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电路降噪心得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6717095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频电路降噪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音频电路降噪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音频电路降噪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音频电路降噪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音频电路降噪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频电路降噪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频电路降噪心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音频电路噪音的一点心得 常见一些玩家和工程师为音频电路噪音所扰, 这里就本人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 经验与大家分享。限于篇幅,本文仅讨论模拟类音频电路,数字、D 类电路仅供 参考,高频、射频电路地线排布规则与低频模拟电路不同,因此没有借鉴意义。 噪音与放大器相生相伴,是无可避免的,所谓降低噪音,目的是将其降低至可接 受的范围,而不是将其根除:信噪比只能尽量提高,但不能大至无限。音频电路 噪音按来源可粗略分为电磁干扰、地线干扰、机械噪声与热噪声几类,下面来对 噪音来源作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解决手段,希望能与同 行探讨。 一 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主要来源是电源变压器和空间杂散电磁

2、波。 音频电路尤其是早期的模拟音频电路,多数是由市电提供电源,因此必然要使用 电源变压器。电源变压器工作过程是一个“电磁电”的转换过程,在电磁转换 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磁泄露,变压器泄露的磁场被放大电路拾取并放大,最终经 过扬声器发出交流声。 杂散电磁波主要来自交流电源线、强电流线、扬声器及功率分频器、无线发射设 备,产生原因在这里不做深入讨论。杂散电磁波在传输、感应的形式上与电源变 压器类似,杂散磁场频率范围很宽,有用家反映有源音箱夜晚时莫名其妙接收到 当地电台广播就是典型的杂散电磁波干扰。 另外一个需引起重视的干扰源为整流电路。滤波电容在开机进入正常状态后,仅 在交流电峰值时补充电流,充电波

3、形是一个宽度较窄的强脉冲,电容量越大,脉 冲强度也越大,从电磁干扰角度看,滤波电容并非越大越好,整流管与滤波电容 之间走线应尽量缩短,同时尽量远离功放电路,PCB 空间不允许则尽量用地线环 绕,PCB 走线适当拉开距离。 电磁干扰主要防治措施: 1 降低输入阻抗。 电磁波主要被导线及 PCB 板走线拾取, 在一定条件下, 导线拾取电磁波基本可视 为恒功率。根据 P=UU/R 推导,感应电压与电阻值的平方成反比,即放大器实 现低阻抗化对降低电磁干扰很有利。 例如一个放大器输入阻抗由原 20K 降低至 10K,感应噪声电平将降至约 0.7 倍的水平。目前主流音源电脑声卡、随身听、 MP3 带载能力

4、强,甚至可直接推动 32 欧耳塞,因此可以将后级放大线路输入阻 抗降低,降低输入阻抗对音质造成的影响极微弱,完全可忽略不计,试验时曾尝 试将有源音箱输入阻抗降至 2K,未感觉音质变化,长期工作也未见异常。 2 增强高频抗干扰能力 针对杂散电磁波多数是中高频信号的特点, 在放大器输入端对地增设瓷片电 容,容值可在 47-220P 之间选取,电容与线路阻抗构成的一阶无源滤波器,频 率转折点比音频范围高两至三个数量级,对音频(20HZ20KHZ)信号的幅频特 性的影响可忽略。 3 注意电源变压器安装方式 在成本允许的条件下采用质量较好的电源变压器,尽量拉开变压器与 PCB 之间的距离, 调整变压器与

5、 PCB 之间的位置, 将变压器与放大器敏感端 (输入端) 尽量远离;EI 型电源变压器各方向干扰强度不同,注意尽量避免干扰强度最强的 Y 轴方向对准 PCB。 4 金属外壳须接地 对于 HIFI 独立功放来说,设计规范的产品在机箱上都有一个独立的接地点, 该接地点其实是借助机箱的电磁屏蔽作用降低外来干扰; 音量、 音调电位器外壳, 条件允许的话尽量接地,实践证明,该措施对工作于电磁环境恶劣条件下的 PCB 十分有效。 二 地线干扰 电子产品的地线设计是极其重要的, 无论低频电路还是高频电路都必须要遵照设 计规则。高频、低频电路地线设计要求不同,高频电路地线设计主要考虑分布参 数和地线阻抗,

