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五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19.草船借箭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6785696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五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19.草船借箭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精品)五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19.草船借箭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精品)五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19.草船借箭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精品)五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19.草船借箭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精品)五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19.草船借箭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五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19.草船借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五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19.草船借箭(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自三国演义,生字词,妒 忌 都 督 甘 心 粗 鲁,迟 延 布 幔 私 自 水 寨,擂 鼓 呐 喊 援 助 丞 相,d j d gn l,yn mn s zhi,li n yun chng,妒忌 曹操 都督 甘心 鲁莽 迟延 幔子 私自 水寨 擂鼓 呐喊 支援 丞相 推却 探听 调度 弓弩手 军令状 自有妙用 饮酒取乐 顺风顺水 神机妙算,多音字,擂,li 擂鼓,li 打擂,调,相,tio 调解,dio 调职,xing 丞相,xing 相信,整体感知,1.文中写到了哪几个人物?,周 瑜,诸葛亮,鲁 肃,曹 操,2.在文中找出“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各在哪几个自然段讲到的?除此还讲到了

2、什么?,按事情发展,起因(12),准备(35),经过(69),结果(10),第一段(12)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诸葛亮接受任务并保证三天造好。,第四段(10)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小结: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第三段(69)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第二段(35)周瑜不给造箭材料进一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不要造箭材料,巧妙地做好借箭准备。,听课文录音(1-5自然段),思考: 1、周瑜为什么要害诸葛亮?课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周瑜要害诸葛亮(明、暗)? 2、周瑜听说诸葛亮3天能造好箭,还立下军令状时,他为什么很高兴? 3、哪些词句证明诸葛亮知道周瑜要害他?

3、明知道周瑜要害他,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保证3天后交付10万支箭? 4、你从中看出诸葛亮和周瑜、鲁肃分别是一个怎样的人?,1、周瑜为什么要害诸葛亮?课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周瑜要害诸葛亮?,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意欲加害诸葛亮,于是以共商军事,作战急需用箭为名,暗里是设下陷阱,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从周瑜不动声色的话中反映出他的险恶用心。,2、哪些词句表明周瑜要害诸葛亮?,1、我们就要跟曹操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2、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暗) 3、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

4、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可就没话说了。(明),2、哪些词句证明诸葛亮知道周瑜要害他?,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2、诸葛亮明知道周瑜要害他,为什么不揭穿他,反而接受赶造十万枝箭的任务,并且立下军令状?,一方面诸葛亮诸葛亮识破了周瑜的计划,但他不顾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为了维护蜀、吴联盟和战胜曹操的十万大军,所以不和周瑜计较。另一方面诸葛亮对于向曹操借箭的计划早就成竹在胸,所以他欣然地立下了周瑜想置他于死地的“军令状”,表现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读句子,1,“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

5、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思考:从这句话你了解鲁肃的为人是怎么样的吗? 忠厚守信、顾全大局,4、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周瑜是一个怎样的人?,气量狭小,妒才忌能,思考:鲁肃是周瑜的得力属下,诸葛亮为什么要找鲁肃帮忙?,鲁肃:为人忠厚,顾全大局,你觉得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顾全大局 足智多谋 善于识人,知人善用,曹操生性多疑,为什么在关键时刻他却没有放火箭?,大家都知道三国中有不少是火箭的,但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事先准备好的,当时的火箭是极易受潮,不便保管的,火烧赤壁时是用了火箭的,因为在战前已经准备充分,草船借箭是在曹操没有防备的时候突发事件,至于船上是真人还是

6、假人,当时不在曹操考虑范围内,所以迅速的以普通弓箭击退敌军是自然而然的选择。,“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诸葛亮为什么要把船连接起来?,为了增大受箭面积。,“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借箭?,为了使敌人不明真相。,“诸葛亮下令,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诸葛亮为什么下令军士擂鼓呐喊?,为了制造进攻的假象。,“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诸葛亮为什么先下令船头朝西,船尾朝东;然后又下令船头朝东,船尾朝西?,1、两面受箭,接受的箭更多。 2、为

7、了撤退的方便,节省时间。(知地理),浏览全文,请用一个词来概括诸葛亮。 神机妙算,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神机妙算,神机:灵巧的心思达到神奇的程度; 妙:巧妙; 算:谋划。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判断情势决策高明。,思考,诸葛亮 “草船借箭”的计划为什么能成功?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他算到了些什么? 找出有关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大雾漫天,诸葛亮神机妙算,一、知天时,“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

8、不清。”,体会: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已经算准了这场大雾。表现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和神机妙算。,诸葛亮神机妙算,二、懂地利,你从哪些句子知道诸葛亮懂地利?,“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天还没有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头,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然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体会:诸葛亮考虑周密,算准借箭的位置,并且进行了巧妙的安排。,长江,北,吴,曹,东,借箭经过:,连船,靠近曹营,一字

