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十三建设和谐文化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671208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十三建设和谐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题十三建设和谐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题十三建设和谐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课题十三建设和谐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课题十三建设和谐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十三建设和谐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十三建设和谐文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题十四 建设和谐文化教学目标设计认知目标:1、了解:不同性质文化的不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理解: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3、运用:从自己做起、从自身做起,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实际行动化解、消除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因素。 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投身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2、辨析身边的文化现象,认识不同性质文化的不同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实际出发,认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树立对待各种文化的正确态度教学重点、难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2、系的意义。教学方法引入古今中外的实例讲授、教师启发、引导,课上案例分析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设计 课题十四 建设和谐文化【课首案例】歌曲中国话2004 年 11 月 21 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截至 2007 年 9 月,全球已启动孔子学院(包括孔子学校、孔子课堂)175 所,分布在 156 个国家和地区。国内 61 所高校和机构参与孔子学院的合作办学,主要提供到国外教授中文的教师和招募志愿者。到 2010 年,全球将建成 500 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官员日前称,在美国的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中,大约有 5 万名 7 年级至 12 年级

3、的学生正在学习汉语,而在 6 年前的 2000 年,学习汉语的人数仅有 5 千人。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出现“中国文化热”【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教师点拨】:“中国文化热”一方面与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是中国国际影响力上升的标志。另一方面,中国文化本身也独具魅力,1988 年一些诺贝尔奖得主集会巴黎,在会议结束时发表“巴黎宣言” , “人类要在 21 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前,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一、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文化的性质和作用【教师讲评】:目前学界对文化概念的定义大约有四类。第一 广义的概念认为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

4、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和自然相对应的、通过人的活动产生的非自然的进步状态,如人工林、锦绣中华园等。第二 狭义的概念是指与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并列的、与物质活动成果相对应的思想、道德、文学艺术、科学教育等精神内容的总和。也被称为“精神文化”,表现为符号、规范、观念等形态。第三 是指精神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文学艺术、新闻和出版等。第四 是指文化知识水平 。如“四有”公民中的有文化。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组成部分,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观念文化三类。1、文化的性质【师生互动】结合多媒体给出的资料和教材的内容,认真总结归纳:(1)创造性2创造性是文化的本质特征,凡是被称为文化的事物,都

5、是由人的创造活动产生的。例如我们使用的语言文字、头脑里的各种观念、各种生产产品、各种文学艺术等等这一切都是人对自然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是一种创造。(2)承继性自然界的事物是一个自然发生、发展、新陈代谢的过程,其自身积累不带历史的延续性。而文化则是传承的结果,一种文化一经产生,经过人的实践活动,在人群间交流,被他人接受、模仿,这种传播能够跨越地域和时空,使文化由个别现象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群体性现象或普遍性现象。比如流行歌曲、时尚服饰、儒家思想、奥林匹克精神等等。(3)地域性或民族性人类共同的实践活动使文化带有共同性。如“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北京奥运会

6、主题口号一诞生,就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因为它代表着全世界人民对未来和平繁荣理想的期盼。又由于人们生活的环境不同,由此产生了民族、地域和国家之间文化的差异性。(4)价值性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生活过程中创造的、一个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成果,具有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的价值。它作为一份社会遗产,还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教师提问】:中国文化的形象符号是什么?美国文化的形象符号是什么?简单对比中外文化。【教师点拨】:中国文化,汉语、北京故宫、长城、苏州园林、孔子、道教、孙子兵法、兵马俑、丝绸、瓷器、京剧、少林寺、功夫、西游记、针灸、中国烹饪等。美国文化,华尔街、百老汇、好莱坞、麦当劳、NB

7、A、可口可乐、迪士尼、硅谷、哈佛大学、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橄榄球、爵士乐、星巴克、沃尔玛等。2、文化的作用【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每个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师生总结】:同时展示多媒体提供的相关资料,或者结合教材上的案例分析。(1)文化可以促进人的社会化,提供思维和行为模式。人类拥有的一切文化知识都是后天学习所得,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接受文化,完成由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变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现象,是每个人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印度狼孩卡玛拉姐妹的悲剧就是没有经过社会化的结果。(2)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当一种新的文化产生后,一经传播就会引起社会的巨大变化。

8、如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传播,打破了人类以前的绝对时空观;互联网的传入,更是为世人打开了一个缤纷的认识世界。文化还可以塑造人生,影响人的思想,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3)文化在国家经济建设中起先导作用。文化以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文化能支配和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对于一个地区和国家也是如此。有了文化穷不久,没有文化富不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又好又快地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经济实力的增强等都离不开文化的作用,文化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建设的强大动力支持。(4)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个民族的文化便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文化传承着一个民族共同的

