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文字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708853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PPT 页数:183 大小:27.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第一章文字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3页
1第一章文字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3页
1第一章文字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3页
1第一章文字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3页
1第一章文字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文字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第一章文字剖析(1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漢語,總目録,第一章 文字,汉字形体的演变 汉字的结构 古书中的用字 古汉语字典,词的构成 词的本义、引申义 词义的演变 同义词辨析 古汉语词典,第二章 词彙,判断句 被动句 宾语前置 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数词表示法 句子成分的省略 虚词 固定句式 古汉语语法著作,第三章 语法,音韻常识 中古音 上古音 近古音 古代的韻书,第四章 音韻,倒置 合敍 互文 错综 藏词 委婉 代称 用典 古汉语修辞著作,第五章 修辞,古注的体例 古注的术语 古注的方式 古代典籍的注疏,第六章 古书的注解,文体分类 史传文 说理文 杂记文 应用文 辞赋 骈体文 文体论著与诗文总集,第七章 古代的文体,近体诗的

2、用韻 近体诗的平仄 近体诗的对仗,第八章 诗律,词的常识 词的用韻 词的句式 与平仄 词的对仗,第九章 词律,3,第一章 文 字,第一节 汉字形体的演变,第二节 汉字的结构,第三节 古书中的用字,第四节 古汉语字典,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六国古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異体字 古今字 通假字 繁简字,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古代汉语,5,第一節 漢字形體的演變,古 代 汉 语 第一章 文字,字體流變示意圖,金 文,甲骨文,商 西周 春秋 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魏晋,甲骨文説明 1,甲骨文指刻在龟甲 兽骨上的文字,内容都 是商代王室贵族在祭祀、 征伐、田猎、

3、收成、疾 病、气候、出入等方面 进行占卜活动的记录。 甲骨文已出土十六 七万片,单字约四千多 个,现在认识的字约有 一千个。,甲骨文説明,甲骨文也叫龟版 文、龟甲文、甲文、 甲骨刻辞、龟甲兽骨 文字、贞卜文字、甲 骨卜辞、殷墟卜辞、 卜辞、殷墟书契、殷 墟文字、殷契、契文、 书契等。,附:文化史上三件事,三 年,在甘肃敦煌发现了石室藏书。,二 年,在河南安阳发现了殷墟甲骨文。,一 年,马建忠发表了马氏文通。,十九世纪末,我国文化史上发生了对语 言学有极大影响的三件事:,甲骨文照片,龟 甲,兽 骨,兽 骨,甲骨文殷墟,安阳,甲骨文小屯,甲骨文王、劉、孫,王 懿 荣 (18451900) 第一个发

4、现 甲骨文的人,孙 诒 让 (18481908) 第一个研究 甲骨文的人,刘 鹗 (18571909) 第一个著录 甲骨文的人,甲骨文劉、孫著作,刘鹗铁云藏龟 1 9 0 3 年 刘鹗,字铁云。,孙诒让契文举例 1 9 0 4 年,甲骨文四堂,罗 振 玉 18661940 浙江上虞人 号 雪堂,王 国 维 18771927 浙江海宁人 号 观堂,董 作 宾 18951963 河南安阳人 号 彦堂,郭 沫 若 18921978 四川乐山人 号 鼎堂,甲骨文四堂主要著作,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 铁云藏龟之余,董作宾:甲骨文断代研究例 小屯殷墟文字(甲编、乙编),甲骨文專家專著,陈梦家 殷墟卜辞综述

5、唐 兰 殷虚文字记 殷虚文字研究 古文字学导论 于省吾 甲骨文字释林 胡厚宣 甲骨学商史论丛 五十年甲骨文发现的总结 李孝定 甲骨文字集释 李 圃 甲骨文选读 王宇信 西周甲骨探论,甲骨文特點,沿用图画写实手法; 形体结构没有定型; 书写款式没有规范化; 偏旁不固定,可以更换; 笔画方折,线条瘦直。,金文説明,金文説明,金文同甲骨文属於同一体 系的文字,商代的金文有块面 笔画,显示出浓厚的图画性、 原始性。西周中期以后,块面 笔画渐少,文字布局渐趋平整。 线条的平直化,块面的线条化, 是汉字脱离图画性走向符号化 的第一个里程碑 。从此,汉字 不再是“画”成的,而是写成的。,司母戊鼎,金文搨片,

