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集团人力资源部年终工作总结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6762155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集团人力资源部年终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某集团人力资源部年终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某集团人力资源部年终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某集团人力资源部年终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某集团人力资源部年终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集团人力资源部年终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集团人力资源部年终工作总结(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集团人力资源部年终工作总结 2010年为集团“执行年”, 对于人力资源部是极具挑战性的一年。随着公司在经营规模和组织规模上的快速扩张,对人力资源体系无论是从策略思考、系统改造,到推动改革力度、执行力、应变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2010年是集团人力资源部在管理基础薄弱的现状下快速成长的一年,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化及制度化建设工作全面开展,并着重在招聘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绩效管理等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质性的工作,基础性、事务性工作的也逐步推进(如工作分析、人事数据收集、档案资料整理、各类文件规范等)。为2011年“效益年”集团人力资源工作各模块的纵向深入提供了实施基础。 我于2010年9月25

2、日入职鸿达兴业集团担任人力资源部副经理职务。在公司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各部门支持和配合,以及本部门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人力资源部首先以自身组织及队伍构建、人员招聘、岗位职责梳理、绩效体系建立及维护为切入点,做了一系列基础工作,较有力地支撑到了公司的业务战略和运营;但是也暴露出了诸多的不足。现就集团人力资源部2010年主要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 主要工作回顾 (一)部门建设 1、人员分工:10月27日通过部门会议适当调整部门人员的岗位分工。今后还必需进一 步明确岗位职责,完善作业流程,定期检讨工作目标与达成结果的一致性,必要时,进行轮岗调配。明年着

3、重增强招聘岗位与绩效考核岗位的人员和力量。 2、总结计划:要求部门人员每周进行工作总结与计划,11月22日组织了一次如何写好工作总结部门内部专项培训,部属总结写作技能提升有明显效果。明年将培训如何做好工作计划。并要求做好每周、每月、半年以及年终总结与计划,以便监督检查下属工作进展与完成情况。同时希望向各部门推广,必要时纳入绩效考核范畴。 3、部门周会:每周一定期进行工作总结与计划周会,其作用是:“总结上周工作;及时反馈问题或处理异常;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做好下周计划” 。明年将培训会议管理办法,逐步规范会议管理。同时希望向各部门推广,让各种有效沟通渠道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4、制度建设:编制新

4、员工培训管理制度、营销中心薪酬业务类薪酬制度及考核方案、广东鸿达兴业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人员绩效管理办法、广东鸿达兴业集团有限公司普通员工绩效管理办法、广东鸿达兴业集团有限公司薪酬管理制度(试行)、广东鸿达兴业集团有限公司薪酬管理制度实施细则等管理制度。十月底开始着手岗位分析,明年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逐步规范和完善:集团公司组织架构、部门组织结构与岗位配置、部门职能、岗位说明书、工作流程、操作规范、作业指导、管理办法、规章制度,等等基础管理制度的框架建设。 (二)岗位分析 为了规范各职能部门组织架构、部门职能、岗位职责权限,优化人员结构、工作流程、内部管理制度等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性工作,首先,必须明确每

5、位员工的岗位职责,让员工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岗位责任、工作内容、工作权限、工作条件、必备的岗位技能及与相关岗位的汇报与负责关系等,明确告知员工岗位的工作标准以及超越或低于岗位标准的奖罚措施,目前,员工还未形成明确的工作目标,不了解工作的结果,使员工在公司制度前提下,并没有实现自我激励、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自然而然地把自己成长纳入企业既定的目标轨道中,实现共同发展。 集团人力资源部对管理者进行了岗位分析调查前期培训;对各职能部门进行有针对性岗位分析调查宣讲,研讨。收集岗位分析所需要的各项资料,并进行整理,已形成了各职能部门职责、架构图、人员晋升图、岗位说明书初稿。 1、10底至11月底开始进行岗位分

