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6726766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复习提纲一、教师发展综述(一教师发展的意义1.教师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2.教师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3.教师发展是教师自身幸福的源泉(二新时期的教师角色定位1.国际比较视野中的教师角色教师社会角色;教师的学校角色;教师的课堂教学角色;教师的自我职业角色。2.我国的教师角色我国传统教师角色:蜡烛论、工程师论、园丁论、一桶水论。我国新时期的教师角色:教师既是知识的输出者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教师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既是知识的给予者更是学习方法的给予者;教师是因材施教者;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和成人学习者;教师是反思者和研究者;教师是合作者。3.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

2、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观的创新:知识、智力发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内容观的创新:繁、难、偏、旧发展性、现实性、生活化;课程结构观的创新: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资源和课程管理观的创新:国家统一研制课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教学方式观的创新:接受学习、应试教育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观的创新:重定量、重知智力发展、重甄别选拔发展性评价、重自我评价。适应新课程的教师角色转换教师必须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转换为新课程的创造者、设计者和评价者教师由传统知识的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转变由“单一学科型教师”向“跨学科型”教

3、师转变由“知识的搬运工”转变为“充满实践智慧的专业人员”(三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1.教师专业化理论概述“专业”概念的界定这里所说的“专业”,是个社会学概念,或称“专门职业”,是指一群人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与技术、按照一定专业标准进行专门化的处理活动,从而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专业的标准运用专门的知识与技能;强调服务的理念和职业伦理;经过长期的培养与训练;需要不断地学习进修;享有有效的专业自治;形成坚强的专业团体。“教师专业化”的涵义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提升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

4、过程,前者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后者是指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个体专业化与教师职业专业化共同构成了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教育内容和措施;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本质上强调的是成长和发展的一个过程。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内容关注专业化理论发展;关注教师情意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发展;关注教师的人文

5、知识素养和多元知识结构的发展;关注教师专业技能和研究能力的发展;关注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关注教师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和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二、教师职业与职业道德(一教师职业及职业道德的特点1.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是以塑造未来新一代人格为特点的职业;教师职业是一种艺术和创造相结合的职业;教师职业是一种具有道德价值和示范作用的职业。2.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性从内容上看,教师职业道德比一般职业道德更具全面性、先进性;从影响空间看,教师职业道德比一般职业道德更具广泛性;从影响深度和时间上看,教师职业道德比一般职业道德更具深远性;从道德行为的结果看,教师职业道德不产生直接的功利效益;从行为条件看,教师职业道

6、德对劳动者心理品质有更高的要求。(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1.对待教育教学工作的道德问题追求真、善、美。爱岗敬业,献身教育。具有服务意识。2.对待同事的道德:培植合作精神3.对待学生的道德问题关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生命意识。4.对待自身的道德问题(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发展1.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师职业道德的高要求与教师自身职业认同之间存在矛盾;教师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大量存在;团结协作的道德要求与教师内部分歧之间存在矛盾;家长渴望与教师沟通和教师无暇与家长交流之间的矛盾。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发展新课程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教师必须根

7、据新课程的理念、内容、目标、教学方式、评价等多方面的变化来重新审视和规划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发展。以下我们仅以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权威观念的变化和教师关注学生的变化为例,来说明教师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必要性。(1重新理解“教师权威”传统“教师权威”的变化我国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具有很高的威望。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权威者角色将有所变化。新课程中的教学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对教师地位的这种定位,一方面说明了教师的已经不是发号施令者了,也不是外在的专制者了,另一方面,教师的作用也没有被抛弃。新课程呼唤教师的“理性权威”当前不少人喊出了教

8、师“权威消亡”的口号,这是错误的。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呼唤新的教师权威观一种理性的权威。教师在行使职权时,以教学法和教学技能方面专家的身份教会学生学习,以博大的胸怀感染学生情操,学生为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责任心所折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靠强迫、压制学生来达到教育目的。(2以专业化的情感关注学生新课程为教师开辟了新的课堂专业生活,教师也将开始对学生实行新的关注。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关注学生的智力类型:新课程吸收了多元智能理论,构建了多元的课程结构和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将改变过去单一的学生智力观。教师对学生智力的关注应该以智力类型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新课程的研制过程中,吸收了