6、多为环地; 低频电路主要考虑大小信号地电位叠加 (参考电位) , 强弱信号需独立走地线。从提高信噪比、降低噪音角度看,模拟音频电路应划归 低频电子电路,严格遵循“独立走线、一点接地”原则,可显著提高信噪比。 音频电路地线可简单划分为电源地(功率地)和信号地,电源地主要是指滤波、 退耦电容地线,小信号地是指输入信号地线、反馈地线。小信号地与电源地不能 混合, 否则必将引发很强的交流声:滤波和退耦电容充放电在电路板走线上必然 存在一定压降, 小信号地与该强电地重合, 势必会受此波动电压影响, 也就是说, 小信号参考点电压不为零。 信号输入端与信号地之间的电压变化等效于在放大器 输入端注入信号电压,

7、地电位变化将被放大器拾取并放大,产生交流声。 增加地线线宽、背锡处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线干扰,但治标不治本,个别 未严格将地线分开的 PCB 由于地线宽、走线很短,同时放大级数很少、退耦电容 容量很小,因此交流声尚在勉强可接受范围内,只是特例,没有参考意义。举例 说明:设 PCB 某段地线直流电阻为 75 毫欧,退藕电容瞬间充电电流为 20mA, 该放大器放大倍数是 40 倍,则由于退耦电容充电电流引起的参考点(地线)电 位波动,被拾取、放大后,在放大器输出端有 60mV 的、与充电电流一致(这里 要注意,地线引起的交流噪音是 100HZ,而不是电磁感应的 50HZ)的噪音波形, 60mV

8、 的电压信号,即使在小口径、低频响应差的扬声器单元上,也足以引起可 观的噪音。 正确的布线方法是,选择主滤波电容引脚作为集中接地点,强、弱信号地线严格 区分开,在总接地点汇总。 下面以最常见的功放块 LM1875 (TDA2030A) 为例, 以生产商推荐线路说明一下: 1 大小信号地的区分: 图中 R1 是输入电阻,R2 是 IC 的直流偏置电阻,C2 是直流反馈电容,接地点是 小信号地,标记为蓝色;C3、C4、C6、C7 是退耦电容,接地端标记为红色,属 电源地。正确的接地方式为:三个小信号接地点可混合在一条地线上,四个电源 地汇集为另一条地线,电源地与小信号地在总接地点处汇合,除在总接地

9、点汇接 外,两种地不得有其他连通点。 功放输出端的 ZOBEL 移相网络(R5、C5)接地点处理方法较特殊,该接地点如 并入电源地,地线电压扰动将经 R4 反馈至 LM1875 反相输入端,引起交流声; 而并入小信号地的话,由于信号的相位、强度不一致,将导致音乐信号量下降。 因此,如印刷电路板空间允许,最好能单独走线。 下面结合几张实际的 PCB 板图来详细说明: 1 TDA2030 PCB 图: 这张 PCB 图中,存在明显的地线设计错误,小信号地与电源地完全重合,必然存 在交流噪声,且不受音量电位器控制。图中 C2、C3、C4、C5 是退耦电容,C7、 R2、C6、信号插座 JP1 第一脚

10、、JP2 第三脚等五个接地点则属小信号地,大小信 号地重叠后通过跳线引至 C8、C9 的总接地点。同时,zobel 移相网络接地点(C1 第二脚)也混杂在一条地线上,必然使实际情况更加复杂。实际测试时,该板的 确存在明显的交流声。 2 LM4766 PCB 图: 该图中,C5、C11、C12 是运放的退耦电容,接地端属电源地,图中用红色 细线标记出电流走向; 而 R5、 R6、 R7、 R9 等电阻接地端属小信号地, 与 C5、 C11、 C12 等退耦地共用一条地线走线的话,退耦电容工作电流与地线内阻引起的压降 势必会叠加在 R5、R6、R7、R9 接地端,引发交流声甚至自激。 3 一张地线布线正确的 PCB 这张 PCB 中,大小信号地严格分开,同时采用了一些其他降噪手段,信噪比 例很高,输入端开路时,实测输出端残留噪音不高于 0.3mV,夜深人静时耳朵贴 在扬声器单元上也没有任何噪声。 为看图方便, 仅画出一声道的地线做示范。 C9、 R1、C10 及信号输入插座接地端是小信号地,通过红色地线接至总接地点,左侧 地线是扬声器及 zobel 网络地,右侧地线是退耦电容的电源地,三条地线在主滤 波电容 C4 的 2 脚汇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点接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