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冬景郭钦化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6721793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南的冬景郭钦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南的冬景郭钦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南的冬景郭钦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南的冬景郭钦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南的冬景郭钦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南的冬景郭钦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南的冬景郭钦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南的冬景 制案人 枣庄八中南校 郭钦化课 题沁园春长沙课 型 诗歌鉴赏新授课课 时 1课时 教 具 多媒体教学目标知识点1、反复品读美文,积累字词诗句。2、学习景物描写的手法。能力点1、 感悟“江南的冬景”之美。2、 学会从语言特色、修辞技巧、文章意蕴等方面赏析散文。教育点1、在阅读中陶冶性情,涵养心灵,体味大自然的多姿多彩。2、培养审美能力,激发珍爱自然的情感。重难点1、反复品读文章,感受和欣赏散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美。2、学习景物描写的手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检查预习(板书课题,我们初中学过类似的一首诗词,它叫沁园春 雪)。 师生齐背沁园春 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

2、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是我国现当代史上最受人瞩目的“一代天骄”,他的影响波及整个世界,直到现在仍时刻被人提起。他的“骄”不仅仅表现在他少年时即有忧国忧民的眼界;表现在他有带领“东亚病夫”们,以土枪土弹打得世界为之颤抖的魄力;更表现在他有永不止息的战斗、革命精神。所谓文如其人,毛泽东的“骄”也表现在他的诗文及书法作品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沁园春长沙,领略一番伟人的独

3、特气概。师:大自然是美的源泉,而许多的美又绽放于中国的江南。江南的美,美得让人迷醉。多少文人墨客曾赞颂过,多少文学作品曾诠释过,那么同学们你们能背出其中的名句吗?(学生背诵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的春,明媚绚烂,那江南的冬景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随着现代文学史的大文豪郁达夫先生的脚步,走进江南的冬景,去领略那里的无限风光! (PPT)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含意。1. 煮茗( ) 蛰居( ) 曝背( ) 亘古( ) 赭色( ) 乌桕( ) 丰腴( ) 正月( ) 槎桠( ) 泊船( ) 月晕( ) 剥削( ) 湖泊( ) 晕

4、头转向( ) 剥花生( ) 二、 目标导航,自主阅读1、反复品读美文,感受江南的冬景之美。2、学习景物描写的手法。三、反复品读,合作探究1、浏览课文,感知美江南的冬景之美,美在哪里呢?你能否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呢?(生能迅速找到:可爱 明朗 有生气 悠闲 迷人 美丽 快活 逍遥)师:江南的冬天处处都是美。这篇文章,具体表现在哪里呢?请你找出你认为最美的语句,放开声音朗读。读完之后,思考:作者是如何写江南冬天之美的呢?2、细读课文,品鉴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赏析:写了什么景物?用何手法?什么特征?(指导学生深入文本,细致赏析)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师:大家把自己的思考心得说你的小组成员听,看谁说

5、的好,选出来做集中发言人。集中展示,将读与品结合起来。(你读得很好,能不能具体说说哪些地方写的最好呢?你分析很好,能不能不这种味道读出来呢?)学生赏析预设第二自然段A、“也不至于”“至多也不过”等程度副词突出地表现了江南的冬天温和宜人的特点。(修饰语)B、“扫尽”一词写出乌云散去后的痛快淋漓之状, “满街”一词,写出落叶之多,景象之壮观;(动词) “上”字朴素准确,并带有拟人味道;“放”字巧妙地写出了水蒸气因冷含敛于内,因热悠闲而出的景象。C、“白得象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这一比喻在幽默之中准确而形象地描绘出了江南冬天晨霜遍地而又遮不住地表颜色的形态,可谓是给景物画像的能手。(修辞)第五自然段A

6、、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丰腴”一词既描述了江南的土地又多又好,又显现了江南土地饱满丰盈,带有形态美;“润泽”既有湿润性,又有肥沃感。“含”字的意思是藏在里面,形象地表达了热气蕴于其中的特点。“养”字则带有无穷的亲切感。B、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着”字,很少有人单用,但郁达夫先生巧妙地用一个“着”把桕子附着在枝干上的飘逸神态尽皆画出。 “雪白色”和上下文中的“红色”“绿色”,对比鲜明,为我们呈现了色彩丰富的江南冬野图。C、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饱觉”一词当是作者运用仿辞技巧的创意发挥,联系我们见过的词语:饱经沧桑、饱经风霜、饱食终日、

