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主题班会.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10009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阳节主题班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重阳节主题班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重阳节主题班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重阳节主题班会.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重阳节主题班会.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阳节主题班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阳节主题班会.(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湖滨小学三年(1)班重阳节主题班会,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sh,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白霜。 还似今朝歌舞席,白头翁入少年场。,重阳节的来历,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

2、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重阳习俗,登高,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重阳习俗,赏菊并饮菊花酒,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

3、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为文人们赞美作凌 霜不屈的象征。菊花盛开的季节就是重阳节前后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重阳佳节,我国还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重阳习俗,插茱萸簪菊,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本草纲目说茱萸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重阳茱萸其实也和端午节的雄黄和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段时间又是桂花盛开之时,所以民间称之为“桂花蒸”,这时必须防虫。茱萸有小毒,有除虫作用,制茱萸囊的风俗正是这样来的。,重阳节,你要为爷爷奶奶们做些什么?,祝福天下所有的老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