6、析第一轮宣讲,除审计中心外,集团总部各部门均已进行宣讲,并要求各部门完成岗位调查表与岗位说明书草案。 2、11月底至12月底对各部门进行岗位分析第二轮研讨,人力资源部对已上交岗位说明书草案进行第二次修订,元月份继续行政部、营销中心、财务中心、投资中心和项目管理部第二轮研讨。 3、由于时值年终,各部门都忙于年终总结与下年度计划,原计划未能按期进行,明年年初继续进行岗位分析第三轮面谈、修订、最终确认、审批、试运行。 (三)人员招聘 1、2010年招聘情况 附件:1、2010年招聘汇总表.xls 分析说明: 1)2010年度集团总需求人数149人,收到简历数2370份,复试人数610人次,复试合 格

7、人数276人,共招聘入职139人,招聘录用率93.3%;离职29人,在职110人,招聘达成率73.8%。离职人数 29 名,新员工离职率 20.9%。 2)2010年协助内蒙(乌海、三和、中谷)招聘共计 4 人。 3)由于项目陆续不断启动,相对招聘任务不断加大,从2009年招聘需求人数几十人上涨 至今年149人,招聘需求人数环比增加180%-280%。 4)12月1821日人力资源部组织到西安周边高校进行一次校园招聘与洽谈拜访,第一批 10人可入职,为后续人才储备与梯队建设拓展渠道。 5)招聘成本总费用:约107000元,人均招聘成本:770元/人。其中人才市场现场招聘 会(主要是普通员工和基

8、层管理、技术人员)费用:24030元,录取69人,人均成本:348.3元/人;网络招聘(主要是中基层管理、技术人员)费用:18880元,录取:21人,人均成本899元/人;报刊招聘(主要是中高层管理、技术人员)费用:59049.5元,录取5人,人均成本11810元/人,由此看出报刊招聘效果不佳,但对宣传公司形象有一定作用。明年加大现场招聘与网络招聘力度,必要时进行员工介绍和内部竞聘。 2、2010年各部门招聘需求及人员入离职情况 附件:1、2010年各部门招聘需求明细表 3、影响招聘工作进展的原因 1)需求岗位职责不明确:详细工作内容不清晰(特别中高层岗位及海化和三和的相关岗位)。 2)工作衔

9、接不到位:有岗位需求、有初步人选但没相关人员复试及专业性把关(尤其海化、 三和的中高层岗位)。 3)集团与海化、三和、中谷的招聘工作衔接问题:具体的岗位需求、岗位职责、招聘流程、 薪资福利待遇需相互沟通、规范好。 4)受市场经济、及个人生活影响,目前整体招聘市场现象都不太理想,尤其中高层岗位和 辅助性岗位,多数人员都会考虑往家乡或二、三级城市发展。 5)相关人员入职后部门负责人对工作的指导、安排不及时,后续跟踪、协调不到位,易导 致新进人员流失。 6)个别用人单位负责人常出差,对招聘工作进度带来了一定的滞后。 7)地方偏远,交通不便,不能提供相关证明(麻烦、费用),如体检证明等。 8)薪酬待遇

10、缺乏竞争力,不能提供住宿。 4、招聘渠道的开发与维护 附件:各校园招聘进展情况一览表 分析说明: 招聘渠道还需不断挖掘与维护,紧跟招聘市场行情,以便招聘工作顺利开展; 另外。继续开展门卫招聘、内部员工介绍、内部竞聘等招聘形式。 (四)员工培训 1、制度建设 制定并发文实施新员工培训管理制度,此制度已获总裁审批。2、具体执行 集团总部培训停留在新员工培训层次,培训讲师大部分为部门负责人或部门业务能力较强员工,培训学员为新入职的基层员工,管理层及项目工作人员暂未参加新员工培训。目前新员工培训已经开展五期,初步达到新员工培训目的,新员工培训课程设置基本稳定。 1)、课程设置: 2)、培训组织情况 分

