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大学生情绪管理..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755728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讲大学生情绪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第五讲大学生情绪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第五讲大学生情绪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第五讲大学生情绪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第五讲大学生情绪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讲大学生情绪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讲大学生情绪管理..(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情绪管理,活动一:“我演你猜” (1)他们就表达了什么情绪 (2)情绪有好坏之分吗?为什么?,认识你的情绪,1、情绪是一种由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包含着体验、生理和表情的整合性心理过程。 2、情绪包含了3个不可分割的基本成分: 生理唤醒 主观体验: 外部表现: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生理唤醒,情绪的外部表现,3.人类的基本情绪,礼记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快乐,四喜诗 久旱逢甘雨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提名时,愤怒,当人的愿望和目标不能达成,尤其是所遇到的挫折是不合理、不公平或是被人的恶意所造成的时候,愤怒这种情绪最容易产生。,愤怒让人学会去捍卫自己

2、的领土,促使人们去改善不公。,悲哀,国之殇,悲伤通常和分离、丧失、失败联系在一起出现,是在失去心爱的对象或愿望破灭、理想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体验。 长时间悲伤的情绪对于人的机体是有着较大伤害的,它会削弱个体的身体免疫功能,使人患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心因性疾病,严重的悲伤甚至影响生理机能而导致猝死。,恐惧,人在感到恐惧后的正常生理反应是:肾上腺素大量释放,机体进入应急状态,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加深加快;肌肉(尤其是下肢肌肉)供血量增大,以供逃跑或抵抗;瞳孔扩大、眼睛大张,以接收更多光线;大脑释放多巴胺类物质,精神高度集中,以供迅速判断形势。然后决定是战斗或者是逃跑。,恐惧使个体保持

3、警惕,避免遭到野兽等的侵袭。如果没有恐惧,生物就会失去判断风险的能力,从而很容易铤而走险,最后导致小命不保。 生命需要恐惧来滋养。恐惧让人需要安全,体验到生命的脆弱与存在,并在生活中保持谦卑、节制、隐忍和大度。,情绪的作用,自我保护功能,情绪是我们生活中必须的,每一种情绪都是有其功能的,人际沟通的功能,信息传递的功能,情绪在人际沟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情绪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相互影响和传播,情绪的影响,1.影响身体健康 2.影响人际关系 3.影响能力发挥 4.影响学习成绩 5.影响职业生涯 6,关于猴子的心理学实验,1. 预备实验:把一只猴子放在铜条里,双脚绑在铜条上,然后给铜条通电。

4、猴子挣扎乱抓,旁边有一弹簧拉手,是电源开关,一拉就不痛苦了,这样猴子一被电就拉开关,建立了一级条件反射。然后每次在通电前,猴子前方的一个红灯就亮起来,多次以后,猴子知道了,红灯一亮,它就要受苦了,所以每次还不等来电,只要红灯一亮,它就先拉开关了。这就建立了一个二级条件反射。预备试验完成。,2. 正式实验:在这个猴子的旁边,再放一猴子,与第一个猴子串联在铜条上,隔一段时间就亮红灯,每天持续6小时。第一只猴子注意力高度集中,一看到红灯就赶紧拉开关,第二只猴子不明白红灯什么意思,无所事事,无所用心,过了二十几天,第一只猴子就死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第一只猴子很快死亡的呢?,原因分析,第一只猴子是

5、因为什么死的呢?科学家发现,它死于严重的消化道溃疡,胃烂掉了,实验之前体检它没有任何胃病,没有溃疡,可见这是二十几天内新得的病。 第一只猴子要工作,他的责任重,压力大,精神紧张,焦虑不安,老担惊受怕,它的消化液和各种内分泌系统紊乱了,所以就会得溃疡。 由此说明,不良的情绪会产生过高的应激值,将严重损害身体的健康。,艾尔玛的实验,美国生理学家艾尔玛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研究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将一支支玻璃管插在摄氏零度、冰与水混合的容器里,以收集人们不同情绪时呼出来的“气水”。结果发现,心平气和时呼出来的气,凝成的水清澈透明、无色、无杂质。如果生气,则会出现一种紫色的沉淀物。研究者将这“生气水”注射

