,40%,没有进化,因为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3)若在某环境条件下,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均被淘汰,则该植物种群中随机交配的方式有_种。若是显性个体被淘汰,A的基因频率比a的基因频率 (下降或上升得快、慢、差不多)。原因是_。由此可见,自然选择使种群 ,从而决定了生物进化方向。,3,下降得快,前者杂合子也受到选择作用,后者则不然,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网 络 构 建,浮 想

8、 联 篇,核心术语: 1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2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物种 3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4隔离(地理隔离、生殖隔离) 5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内连外展:本讲常将变异的内容与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分裂、育种和进化等知识相结合进行考查; 与航天育种等结合起来考查基因突变的产生、结果分析与特点;育种方面常常通过新的背景材料,综合考查各种育种知识;结合单倍体、二倍体与多倍体的概念及染色体组的内容,考查变异原因与变异类型的判断与探究;生物进化以选择题为主,主要突出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考查。,内化知识、系统归纳、编织成网,方能做到游刃有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