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基础知识排查(七)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课件新人教版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795411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基础知识排查(七)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课件新人教版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基础知识排查(七)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课件新人教版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基础知识排查(七)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课件新人教版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基础知识排查(七)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课件新人教版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基础知识排查(七)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课件新人教版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基础知识排查(七)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课件新人教版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基础知识排查(七)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课件新人教版剖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基础知识排查(七),第一关:测基础 判正误,第二关:练规范 强素质,栏目索引,第一关:测基础 判正误,1.不同基因突变的概率是相同的( ) 2.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 3.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 ) 4.细胞分裂中期不发生基因突变( ) 5.一般来说,只有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突变才能通过配子遗传给下一代( ),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随机性,不同的基因突交的概率不一定相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发生在生殖细胞内的突变可以随着成熟的配子遗传给下一代,

2、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解析答案,6.基因突变不仅是可逆的,而且大多数突变都是有害的( ) 7.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的DNA复制过程中( ) 8.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控制直毛的基因可以突变为控制长毛的基因 ( ) 9.获得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 10.非同源染色体片段之间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利用的转基因技术,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此时DNA双链打开,结构最不稳定,基因突变可以产生等位基因,直毛和卷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是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和多害少利性,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中的易位,解析答案

3、,11.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 12.发生在水稻根尖内的基因重组比发生在花药中的更容易遗传给后代( ) 13.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的一个片段增加、缺失或替换等,而基因突变则是 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加或缺失( ) 14.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可以发生基因突变,但只有真核生物能发生染色体 变异( ) 15.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其对生物体影响较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的变异,其对生物体影响较大( ),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变异更容易遗传给后代,重复、缺失,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即为基因重组,解

4、析答案,16.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鉴别,而基因突变则不能( ) 17.作物育种中最简捷的方法是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 ) 18.采用克隆的方法培育作物品种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 19.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奇数的作物品种都是经花药离体培养得来的( ) 20.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克隆属于无性繁殖,可以保持亲本优良性状,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就是单倍体,也可以是杂交,例如三倍体无籽西瓜,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染色体,观察不到DNA,杂交育种是最简便的方法,单倍体育种是最快捷的方法,解析答案,21.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 22.基因型

5、为aaaBBBCcc的植株一定不是单倍体( ) 23.基因型为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 ) 24.四倍体水稻与二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 25.单倍体育种是为了获得单倍体新品种( ),三倍体水稻不可育,无米粒,六倍体的单倍体就含有三个染色体组,该个体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一般是单倍体,由配子发育而来的即为单倍体,与染色体组的数目无关,单倍体育种过程包括两个步骤: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加倍,解析答案,26.基因突变会产生新的基因,新的基因是原有基因的等位基因;基因重组不产生新的基因,但会形成新的基因型( ) 27.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

6、本来源( ) 28.六倍体小麦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培育成的个体是三倍体( ) 29.单倍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因此都是高度不育的;多倍体是否可育取决于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是否成双,如果染色体组数是偶数可育,如果是奇数 则不可育( ) 30.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无论是同源染色体还是非同源染色体间都可能发生部分的交叉互换,这种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单倍体中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是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是主要来源,由花药发育而来是单倍体,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解析答案,31.杂交育种与转基因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单倍体育种与

7、多倍体育种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 32.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 ) 33.由二倍体加倍后产生的四倍体,与原来的二倍体是同一个物种( ) 34.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二倍体( ) 35.杂交育种一定需要较长时间( ),四倍体和二倍体的后代是不可育的三倍体,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是两个物种,如果该个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就是单倍体,单倍体中的染色体组不一定是一个,所以秋水仙素处理之后不一定是两个染色体组,如果选育的品种是隐性性状,育种时间短,解析答案,36.袁隆平培育的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 37.让高秆抗病(DDTT)与矮秆不抗病

8、(ddtt)的小麦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可从F2开始,选择矮秆抗病的类型连续自交,从后代中筛选出纯种的矮秆抗病品种。类似地,用白色长毛(AABB)与黑色短毛(aabb)的兔进行交配得到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从F2开始,在每一代中选择黑色长毛(aaB_)雌雄兔进行交配,选择出纯种的黑色长毛兔新品种( ) 38.若要培育隐性性状植物个体,可用自交或杂交,出现该性状即可( ),不是自交,是随机交配,纯合子,基因重组,这样基因型频率不变,选不出纯种黑色长毛,解析答案,39.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释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

9、质,且对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 ) 40.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41.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无论是自交还是相互交配,其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再发生改变( ) 4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43.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的形成必须要有地理隔离,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需要地理隔离,解析答案,44.进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基因频率的改变( ) 45.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都会直接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 46.