11、析说明: 今年共组织新普通员工入职培训集体授课5期,营销单独授课2期,受训人数38人,课 时88小时,授课津贴2340元。要求每月至少保证进行一次入职培训; 员工培训尚未具规模,讲师授课质量亟待提高,培训环境嘈杂、人数少、没有气氛,没有效果评估等问题。须加强讲师队伍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新近人员较少时开展单独培训,尽量不影响员工正常工作,并建议尽快完善培训硬件设施,如专门的培训室。 (五)绩效考核1、制度建设 1)、已发文实施的相关制度和方案有: 营销中心薪酬业务类薪酬制度及考核方案,此制度在4月份发文实施生效。 2)、已确定初稿拟发文实施的管理办法和方案有: 广东鸿达兴业集团有限公司管

12、理人员绩效管理办法 广东鸿达兴业集团有限公司普通员工绩效管理办法 以上两个制度已经和集团中层管理人员进行过多次商讨和确认,计划明年发文实施。 2、具体执行 1)、管理人员考核 管理人员考核局部使用360考核,考核项目有界定但无具体量化指标。考核周期以季度为单位,从今年4月份开始实施至今,共开展过3次(12月底将进行第四季度考核),覆盖范围为除工程建设指挥部外的全体副经理级以上管理人员。绩效结果趋中,差异不明显,激励额度不大导致管理层对考核关注度较低。 基本情况及原始数据 相关图表 分析说明: 管理人员绩效结果集中在0.95-1.05之间,考核结果趋中;建议调整考核办法,在不影响公正性的前提下扩

13、大评分差异; 管理人员第一二季度绩效结果无较大变动,同一人两个季度的绩效变动微小; 管理人员季度激励额度较低在+336-336之间浮动,浮动占工资比例仅为336/5600*3*100%=2%,这个额度无法对管理人员形成较大刺激。建议提高绩效工资占比,加大宣传解释力度。 2)、普通员工考核(除营销普通员工) 考虑到集团的管理现状及中层管理人员素质,普通员工考核以定性考核为主,无考核项目界定及具体指标,强制分布在实行一段时间之后遭遇阻力较大。普通员工激励额度较低,部门员工绩效结果主要凭部门负责人主观判断决定。从今年4月份开始实施至今共开展8次,覆盖范围为除工程建设指挥部外的全体普通员工。 原始数据

14、 相关图表 分析说明: 5-11月份,普通员工绩效等级分布状况无大的变化,结果显示跟之前设定的强制分布比例吻合度较低; 普通员工绩效等级平均占比为c:68%,b:20.5%,d:7.9%,a:4%,e:0.4%,其中b、c等级占总人数的约90%;a、d、e四个等级。每月人数在5人的范围内游走; 强制分布在没有量化考核的状况下部门配合程度很低,容易激化矛盾,必须建立kpi指标体系,开展量化考核。3)、营销人员考核 营销中心采用360及kpi相结合的考核办法,量化考核激励效果显著,特别是每月的业绩排行榜在营销队伍中反响强烈,极大的刺激了业务人员的销售热情。营销中心的考核模式已经基本稳定并获绝大部分

15、人的支持配合,认可度较高。但也存在以下问题:考核项目单一,目前营销中心业务员及经理的唯一考核指标为业绩完成率,这就导致考核偏向老业务人员,新业务员在较长时间内绩效结果不会太理想。 业务部门及部门经理业绩完成率 分析说明: 部门业绩完成率波动较大,业务一部、深圳部指标完成情况较好;业务三部、二部、恒安部业绩完成率较其他门有一定差距,特别是业务三部,连续7个月均未达标; 业务二部经理业绩完成率连续7个月均未达标; 8月份业绩完成率受市场因素影响陷入低谷。 平均业绩完成率 分析说明: 部门业绩完成率随部门经理业绩完成率波动; 业务一部、二部经理业绩完成率低于部门业绩完成率,其他部门情况相反; 部门业绩完成率波动较大,说明各部门业务水平差异较大。 员工业绩完成率 分析说明: 普通员工平均业绩完成率与新员工占比成反比关系; 5-11月营销中心业绩完成率呈上升趋势,7月受市场影响完成率最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