6、到小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小白鼠竟然死了。,因此,我们需要进行情绪管理,因此,我们需要管理情绪,什么是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是对个体的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它是研究人们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是对情绪智力的挖掘和培植,是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情绪状态的一系列过程和方法。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简写成EQ ),是个人在情绪管理上的整体能力。,耶鲁的心理学家彼得沙洛维认为EQ包括:,1.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指对自身情绪的方向、强度、价值等方面的自我感知的能力。 2.管理与控制自身情绪的能力,指对自身的情绪进行妥善的管理与调控,使其有效地

7、适应各种变化的能力。 3.自我激励的能力,指不断为自己树立目标的自身动机和使其情感专注的能力。 4.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指对他人的情绪感受进行理解与感知的能力。 5.处理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指具有与他人交往与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情绪管理,情绪识别 情绪调控 情绪表达 自我激励,认识自己的情绪和人格,指导语:在下面特质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最符合你的行为特点? 不在意约会时间 从不迟到 无争强好胜心 争强好胜 从不感觉仓促 总是匆匆忙忙 一时只做一事 同时要做好多事 做事节奏平缓 节奏极快( 吃饭走路等 ) 表达情感 压抑情感 有许多爱好 除工作之外没有其他爱好,结果分析,累加个问题的总分,然后乘

8、以。分数高于1分,表明你是极端的型人格。分数低于分,表明你是极端的型人格。 分数 人格类型 分以上 以下 ,A型性格人的特点,一是成就动机很强,不甘心落后,有上进心 爱和别人比,很在意自己的形象,怕别人嫉妒,又爱嫉妒别人 二是最求完美,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 过分追求完美就会牺牲效率,总是不满意,就会不断烦恼 三是时间观念特强,办事绝不拖拉。 总是往前赶,容易着急上火,经常急躁,就会加重心脏负担。 因此,A型性格的人血胆固醇、三酸甘油脂较高;平时精神紧张度就很高,稍遇刺激,就会心跳加快、呼吸加快、血压升高,长期如此,易患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具有A型性格的人,常使自己身上的其他痼疾加剧和恶化

9、,从而较之同类疾病患者较早死亡。,B型性格人的特点,从未感到被时间所迫,亦未因时间不够用而感到烦躁; 除非万不得已,不在别人面前自夸; 与人为善,不对别人产生敌意; 消遣时,尽兴而返,心旷神怡,与世无争; 休息而无罪恶感; 不易为外界事物所扰乱; 不了了之,很容易使自己放下未完成之事而稍作休息或另觅生活之情趣。 这种人多表现为温和平静,从容大度,不过分争强好胜,随遇而安。研究表明,长寿人群中,B型性格者占83。,困扰我们的坏情绪,常见的困扰大学生的坏情绪,1.自卑 2.过度焦虑 3.愤怒 4.恐惧 5.抑郁 6.嫉妒 7. 冷漠,活动2:情绪梳理,1. 最近让我感觉高兴的事情是_。当时我的心情

10、是_,现在想起这些事,我的心情是_。 2. 最近让我感觉不高兴的事情是_。当时我的心情是_,现在想起这些事,我的心情是_。 3. 我的心情总是_。 4. 每当心情糟的时候,我总是_。,调控情绪的方法,1.转移法 2. 情绪自我分析法 3.放松训练 4.音乐疗法,一.转移法做事转移法,人的情绪容易受到外在的事物与场景的影响,所以,外在的事物和场景发生改变,情绪也会随之改变。 当我们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不佳时,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做,或者做一些能让自己专心投入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将不愉快的心情暂时忘记。感觉是随行为而动的。当事情做完时,我们甚至可以发现,原来造成我们心情不好的原因已经消失了。