9、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学习者要想获得高质量的知识,就必须把知识学习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直接联系起来。因此,教师应该由原来关注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发现、探究等代替了接受学习中的聆听、练习、回答问题和记录等成为主要的认识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变得更加复杂和细微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都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内容。关注学生的处境与感受:以往的课程学习只注重学生的书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技巧的获得。新课程

10、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学校生活的质量,因而也将学生的处境和感受纳入课程评价的范围,这其中包括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因此,教师的关注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氛围、学习心境、各种需求以及学生的状态、反应,把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生活的种种乐趣。教师的关注要处于一种积极而稳定的状态,就必须实现思想的升华。这种升华表现为将“关注”置于教育伦理的层面,形成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教育伦理观。这也是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三、教师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内涵教师的科学精神,就应体现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待工作和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求真求实、追求真理、理性怀疑、民主

11、自由、开放多元和求证检验的精神。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指教师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事实上,关注教师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是新课程改革隐含的重要旨意。可以说,一个人的人文素养集中体现在情感上,所以,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在于情感的陶冶,应该致力于加强情感修养。情感,是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由社会关系引起的,是对人的社会性需要能否满足而采取不同态度的反映。人的情感需要是复杂的,每个人的情感表现也不一样,感染力也不同。一个人只有拥有丰富而强烈的情感世界,才会显现出人性的完善和个性的丰满。作为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

12、需要晓之以理,还需要动之以情,更应该拥有真诚的情感并使之自然地流露才会产生理想的情感教育效果。(二教师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具体表现迈进21世纪,我国的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从各个方面冲击着传统的中国教育。教师素质,无可非议,是素质教育乃至新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教师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水平,直接关系教育和课程改革成败。因此,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具体表现为一个完善合理的素质结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高尚优良的人格,不断完善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的能力结构。高尚优良的人格教师对世界和人生所持有不同凡响的理想精神;良好的政治品质、社

13、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具有时代感的思想观念;良好的家庭美德;良好的气质、性格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端庄朴素的仪表风度。不断完善的知识结构国内外学者关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新课程对教师知识结构的要求: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坚实的教育专业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边缘学科知识和新学科知识,最新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信息,多元学科知识结构。不断完善的能力结构教师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形成和不断完善终身学习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研究学生能力、教学科研能力、调节自身能力和持续创新等各种能力。(三创新型教师: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完美统一创

14、新型教师除应具备一般教师必需具备的高尚师德、广博知识等素质外,还应具备如下素质:崭新的教育观念。独特的个性特征。多元的知识结构。娴熟的教学艺术。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四型教师的培养加强教育,引导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优化教师成长环境,营建有利于创新型教师成长的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创新型教师的校内培养机制。要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创新型”教师转化。四、教师的能力发展(一能力概述教师能力可概括为教师的一般能力和教师的专业特殊能力,其中专业能力又包括教育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教师的一般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处

15、理教材的能力;课程开发的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理解他人以及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自我监控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二教师能力发展中的问题1.教师能力发展中所存在问题的表现缺乏教育理论知识学习,教育思想贫乏;缺乏创造力;自我发展能力存在缺陷。2.对问题的归因分析相应的培训机制不健全或不完善;评价制度对教师能力发展的错误导向作用;教师自身的原因。(三新课程呼唤教师的新能力1.强化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目标、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科体系、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多方面的变化。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全面系统地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创造性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使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使自己既是教育工作的实践者,又是教育理论的探索者。教师需要什么样的研究专业研究者主要从事理论研究和基础研究,同时兼顾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追求科学知识的新发现和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对研究人员的理论素养要求较高。而对于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的广大中小学教师而言,他们直接面对教育实践中的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