9、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传统,文化影响着全民族的认同感及全社会共同理想的确立和形成。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同时,文化的进步,又是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和提升的标志。(5)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硬实力”之中,文化实力的大小,影响着综合国力中物质实力的形成与发展,总体上反映着综合国力的强弱,文化是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案例引导】:我国清末思想家龚自珍在古史钩沉论二中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 龚自珍3的这一思想被后人引申为:“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1914 年的冬天,梁启超应邀到清华大

10、学演讲。梁先生说,中华民族“国民人格”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教师提问】:1840 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们战胜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民族独立与富强。谈谈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二) 建设和谐文化1、和谐文化【教师提问】:每个同学思考自己理想的社会文化现实是什么?【学生活动】:学生七嘴八舌说出很多【教师讲评】: 和谐文化就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和谐文化是人与人和谐共处、人与社会和谐共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教师引导】:和谐文化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我们每个

11、人都付出努力,保证和谐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教师讲评】:结合多媒体给出的相关资料以及教材上的相关内容,分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我们应该怎么做:(1)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方向我们应分清良莠,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理论导向,以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信念为目的,开展共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社会正气,自觉抵御不健康的思想文化渗透,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2)要以彰显人文关怀为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注重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就是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

12、事业,进一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消除文化贫困,实现文化公平。(3)要注意多元文化的兼收并蓄,倡导大众共享及文化的多元统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传播、保护多姿多元的文化,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化发展进步的必要条件。和谐文化就是一个由多种不同文化构成的文化体系,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有本土的、也有外来的;有全民族的、也有区域的;有占主导地位的、也有非主导性的等等。(4)要加强不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与世界文化的对话。建设和谐文化,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以开放的姿态、适应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2、文化类型(1)校园文化

13、,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特殊的群体文化。青少年学生是全体社会成员中思想最活跃的群体,校园文化不但对学校有影响力,同时还是一个地方文化的缩影。【多媒体资料】:多媒体展示案例:“北大精神” (校园文化)【教师提问】:北大精神的核心是什么?我校应该建设怎样的校园文化?【学生活动】:讨论分析(2)企业文化,也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是企业走向成功的的精神主宰。【多媒体资料】多媒体展示案例: “是乃仁术” (企业文化)【教师提问】:胡庆余堂长盛不衰的秘诀是什么?【多媒体

14、资料】:多媒体展示海尔洗衣机的案例农民用海尔洗衣机洗地瓜,把洗衣机洗坏了,要求海尔退赔。按理说海尔完全可以不赔,因为洗衣4机是用来洗衣服的,用于洗地瓜属于使用方法不当。但细想起来海尔也有一定的责任,因为说明书中没有注明洗衣机是不可以洗地瓜,对此,海尔没有强调自己的制度,而是本着服务至上的理念妥善地解决了农民的诉求,并且此后还发明了可用于洗地瓜的洗衣机。海尔为什么能把不利变为有利?海尔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发?【学生活动】:积极讨论发言,深刻理解什么是企业生存之道。(3)体育文化,是指综合各种利用身体练习和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规律、制度和物质设施,是一种竞技运动文化,直接关系到人的全面、

15、健康发展。奥运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广泛的体育文化现象,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传承着人类共建一个和平美好世界的理想和愿望。【多媒体资料】展示北京奥运会的相关图片资料,展示体育文化的发展。 (体育文化)(4)网络文化,是指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传播的各种人类符号表意系统。互联网作为信息平台与交流工具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诸多方便,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由于网络文化的开放特性,也会加速不良文化传播的负效应,侵蚀人们的心灵,败坏社会风气。上网成瘾是伴随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对网络过分依赖的行为,严重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个别学生

16、甚至因此而误入歧途。【多媒体资料】多媒体展示案例:“张潇艺之死” (网络文化)【教师提问】:如何文明上网? 活动平台:制作网络文明宣传栏目标:理解网络文明对建设和谐文化,培养文明风尚的重要性,增强文明观念和意识。步骤:课前以小组为单位,了解网络的作用和文化;讨论确定设计图标方案,搜集相关参考资料,用计算机设计出代表网络形象的图标;上课进行交流,并选出最佳网络形象设计。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教师引导】: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有哪些?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什么?【学生活动】: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教师讲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社会主义基本价值中居统治地位、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代表全体国民共同理想和追求的价值目标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实质,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居于统领和支配的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治国之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