9、摆开,擂鼓呐喊,受箭,调转船头,再受箭,谢箭回营,三、识人心,(1)识曹操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比较句子: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哪儿看出他算准了曹操不会派兵?,诸葛亮神机妙算,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他在笑谁?这是一种怎样的笑? (笑曹操的不敢出兵,笑周瑜的自不量力,这是自信的笑,胜利的笑;笑鲁肃的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幽默的笑,宽厚的笑。),识人心,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

10、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曹操:谨慎多疑,(2)识鲁肃 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暗藏杀机,鲁肃又是周瑜的心腹,为何还要请鲁肃帮忙?,因为诸葛亮知道鲁肃忠厚守信、顾全大局,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诸葛亮能成功“借”到箭的原因: 熟悉气象。能预测出三天之内必有大雾,归来时顺风,曹军来不及追赶。熟知地理。能于大雾中把船停在受箭的最佳位置,并且归来时顺水。擅长识人。了解鲁肃的忠厚。知道他不会泄露借船的机密,深知曹操生性多疑,料定他不敢在没有弄清虚实的情况下轻易出击。谋划周密。用计巧妙,充分利用了各种有利条件。如安排草船,精心伪装,

11、利用大雾,归来时顺风顺水等。,请你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曹操:生性多疑,不睹虚实,不敢轻易出击 。,写法:人物性格鲜明。,周瑜:心胸狭窄,凶狠狡诈,妒能忌贤。,诸葛亮:顾全大局,豁达大度,足智多谋、才华卓越。,鲁肃:忠厚老实,顾全大局。,练习:按课文意思填空。 周瑜很( )诸葛亮的才干,用( )来为难诸葛亮。这是草船借箭的( )。 诸葛亮用( )的妙计来对付周瑜的暗算,这是草船借箭的( )。 诸葛亮如期( ),周瑜的阴谋( ),这是草船借箭( )。,妒忌,造十万支箭的任务,起因,草船借箭,经过,交箭,失败,结果,拓展延伸,“草船借箭”中的“借”字可以换成什么字呢?为什么课文用借而不用其它字呢?

12、,课题中的“借”换成“取”“骗”“偷”行不行,为什么?,1.从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看出,用“借”好,因为骗箭不用谢。,3.用“借箭”更能突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如果用“骗”,作者就不是赞美诸葛亮了。,2.联系“火烧赤壁”来看,也应用“借”,因为火烧赤壁时,诸葛亮把箭都还给曹操了。,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 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诸葛亮斩马谡(s )不念旧情 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有关三国的歇后语,1、草船借箭的结果怎样?造成这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成功原因:天时大雾天 地利顺风顺水 知人心周瑜:妒而聪明 鲁肃:忠厚守信 曹操:谨慎多疑,自读结果部分,请

13、思考:,根据 课文内容填空: (1)一课,故事的起因是 .故事的结局是 . (2)周瑜要陷害诸葛亮,要他十天造十万枝箭.诸葛亮却只要 ,是因为他 .虽然鲁肃是东吴的大将,但诸葛亮知道 ,所以请鲁肃暗中帮忙准备二十条草船.第三天,江上果然 ,诸葛亮下令军士先 ,然后 是为了 .鲁肃很吃惊,诸葛亮却料定 ,他想 .总之,诸葛亮 ,真是神机妙算.,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三天,胸有成竹,鲁肃为人忠厚,值得信赖,大雾漫天,把船一字排开,船头向西,船尾向东,一边擂鼓,一边呐喊.,迷惑曹操,巧妙借箭,曹操不会出兵,曹操只会叫弓弩手射箭,计算精确,知天知地,知己知彼,体会诸葛亮的

14、神机妙算,感情目标:,“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体会: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已经算准了这场大雾。表现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和神机妙算。,“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然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体会:诸葛亮考虑周密,算准借箭的位置,并且进行了巧妙的安排。,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

15、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体会:诸葛亮料事如神,算准了曹操多疑不敢出兵;识鲁肃忠厚老实,不会将安排告诉周瑜。,懂地理,识人心,知天文,诸葛亮简介:,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汉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水县)。少年时父母双亡,逐随叔父避乱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常自比管仲、乐毅,爱唱梁父吟,结交庞德公、庞统、司马徽、黄承彦、石广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人称“卧龙”。娶黄承彦之女为妻。,周瑜简介:,周瑜(175-210),字公谨,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祖为太尉,父是洛阳令。初与孙策相友善。后策将东渡,瑜率兵迎,遂定江东。时乔公有二女,策纳大乔,周瑜娶小乔。建安五年(200年)策死,遂事孙权,为中郎将,与长史张昭同辅政。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破荆州。时诸葛亮过江游说孙刘联盟,权意愈决,遂成孙、刘联盟,周瑜率水军于赤壁大破曹军。刘备占有荆州,瑜以备为枭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