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的真义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09719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6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改革的真义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教学改革的真义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教学改革的真义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教学改革的真义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教学改革的真义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改革的真义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改革的真义剖析(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改革的真义,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彭钢,题解,与“真”关联的三个词: 真实(现象)、真相(本质)、真正(价值); 仿照海德格尔对“观点”的理解,提出对“认真”的理解:只认“真”,不认别的。,讨论以下五个问题,1、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 2、教学改革的专业化; 3、教学改革的多样化; 4、教学改革的人文化; 5、教学改革的理想追求,1、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案例:艾萨克阿西莫夫的机器人3定律: 1、机器人不能伤害人类,也不能由于不作为致使人类受到伤害; 2、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赋予的指令,除非该指令有悖于第一条定律; 3、机器人必须保护自身的存在,只要这种保护行为与不与前两条定律相冲突。 平克点评

2、: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无数科幻电影反映了一种公众恐惧,我们害怕那些时髦的大型主机终有一天会反叛我们。 史蒂夫.平克心智探奇:人类心智的起源与进化第17页,关于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总体性判断,一是课程改革构成了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提供了基本价值、总体框架、重点难点。在此背景和框架下,教学改革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思想和主张,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二者紧密相关,目标、进程、效果总体一致,教学改革成为课程改革的“实验田”,成为不断完善课程改革顶层设计和制度变革的实践“标尺”。,二是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不完全同步,课程改革体现的是国家主导下的国家意志,主要是一个“自上而下”的

3、过程,从行政的角度推开很快。而教学改革属于课程实施,受学校和地方的影响较大,主要是“自下而上”的过程,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各地各校的认识水平和实际需求。因而教学改革进程不可能整齐划一,而必然是参差不齐,有的地方和学校成为教学改革的“前锋”,有的始终是教学改革的“后卫”,有的则永远不出场,成为沉默的观者。总体来看,教学改革要求更高的精度、细度,难度更高,周期更长,有一定的“滞后效应”。实践证明,教学改革的成效取决于长期不断的坚持和努力。,三是教师为教学改革的实践主体,如果说课程改革的主体是有组织的政府和行政的话,教学改革的主体只能是每一个教师。因而推动教学改革,最为重要的是教师的理念和行为,最重要

4、的是教师的自觉意识和实践探索:通过教师影响到日常教学、影响到每一节课、影响到每一个学生,从而真正实现一种学校变革与课堂变革。,课程改革的成效,最重要的成效是激发了教师参与变革教学、变革课堂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最大的成就是教师实现了从教学到课程、再从课程到教学的专业发展(有广度有深度);如果说课程改革是一个平台的话,那么它有效推动了精英话语向大众话语的积极转化,推动了理论和实践的平等、持续、交互的“对话”,形成了来自基层和民间的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丰富实践,以及由这种实践所推动的积极的、健康的、自由的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学术化和民主化进程。,2、教学改革的专业化,案例:黛博拉戈登关于蚁群的研究 蚂蚁已经在

5、地球上存活了1亿多年,大约有1.2万个不同种类,除了南极之外,各大洲都能看到它们。个体的蚂蚁并不聪明,每只大脑中只有2.5万个脑细胞,而青蛙有1,600万个脑细胞,但每一蚁群具有250亿个神经元,具有400多种气味受体,从而构成一个专业化、协作化、交互化的生物网络,因而形成了所谓的“群体智慧” 杰夫斯蒂贝尔断点,第10-14、55、146页,教学改革的专业化追求,增强教学的专业性,既是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普遍趋势,更是中国基础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增强还是降低教学的专业含量,是衡量教学改革基本方向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志。今天的教学改革形成了一种“专业化”运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

6、人教师,二是物教学设施,三是过程教学活动。,国家颁布教师专业标准,2012年2月,教育部下发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强调中小幼教师是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强调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教师的专业标准,分别从专业认识(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学习等方面提出具体规范和要求,譬如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对班级管理和教育活动,对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范。至此,中

7、小学教育教学的专业性、教师劳动的专业性、教师作为专业性人才得到明确认可。专业性即是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承认教师的专业性,就是承认教学的专业性,就是承认教师专业性水平必然影响教学专业性的水平,二者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教师发展有了全国统一的专业化标准,对于推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提升教学的专业性,具有根基性的意义和价值。,学科基地、课程基地建设增强专业化品质,以学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为建设重点,从多个方面突显课程与教学的专业性:如要求围绕学科形成核心教学模块,将必修、选修等进行整体性和连贯性的设计;规定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以特级教师和首席教师为

8、核心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梯队,建立教学研究共同体,形成课程和教学文化。 学科基地和课程基地在全面推进学习、教学、研究的专业性的同时,特别强调体现课程与教学专业性的学习环境、教学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建设,力图将课程与教学的专业性镶嵌进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之中,通过硬件设施的专业性来支持和保障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专业性。普遍建立的学科专用教室、数字化实验室、数字化学习环境等,有效提升了学校硬件建设的专业含量,也有效促进了教育教学的专业化水平。,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专业性,突出表现在“基于标准的教学”,“基于观察(证据)的教学”等方面。显然没有标准就没有出发点也没有归属点,就失去了衡量的客观尺度,因而“基于

9、标准的教学”就是有客观依据的教学,就是有统一规范和要求的教学,就是可以确认效果的教学。以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为代表的课堂观察的研究,形成一种以观察为主、以证据为主、以集体研修为主的研究课堂、改变课堂、提升课堂的重要方式,明显提升了教学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受到普遍的欢迎与广泛的运用。,“以学定教”的专业性,“以学定教”是从多种教学模式和经验中提炼出来的普适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发展了“因材施教”的理论,要求通过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学情以提供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从而将教学的基点确定为学生的学习,将教学研究扩展为学习研究,使教学研究与学习研究整合起来。学习心理学的研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普遍运用于教学实

