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必修ⅱ 第三章 第23讲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06708929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必修ⅱ 第三章 第23讲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必修ⅱ 第三章 第23讲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必修ⅱ 第三章 第23讲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必修ⅱ 第三章 第23讲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必修ⅱ 第三章 第23讲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必修ⅱ 第三章 第23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必修ⅱ 第三章 第23讲(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光照、热量、地形、土地和水分等。2技术经济因素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3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农产品消费状况等。提示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因素相对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对自然因素可以适度改造,但有个“度”的问题。如陡坡不宜修梯田;在现代农业中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往往占主导地位。反思归纳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时可依据某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分析的主导方向。区位因素对农

2、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品种交通运输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政府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机械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技术条件的发展和改进,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化肥促进了农业的产出良种使单位产量提高冷藏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3.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其主要是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

3、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所示:方法技巧农业区位选择分析1农业区位因素分析方法(1)总体评价法: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图中某种农业发展的条件。该类问题解答的基本方法为一是全面思考(各因素),重点评析(主导因素),条理清晰;二是利弊均等,客观公正。(2)关键因素法:从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该种农业发展的关键区位因素。关键区位因素可分为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三类。(3)发展分析法: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分析农业区位图上反映的问题。(4)比较分析法:找出两者或两地区位因素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对人类活动形态的影响。2进

4、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一般说来,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农业类型或作物农业区位的选择种植业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林业山地、丘陵地区畜牧业半干旱、干旱地区渔业湖泊、水库、沿海海域水稻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玉米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较长的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

5、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柑橘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苹果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2)小地域范围的农业区位选择思路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题组一农业的区位因素1(2015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京津冀地区古都较多,这些古都大多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分布有共同特征。据图分析,古都分布与山脉、河流的位置关系是_、_。这种区位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请答出两条。答案位于山脉东麓(位于山前冲积扇)位于河流中游地区(位于河流中上游地区)坡度和缓(排水良好);水源充足;土壤较肥沃(土层深厚)。(答出任意两条即可)解析依据分层设色地形图,可直接看

6、出古都分布在山麓,再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得出古都分布在河流中上游。分析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可依据冲积扇的形成、特征作答。题组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影响读“深圳农业总产值和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统计图”,完成23题。21979年1993年,深圳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进城务工,土地不断遭到弃耕B工业污染加剧,大批耕地遭受污染C城市化速度快,建设用地侵占耕地D考虑环境保护,实施生态退耕政策31979年2003年,深圳农业总产值与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趋势相反的主要原因有()A农业科技进步使农作物单产提高B惠农政策使农村不断投入劳动力C市场需求变化引导农业结构调整D化肥、农药的施用提高

7、了作物产量答案2.C3.C解析第2题,1979年1993年深圳改革开放,城市化发展速度快,耕地变成了城市建设用地,所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快速减少。而农民进城务工人员主要来自中西部地区,工业污染不会快速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目前深圳没有提出生态退耕政策。第3题,深圳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规模变大,农村耕地面积减少,但由于农民种植符合城市需要的农副产品,即蔬菜、水果、鲜花等,它们的价格比粮食作物高,单位面积的产值更高,所以总产值可能更高,这说明市场需求变化引导农业结构调整。题组三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对比分析(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下图,完成45题。4每年情人节(2

8、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地形较平 B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 D土壤较肥沃5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A运费低 B热量足C技术高 D品种全答案4.C5.A解析第4题,由图知,美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2月为冬季,气温较低,不利于鲜花生长。哥伦比亚位于赤道附近,气温较高,利于鲜花生长,C项正确。第5题,墨西哥与哥伦比亚相比,距美国近,运费低,A项正确;墨西哥纬度较哥伦比亚高,热量无优势,B项错误;两国均为发展中国家,墨西哥鲜花生产发

