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复习参考2003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新课程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6795374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复习参考2003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新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版)复习参考2003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新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版)复习参考2003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新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版)复习参考2003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新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版)复习参考2003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新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版)复习参考2003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新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复习参考2003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新课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族神话鸿蒙未辟宇宙洪荒亿万斯年四极不张2003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新课程版)(谢璞物理教育网版权所有)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均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参照教育部2002年4月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文件精神,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确定的。一、知识内

2、容要考查的物理知识按学科的内容分为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五部分详细内容及具体说明列在本说明的“知识内容表”中。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字母、标出、的含义如下: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二、能力要求    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要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应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查的能力主

3、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所给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灵活地运用物理

4、知识综合解决所遇的问题。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进行表达、分析。5、实验能力: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知识内容表(新课程)一、质点的运动内容要求说明 1机械运动,质点。 2 位移和路程 3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速率位移公式s=vts-t图vt图 4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5瞬时速度(简称

5、速度) 6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公式vtv。+at、s=v。t+at2/2 vt2v022as、vt图 7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8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沿轨道的切线方向,且必具有加速度 9平抛运动 10匀速率圆周运动,线速度和角速度周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a=v2/R   不要求会推导向心加速度的公式a=v2/R二、力 1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物体运动状态 变化的原因力是矢量,力的合成与分解。 12万有引力定律重力是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所受到的地球对它的引力重心。 13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 14静摩擦最大静摩擦力 15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定律 不要求知道静摩擦因数。三、牛顿定律 1

6、6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17牛顿第二定律质量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 18牛顿第三定律 19.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 20 .牛顿定律的应用 21宇宙速度 人造地球卫星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22超重和失重 2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四、动量、机械能 24动量、冲量动量定理。 25 动量守恒定律26 功,功率 27动能做功跟动能改变的关系 28重力势能做功跟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29 弹性势能 30 机械能守恒定律 31动量知识和机械能知识的应用(包括碰撞、反冲、火箭) 32航天技术发展和宇宙航行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只限于一维的情况。五、振动和波 33弹簧振子,简谐振动 简谐振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

7、,简谐振动的振动图象 34 单摆,在小振幅条件下单摆作简谐振动,周期公式 35振动中的能量转化 简谐振动中机械能守恒。 36 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振动频率共振及其常见的应用 37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波横波和纵波横渡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38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39波的叠加波的干涉、衍射现象40声波41超声波及其应用42多普勒效应   六、分子动理论、热和功、气体 43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热运动、布朗运动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44. 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温度是物体的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物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物体的内能。 45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

8、的两种方式 热量能量守恒定律46热力学第一定律47热力学第二定律48永动机不可能49绝对零度不可达到50能源开发和利用 能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51气体的状态和状态参量 热力学温度5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53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 七、电 场 54 两种电荷、电荷守恒 55真空中的库仑定律电荷量 56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点电荷的场强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 57 电势能 电势差电势等势面。 58匀强电场中电势差跟电 场强度的关系 59静电屏蔽 60.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6l示波管 示波器及其应用62电容器电容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常用的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匀强

9、电场中偏转的计算,只限于带电粒子进电场时速度垂直于场强的情况。 八、稳恒电流 63电流欧姆定律电阻和电阻定律64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65半导体及其应用 超导现象 超导的研究和应用66电阻的串、并联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 67电功,电功率。串联、并联电路的功率分配 68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路端电压 69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电流表、电压表和欧姆表的使用伏安法测电阻 九、磁 场 70电流的磁场磁现象的本质 71磁感应强度 磁感线地磁场 磁通量 72磁性材料 分子电流假说73磁电式电表原理74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安培力左手定则75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伦兹力带电粒

10、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76质谱仪 回旋加速器 1只要求掌握直导线跟B平行或垂直两种情况下的安培力 2只要求掌握V跟B平行垂直两种情况下的洛伦兹力十、电磁感应 77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的方向,右手定则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78自感现象 79日光灯 1导体切割进感线时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只限于l垂直于B、V的情况2在电磁感应现象里,不求判斯内电路中各点电势的高低十一、交变电流 80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交流电的原理,正弦交流电的图象和三角函数表达式最大值与有效值,周期与频率 81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感抗和容抗82变压器的原理,电压比和电流比,电能的输送 只要求讨论单相理想变压

11、器十二、电磁场和电磁波83电磁场电磁波电磁波的波速84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85电视 雷达  十三、光的反射和折射 86光的直线传播本影和半影 87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作图法 88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率全反射和临界角 89棱镜,光的色散 十四、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 90光本性学说的发展简史 91光的干涉现象及其常见的应用光的衍射 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92光的偏振93光谱和光谱分析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Y射线以及它们的应用,光的电磁本性电磁波谱 94光电效应光子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95光的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   

12、60;       96激光的特性及应用   十五、原子和原子核 97.粒子散射实验原子的式结构氢原子的能级结构 氢原子中的电子云 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98天然放射现象a射线、射线、射线半衰期  99原子核的人工转变质子的发现中子的发现 原子核的组成核反应方程、放射性同位素及应用 100放射性污染和防护101核能质量亏损。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102核反应堆 核电站103重核的裂变链式反应轻核的聚变104可控热核反应   十六、单 位 制 105单位制 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它物理量的单位 小时、分、摄氏度()、标准大气压、毫米汞柱、升、电子伏特(ev)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