10、践反过来推进了教学过程的心理化,有效提升了教学实践和研究的专业化水平。,专业性与规律性,上述三方面的合流,形成教学改革提升教学专业性的基本趋势和明确主张,要求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必须以符合规律、符合科学、符合理性的方式推进。 教学改革要追求更高的教学专业性:规范性、自主性、协作性、公共性的统一。,一是规范性,以显性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建立职业或行业内部的最低标准,以保证生产“过程”和“产品”的质量,这一标准是职业或行业内权威的、公认的,是能够普遍化地实施和操作的,是可以衡量和确认“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强制性、统一性、最低限度的标准,因而具有“规范”本职业或行业的行为和结果的效能。,学校教育

11、的规范性,学校教育具有统一的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教学质量标准、教学常规、教学流程、教师职业资格标准等,强制性、统一性、普遍性地作用于学校教育,发挥极为重要的“规范”功能,具有其他职业和行业公认的“专业性”的基本特征。但由于学校教育是“人-人”系统,而非“人-物”系统,其“生产过程”和“产品”具有特殊性,因而学校教育的标准和规范具有鲜明的“人的特性”而非“物的特性”。在这一点上不仅与经济和生产部门相区别,也与专门与人打交道的医学专业相区别。,二是自主性,专业性与自主性高度相关。“专业”与“非专业”的显著区别,是能否以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为标志,因而必须自主而不受外部强制

12、和干涉,否则就取消了专业,就无所谓专业。解决方式的专业化水平越低,自主性的水平也越低。越是专业难度高、复杂程度高的问题,越是需要运用知识和技能的主体具有较高程度的自主性。因而合成词“专业自主”,是一个充分体现专业特质的标识性的用语,专业必须自主,自主才能有专业发挥作用和功能的空间。,行政领导与学术领导,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专业化内涵和较高的自主性程度,并鲜明地体现在“自主办学”、“专家治校”和“教育家办学”的理念上。任何一所学校同时涉及“行政管理”和“学术领导”两个领域,而且二者之间具有相反的方向:强势的“行政管理”一定减弱“学术领导”,强势的“学术领导”一定放松“行政管理”。学术领导主要体现在

13、“教学领导”、“课程领导”、“文化领导”、“教师研修”等方面。,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自主能力,教师作为专业主体的自主性水平,与专业能力的高低直接相关。国内外的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和实践一再明确地表明:新手型教师、熟练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区别,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素养的程度差异,也是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于实践的“自主性”程度和水平的差异。 直接决定教育教学过程有效性的主体,是教师个体在教学过程中能否自主地选择和运用教育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取决于教师个体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专业判断、专业理解和专业技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对课堂教学中的复杂问题,除了教师自身以外,无人能够提供现场性、即时性、有效性的援助,一切

14、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实践智慧和能力。,专家型教师的特质,专家型教师是能够驾驭复杂的局面、解决复杂的问题、处理疑难杂症的高手。由于高难度的实践问题的解决主要取决于默会知识和经验,取决于“临床实践”的积累,因而通过专业学习和实践磨合使“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充分融合,形成自主性的实践智慧和能力,需要长期积累和磨合。,三是公共性,专业性一定表现为“公共性”,严格意义上说,是一种知识形成、知识建构、知识传播的“学术公共性”。公共性要求具有职业或行业或专业内共同承认的基本标准(规范性)、共同的话语体系、共同的表述方式,并能够以“共同约定”的方式进行对话、讨论和交流。高层次或复杂的专业性问题,即是一定程

15、度上的学术性问题,只能依靠对话、研讨、交流的方式表达思想和观点,是以“对话”和“交流”作为解决问题的特定方式,而不依靠强制性、行政性的解决问题方式。,更多的对话、交流与研讨,从公共性的角度看,学校教育是一种复杂的实践,是一种培养人、发展人、成就人的社会实践,既包含着确定性的因素,更包含着大量非确定性的因素,有些需要以行政的、执行的方式进行,但更多的需要通过对话、研讨、交流的学术方式解决,后者常常比前者更为费时,但却更为有效。正因为如此,学校教育中的很多专业问题都是学术问题,都可以进入公共领域,都可以以民主的方式,在对话、研讨、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共识,形成观点,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如果说自主

16、性界定了专业性的个体实践行为,公共性则通过个体之间的对话、研讨和交流界定了专业的群体实践行为,在对话、研讨、交流中形成的共同认识和理解,有可能直接影响每一个个体的教育实践,从而形成群体性的教育实践。,3、教学改革的多样化,案例:圣马太岛驯鹿网络的彻底崩溃 1944年,美国海岸警卫队将29头驯鹿带到位于阿拉斯加海白令海峡的圣马太岛上。到了1963年岛上的驯鹿数量已经达到了6,000头,而且它们要比自然环境中生长的驯鹿胖得多。到1965年5月,美国海军派出飞机希望能够拍摄到驯鹿,但机组人员没有发现一只驯鹿,此时岛上只剩下42头驯鹿了。而且岛上覆盖的不再是地衣,而是累累鹿骨。又过了几年,驯鹿全部死光,网络彻底崩溃。 杰夫斯蒂贝尔断点,第2-3页,基础教育的单一化倾向,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具有十分突出的单一化倾向,片面追求书本知识和符号知识的教学,片面强调“三中心”(课堂、教科书、教师)的作用,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健康发展。,教学改革的空间增大,在课程改革的框架下,确立了“知识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