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政治新高考鲁京津琼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24课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06719370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5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政治新高考鲁京津琼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24课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0版政治新高考鲁京津琼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24课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0版政治新高考鲁京津琼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24课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0版政治新高考鲁京津琼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24课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0版政治新高考鲁京津琼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24课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政治新高考鲁京津琼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24课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政治新高考鲁京津琼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24课含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4课文化创新课标要求探究文化创新的动力和途径。说明文化创新和发展源于社会实践。理解交流互鉴、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试判断1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分析: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2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分析:错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3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分析: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4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根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分析:错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5文化创新要全面承袭

2、我国的传统文化。()分析: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文化创新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6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唯一途径。()分析: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而非唯一途径。7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应以吸收为主、为我所用。()分析:错误。对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8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文化创新主要靠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分析:错误。文化创新与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分不开,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9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就可以创作出鲜活多彩的文化作品。()分析:错误。表述太绝对,文化创作是一个复杂的工

3、作。10热衷于过“洋节日”,对民族节日不屑一顾,属于历史虚无主义。()分析:错误。热衷于过“洋节日”,对民族节日不屑一顾,属于民族虚无主义,不属于历史虚无主义。核心考点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意义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提醒文化创新的源泉不等于文化创新的渊源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人民群众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4、二者不可混为一谈。2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和意义必要性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意义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提示可以结合哲学上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解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3文化创新的主体及要求(1)主体: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2)要求:文化创新

5、必须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提示可以结合哲学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和方法论来理解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及其要求。考向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典例1(2016海南高考)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这一论断强调的是()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只要深入社会实践就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

6、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A B C D答案D解析社会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说法错误,不选;说法过于绝对,不选;“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表明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正确;“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说明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考向2文化创新的意义典例2(2016全国乙卷)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演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

7、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A B C D答案A解析“华阴老腔” 因表演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通过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引起巨大反响,其成功说明传统文化要不断创新,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才能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当选。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错误;传播手段和形

8、式的创新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但不是前提,错误。典例3 (2014全国,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

9、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答案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发展、文化繁荣和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创新促进了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的形成

10、和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民主意识、创新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考向3文化创新的主体典例4(2016全国丙卷)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A B C D答案B解析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既是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满足,也是发挥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播作用的体现,符合题意,答案为B。文化创造源于社会

11、实践,错误;不为材料所反映。1黄梅戏源于民间舞蹈。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灯会社火之中的欢歌劲舞,是黄梅戏的源头。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使自己逐渐完善起来而成为一种名剧。这说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A B C D答案D解析“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是黄梅戏的源头”,说明了人民群众创造了文化,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正确;黄梅戏来自于“劳动”“里巷歌谣”“灯会社火”,这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正确;不符合题意;观点错误。2热播电影

12、我不是药神以出色的题材,探讨了种种现实中的矛盾与困境:病人的生存困境,药贩子的道德困境,警察的法律困境等等。影片中蕴藏的温暖与希望,细腻的现实主义笔触,让人感受到人性的力量。这表明()艺术创作都来自艺术家的亲身经历题材创新是实现艺术创新的根本途径源于现实生活的艺术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优秀艺术作品体现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A B C D答案B解析艺术创作可以来自艺术家的亲身经历,艺术家也可以通过学习书本知识等间接经验进行艺术创作,说法错误;立足社会实践是实现艺术创新的根本途径,说法错误。3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回归央视纪录频道,展示了从战国到秦汉时期的数十件国宝。该节目受到广泛好评。其成功突围,就在于

13、找到了全新的切入角度,用年轻化、接地气的表达方式,为纪录片的内容创作找到新的出口。由此告诉我们()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关注民众的需求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保证文化表达形式的创新是内容创新的源泉A B C D答案C解析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错误。核心考点二文化创新的途径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为什么怎么做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

14、化的过程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提醒文化创新的途径之间的关系(1)进行文化创新的两条基本途径都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2)两条基本途径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过程中,离不开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3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1)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2)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提醒文化继承、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