9、展晚,技术水平不具优势,C项错误;水热方面和技术上的劣势决定了墨西哥在品种方面无优势,D项错误。1命题角度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问题一般有三类:(1)直接评价某农业区或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或是对比分析两地农业区的区位因素,此类问题一般要从多角度分析,针对其优势因素展开多方面论证。(2)给出限制性条件,如评价某农业区或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优势区位或不利因素,或者特别指出从某一方面或几个因素去分析农业的发展条件。(3)开放性区位条件评价,如某地区是否可以大力发展某种作物或某种农业地域类型,说出你的观点,然后针对观点阐述理由。2答题模板(1)农业区位条件评价分析模板区位因素关键词答题思路自然因素气候、

10、地形、水源、土壤纬度,热量充足(不足),降水多(少),光照,昼夜温差大;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乏);地形,利于(不利)农耕;土壤肥沃(贫瘠)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靠近,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动力丰富(不足)、科技水平高(低)、机械化水平高(低)社会因素国家政策、种植历史政策支持;历史悠久,经验丰富(2)开放性区位条件评价模板关键词答题思路观点有利/不利;效益/影响支持,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将产生效益反对,发展的不利条件是,将带来不利影响3.答题要领(1)辨析概念,详略得当区位因素与区位条件的内涵大体相似,但在答题要求上有明显的思维差异:指出区位因素

11、,一般说出影响因素即可,不必展开阐述与分析;分析(评价)区位条件,则要从人地关系入手,从相互影响、彼此联系、发展变化的视角进行具体描述与阐释,强调过程分析。(2)抓住关键,重点分析从影响某种或某地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决定性因素,包括主导因素和限制因素。(3)纵看变化,动态分析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必须把握区位联系的变化和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某地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并抓住倾向性因素作预测性分析。(4)利弊均衡,全面分析分析影响某地农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优势条件与限制因素,针对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论证。(5)求同存异,对比分析找出两者或两地区位因素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对

12、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中河流沿岸平原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也是北方著名的水稻生产区,所出产的稻米品质优良。近年来该地“深水淹灌”的稻田面积有不断扩大的趋势。(1)分析该平原稻米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2)有专家对该地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表示担忧,请阐释其理由。(3)请为该地区水稻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答案(1)该地区纬度较高,水稻生长期较长;夏季热量较充足;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土壤肥沃,)灌溉水源较充足。(2)该区域降水少,气候干旱,缺少水源;(因水稻耗水量大,)过度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会造成河流水量减少,引发水荒和土地荒漠化;

13、与小麦争夺水源,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不合理的灌溉还会造成土壤次生盐碱(渍)化。(3)依据水资源的承载力,控制水稻的种植面积;改进灌溉技术和种植方式,节约水资源;增加科技投入,提高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等。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从地理位置、气候、水源和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结合当地降水少、水源不足的现实与水稻需水量大的矛盾,从大面积种植水稻对河流、生态环境及其他农作物生产带来的影响说明理由。第(3)题,从控制水稻种植面积、改进灌溉用水方式、增加科技投入、改良水稻品种等方面提出建议。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世界名茶“铁观音”发源地福建M县,地处闽南金三角,紧邻厦门经济特区。

14、特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使M县成为全国最大名优茶叶生产基地之一,号称中国茶都。材料二下图示意福建M县区域和茶叶生长的适宜条件。(1)评价M县成为中国茶都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2)据调查M县的茶叶品质西北部优于东南部,简要分析其自然原因。答案(1)茶叶产量高,品质优;产茶制茶历史悠久,技术先进;政府重视,政策大力支持;茶叶市场广阔;交通便利。(2)与东南部相比,西北部茶区海拔较高,多地形雨,降水量较多,雨天、雾天多,遮荫条件好;远离主城区,污染较少。解析第(1)题,从茶叶品质、发展历史、技术、政策、交通和市场等方面评价社会经济条件。第(2)题,结合地形、降水和天气、环境等方面说明西北部

15、的有利条件。考点二农业地域类型1概念: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2几种常见类型:热带种植园农业、地中海式农业、混合型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等。3水稻种植业(1)生长习性:喜温喜湿,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热量,尤其是需要大量的水分。(2)特点:需要投入较多的劳动力,不太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经营。(3)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降水丰富的地区。反思归纳几种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分析1水稻种植业的区位与特点(以亚洲水稻种植业为例)(1)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2)水稻种植业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特点原因发展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