6、(搨,t ),盂 鼎,散 氏 盘,金文著作,王国维 史籀篇疏证 罗振玉 三代吉金文存 容 庚 金文编 郭沫若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 唐 兰 古文字学导论 杨树达 积微居金文说 周法高 金文诂林 徐中舒 殷周金文集录,宋 清 民 国 以 来,東周文字總説,大篆説明,大篆有广义、狭义两 种解释。广义大篆是指小 篆以前所有的古文字,包 括甲骨文、金文、籀文、 六国古文等;狭义大篆是 指东周时期通行於秦国的 文字。这里指狭义的大篆, 包括石鼓文、诅楚文、籀 文。,大篆石鼓文,狭义大篆基本 保留了金文的特点, 笔画比金文方正, 形体整齐匀称,笔 画圆转,繁複重叠。 左图为石鼓文 搨

7、片。,六國古文説明,战国时代流行於秦国以外的齐、楚、 燕、赵、韩、魏六个诸侯国的文字叫做六 国古文,也叫六国文字、东土文字。,六国古文以孔子壁中古文为代表,还 包括兵器、陶器、竹简、缯帛上的文字。 特点:简体流行。,六国古文多为硬笔漆书,有的字上粗 下细,形状像蝌蚪,所以又称为蝌蚪文。,六國古文,晋 玉 石 盟 书,战 国 帛 书,六國古文,战国中山鼎及铭文,小篆説明,小篆也叫秦篆,是秦统一六国之后,由 李斯等人根据大篆和六国古文整理而成的字 体,它是汉字发展史上的第一次规范化运动 的产物。是古文字向今文字过渡的桥梁。,特点: 书写形式趋於固定,减少了異体字。 简化了大篆中的繁複部分,减少了图

8、 画意味,笔画线条化。 转笔和部分斜笔变成弧形,形体长圆, 结构匀称整齐。,小篆秦統一文字,小篆,【释文】 廿六年,皇帝尽并 天下诸侯,黔首大 安。立号为皇帝, 乃诏丞相状、绾, 法度量则不壹,歉 疑者皆明壹之。,秦统一天下诏版,小篆,阳陵青铜虎符 长八点九厘米,是秦 始皇调兵的凭证,可 中分为二。各有铭文 十二字:“甲兵之符, 右在皇帝,左在阳 陵。”,小篆,李 阳 冰 三 坟 记,秦 琅 邪 刻 石,隸書説明,最早的隶书产生於战国时代。为了书 写方便,将大篆删繁就简,变圆转为方折, 改曲笔为直笔,改线条为笔画。大篆书体 的草率写法逐渐形成早期的隶书。,隶书是因被称为“隶人”的胥吏(掌管 文

9、书的小官吏)所作而得名。,隸書説明,秦汉隶书的产生是汉字发展史上的第二 个里程碑,隶书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隶变 不仅关系到书写风格,而且也关系到汉字的 结构。,秦代使用的草率篆书,称为秦隶,也叫 古隶;汉代盛行的隶书,称为汉隶,也叫今 隶。,隸書秦隸與漢隸,汉隶居延汉简,秦隶云梦秦简,汉隶史晨碑,隸書形體變化,(隶变对形体结构的影响之一),隸書混同與變異,(隶变对形体结构的影响之二),混 同,隸書簡省與訛變,(隶变对形体结构的影响之三),简 省,讹 变,草書説明,章草,一说出自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 书急就章,一说出自东汉章帝。 今草,相传是东汉张芝(后人称

