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第十章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795382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5.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概论第十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文学概论第十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文学概论第十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文学概论第十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文学概论第十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概论第十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概论第十章(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 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第十章,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文本”(text):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文本具有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周易系辞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王弼:周易略例,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问题,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问题,黑格尔:“形式”与“意蕴” 英加登:文本四个层面 1.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 2.意义单元 3.多重图式化面貌 4.再现客体,Roman Ingarden 189319

2、70,英加登,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文学言语层面 文学形象层面 文学意蕴层面,内指性 心理蕴含性 阻拒性,一、文学言语层面,杜 甫,春 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 甫,文学言语的阻拒性,在烟雾中,太阳在断崖的上空出现了,太阳的光线把葛利高里的光头上浓密的白发,照得发光了,又沿着苍白的、可怕的和一动不动的脸上滑着。他仿佛是从一个苦闷的梦中醒来,抬起了头,看见自己头顶上的黑色的天空和太阳的、耀眼的黑色圆盘。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读者经过想像和联想而在头脑中 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假定与真

3、实的统一 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二、文学形象层面,红楼世界,历史内容层 哲学意味层 审美意蕴层,三、文学意蕴层面,历史内容层 陈忠实 史诗般的白鹿原,哲学意味层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审美意蕴层 海 棠 苏 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第二节 文学典型,典型(Tupos/type) 17世纪以前:类型说 18世纪以后:个性典型观 19世纪8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

4、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特征 (charakteristische/characteristic) 希尔特:特征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 黑格尔 “特征化” 总特征与局部特征,一、文学典型的特征性,丰子恺绘阿Q,生命的魅力 灵魂的深度,二、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宝黛共读西厢记,“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您的人物,就他们本身而言,是够典型的;但是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也许就不是那样典型了。”,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阿Q与未庄

5、,第三节 意境,我国诗学、画论、书论的中心范畴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庄子齐物论 刘勰文心雕龙 钟嵘诗品 王昌龄 皎然,一、意境概念的形成及界定,刘禹锡“境生于象外” 司空图“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王国维 “意境”与“境界”不同,一、意境概念的形成及界定,王昌龄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诗格,王国维(1877192

6、7)意境论的集大成者,(一)情景交融 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 王国维 情景相融而莫分也。 范晞文,二、文学意境的特征,“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 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 ,“情、景名为二, 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王夫之,景中藏情,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安徽太白楼里的李白雕像,情中见景,情景并茂,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7、二)虚实相生 “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梅尧臣 “实境” 与“虚境”,二、文学意境的特征,“实境”与“虚境”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三)韵味无穷 刘义庆、谢赫:气韵 刘勰、钟嵘 :滋味 司空图 :韵味 由物色、意味、情感、事件、风格、语言、体势等因素共同构成的美感效果,二、文学意境的特征,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 白,刘熙载 “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雪月空明” 王国维 “有有我

8、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 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三、意境的分类,无我之境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第四节 文学意象,复活“意象”一词的古义,专指一种 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或文学形象。,“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周易系辞 古代象征艺术 叶燮:“至理”、“至事”,一 、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审美意象,哲理性 象征性 荒诞性 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 求解性与多义性,二 审

9、美意象的基本特征,哲理性 浮士德的故事是人类精神的象征,浮士德剧照,歌 德,夸 父 余光中 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 那只是落日的背影 也不必吸大泽与长河 那只是落日的倒影 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 埋没在紫霭的冷烬 何不回身挥杖 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 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 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 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 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去,象征性,荒诞性 “庄、列之寓言也,则触蛮可以立国,蕉鹿可以听讼;离骚之抒愤也,则帝阙可上九天,鬼情可察九地愈出愈奇,不可思议。” 章学诚:文史通义,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 意象本质上是以表达哲理为目的的“表意之象”,所以它的创作思维过程是从抽象到具象的 从 “客观对应物” 到“人心营构之象”,求解性与多义性 毕加索:格尔尼卡,寓言式意象 符号式意象,三、审美意象的分类,寓言式意象 海明威老人与海,张爱玲译老人与海,本章小结,思考问题 1举例说明文学言语与普通言语的不同。 2文学形象有哪些特征?举例说明之。 3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是什么?典型人物与典型 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4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 5本书所讲的“审美意象”与一般的意象有何不同?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