11、例如:看喜欢的书、和朋友玩、做义工、听音乐、看电影、睡觉等。,二.转移法运动转移法,当感到心情低落、沮丧、精神不振时,要选择去做运动,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的快乐的放松的激素分泌。 研究发现:一组抑郁症患者服药四个月,另一组每周运动三次,每次45分钟,连续四个月结果都有明显改善。六个月后,运动的一组效果更好。 维吉尼亚大学心理治疗教授布朗博士研究了一百零一位沮丧的学生,将他们分为运动组和不运动组。布朗博士发现:二星期慢跑五天,十星期就能明显地降低沮丧分值。而一星期跑三天的人,亦有同样的成绩,但在这期间不运动的人,却没有任何改变。,转移法,三.转移法环境转移法 当我们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不好时

12、,我们也可以单纯地转移我们的环境来转变我们的情绪。 例如:去海边散步、郊外骑车、登山、去差异特别大的地方旅游。 四.转移法暂时搁置法 特别是在处理人际之间强烈的矛盾冲突时,暂时离开,冷静下来再处理。,几个小故事,1荒岛上的鞋子推销员。(两个鞋子推销员到一个荒岛上,发现荒岛上的人都不穿鞋。一个感到非常失望,因为他认为这个岛上的人都不愿穿鞋,要成功推销是没有希望的;另一个感到非常兴奋,网为他认为这个岛上的人还没有鞋子穿,成功推销的希望极大。) 2玫瑰花。(A的看法:“这世界真是太美好了,在这丑陋、有刺的梗上,竟能长出这么美丽的花朵。”B的看法:“这世界太悲惨了,一朵漂亮、美丽的花朵,竟然长在有刺的

13、梗上。”) 3半杯水。(两个人都十分口渴,当见到有半杯水时,他们产生了不同的情绪反应。A:“还好,还有半杯水满足。” B:“怎么只剩半杯水了不满!”) 影响我们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不同的想法引起不同的情绪。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完全由自己控制。,情绪的自我分析法,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1955) 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 B代表信念(Beliefs)是指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 C代表结果即症状(Consequences)。,Albert Ellis 1913,换个想法,事件:你的好友说周末会找你去逛街,但整个周末他都没有和你联络。 想

14、法1:这个人一点都不讲信用。 情绪1:讨厌 想法2:他根本不当我是朋友。 情绪2:气愤 想法3:他可能突然有急事来不及通知我。 情绪3:谅解 想法4:他不会是来找我时出了什么意外吧? 情绪4:担心,非理性观念的主要特征,绝对化的要求: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的信念。 过度概括化: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情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 糟糕至极:对事物的可能的后果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种灾难性的预期的非理性观念。,驳斥五宝,1.这想法会伤害我。 2.这想法会破坏我与别人的关系。 3.这想法使我不能达到目标。 4.这不是事实,只是我的主观想法。 5.假使情况没改善,我就真的了吗

15、?,举例,假设你要参加演讲比赛,你感到十分焦虑、紧张和害怕 。 原想法:“我应该要讲得很好,不可犯错,犯了错是很糟糕的事。万一讲不好被耻笑,多没面子呀。讲不好说明我是个没用的人。” 驳斥:“这想法会影响我,使我不能正常地表现。”“即使犯了错,被耻笑,我真的受不了吗?”“讲错了就很没面子吗?一次演讲讲不好就说明我是个没用的人吗?这想法并不是事实,只是我自己主观的意见,不切实际地夸大了后果。”“这想法会使我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驳斥后形成新的合理的想法:“虽然我不喜欢犯错,但是如果犯了错,只会感到生气,还不至于到糟透了的地步。”“虽然我讲不好,我仍然是个有用的人。一次行为表现不等于一个人的全部;一件事做不成,不代表我就是笨蛋。”“不犯错最好,但不表示我一定不可以犯错。”,合理情绪疗法ABCDE,确定引发情绪的事件(A) 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