10、为 “草 圣”)从章草加以变化而成的。,草书分为章草、今草、行草、狂草四种。,东汉时期,隶书既成为正规文字,日常 书写的草率隶书成为新的手写体,由此产生 了草书和行书。,草書章草,草書今草,王羲之今草,于右任今草,草書狂草,楷書説明,“楷”是楷模、法式的意思,这说明 楷书是供人学习和运用的正规书体。,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所以也称 楷书为今隶。,楷書,颜真卿 多宝塔碑,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楷書,赵孟頫 寿春堂记,柳公权 玄秘塔碑,行書説明,行书是为了补救楷书的不便书写和草书 的难於辨认而产生的一种字体。笔势不象草 书那样潦草,也没有楷书那样端正,是一种 介於草书、楷书之间的字体。,楷法多於草

11、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 的叫行草。行书相传始於汉末。,行書,王羲之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行書,颜真卿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书),附:古文字書目,真草隶篆四体大字典 陈和祥 上海扫叶山房 古文字类编 高 明 中华书局 汉语古文字字形表 徐中舒主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中国文字学 唐 兰 上海古籍出版社 汉字学 蒋善国 上海教育出版社 汉字例话 左民安 中国青年出版社 说文解字通论 陆宗达 北京出版社 说文解字导论 王世贤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偏旁部首简说 王术加 湖南人民出版社,附:古文字書目,古文字类编 高 明 中华书局,53,第二節 漢字的結構,古 代 汉 语 第一章 文字,保氏掌谏王恶,而

12、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 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 六书,六曰九数。 周礼地官保氏,六書出處,六書許愼定義,六書許愼定義,指事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本无其字,依声託事,令长是也。,象形概念,【象形】 六书之一。是一种描摹事物形状的造字法。 习惯上把象形分为两种:独体象形和依附象形 (合体象形)。,象形禾,象形牛、羊,象形象,象形首,象形行,象形女,象形衣,象形册,象形雨,象形果,象形牙、齒,指事概念,【指事】 六书之一。是一种以象征性符号来表示意 义的造字法。 指事字包括纯符号的指事字和在

13、一个汉字 上增加指事符号的指事字。另外,有人把改造 已有的汉字也看成是指事字。,许慎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可见”。意 思是说:看到它的形体就可以知道它的大致意 思,细致观察,就能知道它的意义所在。,指事象形字加符號,刃:刀锋,末:树梢,亦:腋,卒:步兵,牟:哞,mu,馽(絷):绊马索,zh,甘:甜,曰:说,指事符號,上,下,指事改造漢字,月 夕,木 片,后 司,予 幻,正 乏,可 叵,原 字 指 事 字 原 字 指 事 字,指事與象形的區别,象形字都是具体的形 象描写,而指事字却包含 了抽象的指事符号,甚至 全由抽象符号构成。,會意概念,【會意】 六书之一。会,会合。会意是会合两个或两 个以

14、上的独体字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 会意字包括同体会意(如:友、北、比、舛) 和異体会意(如:男、赤、初、即)。,會意安,會意得,會意國(或),會意即、既,會意及,會意牧,會意年,會意取,會意爲,一隻手牵着大象去劳动。 本义:做。,會意藝,本义:种植。,會意益,會意與象形的區别,象形字是独体字,会意字是合体字。,象形字由具体形象来表意,通常只 用於表示有一定形体的物体,很难用於表示 意义抽象的或没有具体形象的概念;会意字 则由几个意符相互构成一种联系,来表达某 意义,所表达的意义比较抽象。,會意與指事的區别,会意字由几个意符构成,每 个意符基本上由它的形象来会意。,指事字则包含了抽象的指事 符号,甚至全由抽象符号构成。,形聲概念,【形聲】 六书之一。用形符(意符、义符)和声符(音符)造 出字叫形声字。形符表示字义类属,声符表明字的读音。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形声字的产生使 汉字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汉字由表意文字过渡到表意 兼标音的文字。,许慎的定义是“以事为名,取譬相成”。以事为名,即 以表示事物种类的字作为形符。取譬相成,即用读音相同 或相近的字作为声符,与形符组成新字。,形聲組合方式,左 形 右 声 左 声 右 形 上 形 下 声 上 声 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