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地域分异规律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671858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地域分异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地域分异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地域分异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地域分异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地域分异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地域分异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地域分异规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洁丽: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地域分异规律1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地域分异规律江洁丽(广西师范学院资环学院 南宁 530001)摘要 :根据广西喀斯特地区的自然地理要素与资源的区域分异着手,分析了广西喀斯特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空间配置特点,建立了由经济、生态、环境 3 大类 46 个单项指标构成的评价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 ,对广西喀斯特地区 50 个县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进而总结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地域分异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广西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定量化的科学决策依据。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能力 ;地域分异规律

2、 ;指标体系 ;广西喀斯特地区Evaluation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city and Regularityof its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in Guangxi karst regionJiangJie-li(Faculty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1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district cent of the main

3、factor and resources in Guangxi karst region, analyzed the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stall the characteristics, taking 50 cities in Guangxi karst region as the study object ,this paper has established basic principles of evaluation index of sustainable city development, set up the syst

4、em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m, and calculated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and synthetic value. Then the whol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city is worked out and th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regularity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summed up. This kind of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regularity can prov

5、ide quantitative and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foundation for eco-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and sustainable socio-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Guangxi karst region in the new century.Key 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city;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regularity; index system; Guangxi kars

6、t region1、问题的提出广西喀斯特环境是中国最突出的贫困与环境问题高发区之一,全区喀斯特地貌面积达9.87 万平方公里,占广西总面积的 51%,遍及 83.9的县份,主要分布在桂西,桂西南及桂东北地区,是中国喀斯特分布广、发育典型的地区之一。由于该地区喀斯特石灰岩面积比例大,人口多,土地少,耕地更少,土地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已经处于超负荷状态。而为了解决江洁丽: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地域分异规律1人地矛盾,又大量开垦山地,引起更多的水土流失,植被进一步遭受破坏,使脆弱的生态环境更趋恶化,土地生产力不断下降,农民赖于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丧失,贫困问题成为顽症。喀斯特地区制约了经济和社

7、会可持续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面对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好机遇和本身面临的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落后等挑战,欲真正实现广西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在对生态、经济、社会基本情况了解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估广西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分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地域分异规律。这对于制定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2、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能力指标体系的选取以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考虑区自然环境背景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设计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的框架,指标体系层次结构与

8、各指标的具体含义如表 1 所示。由表 1 可以看出, 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框架是由 3 个二级层次、9 个三级层次和 46 个四级层次组成的层次结构,具有层次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指标体系中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摆在首位,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作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依托,把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作为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能力提高的最终目标,体现了西部大开发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一致的基本思想。在设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中,大部分指标可通过统计年鉴和实地调查获取,部分标需要借助相关计算求得。这些指标的计算公式分别为:农业结构系数 D8:设 Na 为农业总产值占 GDP 的比

9、重,La 为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则农业结构系数为 = 。LaN工业结构系数 D9:设 Mb 为工业总产值占 GDP 的比重 ,Lb 为工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则工业结构系数为 = 。bM二元经济结构系数 D10:区域农业产值比重 NA 和劳动力比重 LA 的乘积除以非农业产值比重 NN 和非农业劳动力 LN 的乘积的平方根为二元经济结构系数 R,R 越大,说明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经济结构反差越大,二元经济结构会不断突出乃至强化。人均财政收入对人均 GDP 弹性系数 D20:若 E1 表示人均财政收入年增长率,G1 表示人均 GDP 年增长率,则人均财政收入对人均 GDP 弹性系数

10、 T=E1/G1,T 值越大,则区域经济效益越高。恩格尔系数 D41:居民消费中用于食品消费的比例。恩格尔系数越大 ,则区域生江洁丽: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地域分异规律1表 1广西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及指标赋权表第四层次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第三层次 指标代码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权重%经济均量 能力C1D1 人均 GDP 元 0.0992D2 人均农业总产值 元 0.0372D3 人均工业总产值 元 0.0456D4 人均第三产业总产值 元 0.0459D5 人均粮食拥有量 kg 0.0527D6 人均固定资产投资 元 0.0327D7 经济密度 元/km2 0.

11、0361经济结构能力C2D8 农业结构系数 0.0136D9 工业结构系数 0.0225D10 二元经济结构系数 0.0168 经济增长能力C3D11 GDP 年增长率 % 0.0476D12 工业增加值系数 % 0.0377D13 单位 GDP 资金投入 % 0.0064D14 人均 GDP 年增长率 % 0.0156D15 单位 GDP 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变化率 % 0.0090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B1经济效益能力C4D16 单位 GDP 财政收入 元/元 0.0236D17 单位 GDP 财政支出 元/元 0.0062D18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 元 0.0112D19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年增长率

12、 % 0.0172D20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对人均 GDP 弹性系数 0.0205生态总量能力C5D21 耕地面积比例 % 0.0420D22 林地面积比例 % 0.0188D23 草场面积比例 % 0.1432D24 人均水资源 m3/人 0.0289D25 人均耕地面积 m3/人 0.0475D26 人均林地面积 m3/人 0.0216D27 人均草场面积 m3/人 0.0146生态变化能力C6D28 林地面积变化率 % 0.0220D29 草场面积变化率 % 0.0175D30 未利用土地面积变化率 % 0.0143生态环境保护力B2 生态响应能力C7D31 林草面积变化对人口增长响应系数 0.0144D32 林草面积变化对固定资产投资响应系数 0.0271D33 林草面积变化对经济增长响应系数 0.0082D34 林草面积变化对水资源响应系数 0.0072人口发展能力C8D35 人口密度 人/km2 0.0281D36 人口自然增长率 % 0.0398D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