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06811783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十四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三十四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三十四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三十四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三十四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十四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十四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十四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al hormones),盐皮质激素:醛固酮(ALD)、去氧皮质酮 球状带分泌,参与水盐代谢,受RAAS调控 糖皮质激素:可的松、氢化可的松 束状带分泌,参与糖、蛋白、脂肪代谢, 受垂体前叶ACTH调节,ACTH又受负反馈调节 性激素:雄激素、雌激素(少量) 网状带分泌 临床常用的皮质激素是指糖皮质激素。,【化学结构】甾体类(steroid,类固醇)化合物,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 GCS),【生理效应】 糖代谢:促进糖原异生,抑制葡萄糖分解, 减少葡萄糖利用血糖 蛋白质代谢:促进分解,抑制合成 负氮

2、平衡 脂肪代谢:促进分解,抑制合成 脂肪再分布 水和电解质代谢:潴钠排钾(弱),【药理作用】 “四抗” 1.抗炎作用:对各种原因所致炎症均有强大的非特异性抑制作用。 炎症早期: 减轻毛细血管扩张,减少渗出、水肿,抑制白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 缓解红、肿、热、痛 炎症晚期: 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防止粘连及瘢痕形成减轻后遗症 但同时: 降低机体的防御功能,易诱发感染/感染扩散 影响创面愈合,抗炎机制:,进入核内形成 GCS-GR-GRE/nGRE复合物,转录增加/减少,影响参与炎症反应的介质蛋白的合成,抗炎效应,GCS + GR,(1)诱导合成脂皮素抑制PLA2的作用花生四烯酸

3、生成LT、PG生成炎症减轻。 (2)稳定溶酶体膜 (3)保护细胞间基质:促进粘多糖合成,减少降解 (4)抑制肉芽组织生成: (-)DNA合成(-)成纤维细胞增生 抑制细胞因子 如IL-1、TNF等介导慢性炎症 抑制NOSNO渗出、水肿、(-)COX (-)粘附分子表达等,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 血中淋巴细胞 小剂量抑制细胞免疫 大剂量抑制体液免疫 抑制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抗体生 4)(-)过敏介质释放,2.抗免疫与抗过敏作用,3. 抗毒作用 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减轻细菌感染引起的毒血症状。,4.抗休克 超大剂量 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降低血管对某些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改善微循环 增

4、强心肌收缩力,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MDF)的形成 抗炎、抗免疫、抗毒作用均参与抗休克,提高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耐受力。,5. 对血液与造血系统的作用: 刺激骨髓造血功能: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但游走、吞噬功能。 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组织萎缩。 6.其他: CNS兴奋:激动、失眠,诱发精神失常, 儿童惊厥。 消化系统:胃酸、胃蛋白酶分泌 提高食欲,但诱发/加重溃疡。,【体内过程】 口服、注射均可吸收 作用时间不同分为短效、中效、长效,随糖代谢作用增强,其抗炎作用增强,水盐代谢作用减弱 必须经肝脏转化才能生效的药物: 可的松 氢化可的松 强的松 强的松龙,短效:t1/2

5、= 90,维持时间8-12h 可的松(cortisone) 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 中效:t1/2 200,维持时间12-36h 泼尼松(prednisone,强的松) 泼尼松龙(prednisolone,强的松龙) 长效: t1/2 300,维持时间36-54h 地塞米松、倍他米松 外用:氟氢可的松、氟轻松,【临床应用】 1.替代疗法(补充疗法):小剂量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GCS减少 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Addisons disease,包括肾上腺危象) 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 肾上腺次全切术后,2.严重感染或炎症 (1)严重急性感染 细菌性感染:中毒性肺炎、中

6、毒性菌痢、暴发型流脑及败血症等 足量有效抗菌药物的前提下,GCS作辅助治疗 病毒性感染:一般不用,对重症肝炎、乙脑、麻疹可配合支持疗法应用。 水痘、带状疱疹禁用 (2)防止炎症后遗症:用于心、脑、眼、关节的炎症和大面积烧伤,防止粘连和疤痕形成。,3.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1)自身免疫性疾病 (2)过敏性疾病 (3)异体器官移植术后产生的排斥反应,4.抗休克治疗 感染中毒性休克疗效好 足量有效抗菌药物治疗下 早期、大剂量、短时突击使用 过敏性休克 Adr首选,GCS为次选 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 针对病因治疗+GCS辅助治疗,5.血液病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 再生障碍性贫

7、血、粒细胞症和血小板症 6.局部应用 一般皮肤病:湿疹、接触性皮炎、牛皮癣等 软膏、霜剂局部外敷 肌肉韧带和关节劳损:肌内或关节腔内注射,【不良反应】 1.长期大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1)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 (Cushings syndrome),与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有关,停药后可自行消退。,饮食应注意:低盐、低糖、高蛋白 (2)诱发或加重感染 (3)诱发或加重溃疡 (4)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5)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延迟、 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畸胎等 (6)其他:诱发精神失常,癫痫,糖尿病。 2.停药反应 (1)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原因:长期用药,负反馈抑制ACTH分

8、泌肾上腺皮质萎缩。 表现:多数无,遇应激出现肾上腺危象。 治疗:立即给予足量GCS抢救。 预防:逐渐减量停药 隔日疗法,(2)反跳现象 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致原病复发或加重的现象。 原因:产生依赖性或病情尚未完全控制。 恢复GCS治疗,逐渐减量停药。 【禁忌症】 利、弊,严格掌握适应症。 严重精神病和癫痫、活动性溃疡、创伤、高血压、糖尿病、孕妇、抗菌药不能控制的感染。,【用法及疗程】 大剂量突击疗法:用于严重感染和休克。 小剂量替代疗法:用于GCS减少的疾病。 一般剂量长期疗法: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血液病。 隔日疗法:对垂体皮质轴的(-)。 GCS的分泌具昼夜节律性,每日早晨为分泌高峰,午夜最低。 将2日药量在隔日早晨(8AM)一次给予。中效药物(强的松、强的松龙),本章小结 目的要求: 1.掌握糖皮质激素的主要生理和药理作用,作用原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事项。 2.了解糖皮质激素的分类和化学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