10、长期使用农药后,害虫会产生很强的抗药性,这种抗药性的产生是因为农药 诱导害虫产生了抗药性突变之故( ) 47.某校学生(男女各半)中,有红绿色盲患者3.5%(均为男生),色盲携带者占5%, 则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为5.67%( ),抗药性是变异产生的,农药是自然选择,进化的实质就是基因频率的改变,间接,XbY=3.5,XBXb=5,100,XBY=46.5,XBXB=45,Xb=Xb/(XB+Xb)=(3.5+5)/150=5.67%,解析答案,48.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但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的改变,从而使生物向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 49.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

11、然性随种群个体数量下降而减小( ),增大,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生物总是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解析答案,返回总目录,第二关:练规范 强素质,1.图1显示出某物种的三条染色体及其上排列着的基因(如图中字母所示)。 试判断图2甲、乙、丙、丁中的变异类型依次是_ _。,染色体缺失、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易位,缺失,Mm 基因突变,非同源之间发生互换属于易位,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解析答案,1,2,3,4,2.在自然界中,生物变异处处发生,下面是几个变异的例子: 动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突破“死亡”的界限成为不死性的癌细胞 基因型为RR的红花豌豆植株,产生了基因型为rr的白

12、花植株后代 R型活细菌与S型细菌的DNA混合后转化为S型细菌 某同卵双胞胎兄弟,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 哥哥与弟弟相比脸色较黑。 上述四种变异的来源依次是_。,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环境改变,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Rr属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环境影响,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解析答案,1,2,3,4,3.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油菜有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H和h,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如图是获得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技术路线。已知油菜单个花药由花药壁(2n)及大量花粉(n)等组分组成,这些组分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植物激素,脱分化,二,发育起点是配子

13、,单,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两过程均需要_来诱导细胞脱分化。 (2)由形成的再生植株可能是_倍体,由形成的再生植株为_倍体。,解析答案,1,2,3,4,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3)如图三种途径中,筛选低芥酸植株(HHGG)效率最高的途径是_。 (4)F1减数分裂时,与H基因所在染色体和G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联会的分别是_。,利用花粉培养,单倍体,同源染色体,h基因所在染色体和g基因所在染色体,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3.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油菜有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H和h,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如图是获得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技术路线。已知油菜单个花药由花药壁

14、(2n)及大量花粉(n)等组分组成,这些组分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解析答案,1,2,3,4,4.某植物花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决定,花中相关色素的合成途径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体现的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是_ _。 (2)已知该植物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皆可,那么理论上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种。 (3)育种工作者将某白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花 紫花红花211,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aaB_cc为2种,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_ _C_为32=18种,20,A_ _cc,aabbcc,aabbcc,aaBbcc,

15、AaBbcc,a,b,B,解析答案,1,2,3,4,(4)育种工作者将第(3)题中的两个亲本杂交产生的种子进行诱变处理,种植后发现一植株上有开蓝色花的枝条,其他为紫色花。 他们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一:诱变产生了一个新的显性基因(D), 能够把白色前体物转化为蓝色素,在变异植株中紫 色素仍能产生,只是被蓝色掩盖。 假设二:上图中基因B发生了突变,转变为决定蓝色素合成的基因。 现欲确定哪个假设正确,请完善下面的设计方案: 实验步骤:将上述蓝色花进行_处理,让其自交,将自交所结种子种植后,分析 其性状表现。 结果分析:若_,则假设一正确; 若_,则假设二正确。,AaBbccaabbcc,套袋,aaBbcc,aaBbccDd,aaBbcc,已知该植物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皆可,套袋红色、紫色、蓝色都有(一定比例的)出现,只有红色和蓝色,没有出现紫色,解析答案,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