7、饱以老拳,就可想象“饱觉”是多么形象而又准确:无处不在的生气到处刺激着人的感官。“莫名其妙”的意思是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因为,季节已是冬天,万物本应凋零肃杀,可是,江南冬天的万物却并没枯萎,因此令人惊奇。“含蓄”一词巧妙地摹画出了冬季已到,生机内敛,但又稍稍外现,欲走还在,说在已走的特殊佳境。第八自然段:这一段主要是虚写雪景。作者为何不直接写雪景呢?用了这些诗句有何妙处?作者简洁巧妙地引用他人诗句虚写出江南雪景的神韵、意境,比单纯实写更能给人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可谓点石成金。(师板书:虚实结合)让我们赏析这四处诗句,领略江南雪景的美妙。(大声朗读)生:“晚来天欲雪

8、,能饮一杯无?”写出日暮时间,主人希望能与友人围炉对酒,把酒话诗,盼望下雪的情致。生:“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展现了冬宵时刻,月映梅花,美酒飘香赏雪的趣味。生:“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描写更深时分,柴门犬吠,行人投宿的雪夜的静寂。生:“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描绘冬雪的早晨,雪中红梅,悄然开放的早雪的热闹。师:多美的画面啊!情趣、意趣皆有!四、重点解析,深度研习1、赏析第七自然段“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师:“洒”字换成“泼”“浇”好不好?为何?生:不好,“洒”字最能表现出江南冬雨的轻、细、柔,表现出雨的质感,给人一种朦胧梦幻之美。师:还有哪些动词富有表现力

9、呢?生:对、临、点、泊、添、加、画。师:“点”的什么?(泊一只乌篷小船)为什么要“点”它,“点”其他的景物不好吗?乌篷船是江南特有的出行工具,也时常被诗人提起:唐 李珣 【南乡子】 云带雨,浪迎风,钓翁回棹碧湾中。春酒香熟鲈鱼美,谁同醉?缆却扁舟篷底睡。宋 陆游 【归三山入秋益凉欣然有赋 】碧瓦朱甍无杰屋,乌篷画楫有新船。 道山顶上虽清绝,万顷烟波始是仙。文中“点”入这一景致,便又添了些诗意。 师: “加”什么?有何妙处?生:加一味红黄。“红黄”在颜色上属于暖色调,给人以温馨之感。“一味”一词运用通感的手法,写出了景致的美妙。师:老师觉得在茅屋窗边还可以在加一个人进去?如果是你的话,你会做什么

10、呢?(是围炉煮酒,还是泡茶品茗?是纵目远观,还是凝神深思?文人雅趣之美)你说悠闲不悠闲?师:如此美妙的一幅水墨江南图,你说给他取个怎样的名字好呢?生:寒村冬霖图。2、思考:作者除了描绘“江南的冬景”外,还写了哪些地方的冬天?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写这些?生:作者还写了北国之冬、南国之冬等。对比衬托,突出江南冬景的迷人可爱。课堂小结:这篇文章 ,把江南冬景的可爱迷人,作者心境的闲适,用虚实相生的写法,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借助舒缓自如的行文,以清新淳朴的语言,进行多角度的描写,实现景物描写的绘画美。有人说,因为心中有爱,江南的冬景在郁达夫笔下也就具有了梦幻的美;因为爱,郁达夫的散文更具有了迷人的魅力

11、。五、当堂达标,拓展提高1、从以上几幅图景中,选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加以背诵。要求不少于三句。2、通过鉴赏我们发现,平平常常的江南之冬,郁达夫发现了这么多的美。我们大家如能像作者那样,执着一颗寻美的心,睁开你们的一双敏锐的眼睛,那么你们会发现:美无处不在。因为,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请以“秋日阳光下的校园”为题,写一段景物描写。板书设计 发现美的眼睛 感悟美的心灵教后记:这是一篇经典的美文。我引导学生去感知美,品鉴美,让感悟到的自然之美,给学生以生命滋养;让品鉴出的语言之美,促进学生在语文的天地中成长。课上,感知概括的环节,比较容易处理。品鉴语言时,要下点功夫。学生最初可能会找不到方向,这时,老师不要把答案立刻抛给他们,而是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在品中读,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展示出最美的一面。设计亮点:本案设计:1、力求简洁明了,通过感知美,品鉴美,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笔下江南的冬景之美和作者的语言之美。2、在品鉴中,给学生“松绑”,让学生自由赏析,让老师跟着学生走,在“前行”中,力求结合文本,赏析细致,利用比较替换法,来品出文中语句的精彩。3、在当堂巩固中,设计了背诵积累的环节,让学生不仅感知到了美,品鉴到了美,还实在地积累到了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