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城镇体系结构规划与分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706051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市城镇体系结构规划与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厦门市城镇体系结构规划与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厦门市城镇体系结构规划与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厦门市城镇体系结构规划与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厦门市城镇体系结构规划与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厦门市城镇体系结构规划与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市城镇体系结构规划与分析(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厦门市区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厦门市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厦门市概况 二、规划范围 及规划期限 三、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四、发展规模 五、城市空间拓展与总体布局结构 六、交通运输规划,中国地图与福建省地图,一、厦门市概况,自然、人文概况 厦门市位于东经1180404、北纬242646。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其东南濒临东海,濒临台湾海峡,面对金门诸岛,与台湾宝岛和澎湖列岛隔海相望。西、北分别与漳州、泉州两市接壤。面积1573平方公里,人口约353万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厦门市的地形,厦门的主体厦门岛南北长13.7公里,东西宽12.5公里,面积约12

2、8.14平 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四大岛屿。厦门港是一个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其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港区外岛屿星罗棋布,港区内群山四周环抱,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历史上就是中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气候,厦门属亚热带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至8月份雨量最多,风力一般3至4级,常向主导风力为东北风。由于太平洋温差气流的关系,每年平均受4至5次台风的影响,且多集中在7至9月份。,厦门城市组成,现在的厦门市,所辖陆地面积1575.1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由厦门岛、鼓

3、浪屿、内陆九龙江北岸的沿海部分地区以及同安等组成。分为思明区、 湖里区、翔安区、同安区、集美区、海沧区六个行政区。其中,思明区、湖里区在厦门岛内。,二、厦门市的城市规划范围及规划期限 一、规划范围: 全市域,即厦门市陆域1565平方公里和海域内岛屿。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1995年2020年,近期:2008年2010,年远期:2011年 到2020年;2020年以后为远景。,三、厦门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规划性质:我国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 风景旅游城市。,城市、法制健全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全面实现现代化和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建成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社会文明、环境优美、人民富

4、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大城市,建成我国东南沿海及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城市建设发展目标:按照“优化岛内、拓展海湾、扩充腹地、城乡互动”的发展原则,把形态开发、功能开发和生态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进海湾型城市生态建设,加快推进两大基地、四个中心建设,力争到2010年,基本建成海湾型城市框架,到2020年,全面建成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功能拓展:厦门市城市功能拓展主要围绕“两大基地,四大中心”,即把厦门建设成为高新技术生产研发基地、对台交流合作基地和航运物流中心、金融商贸中心、旅游会展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形成具有强大竞争能力、服务能力和集聚扩散能力的区

5、域性中心城市。吸引优秀人才,大力发展人居环境,成为区域人口集中,同时又依托港口风景,具有闽东南沿海服务功能的海峡西岸中心性城市。,四、发展规模: 1、人口规模:2010年,全市总人口规模为27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规模为210万人。2020年,全市总人口规模为33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规模为290万人。厦门本岛城市人口规模控制为100万人。 2、建设用地规模: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23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110平方米。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35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120平方米。厦门本岛城市建设用地控制为100平方公里。,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空间发展原则:严格保护鼓浪屿优

6、化建设本岛,积极发展海沧,完善提高集美、创造条件拓展同安、刘五店、大嶝岛。规划远景:生态型现代化山水城市。 交通规划:构筑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道路交通为“一线两环、三辐射”。 市政规划:水、电、气、信息等超前配套设施完善。 规划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 批准时间:2000年11月报日 批准单位:国务院,2010年厦门市建设用地规模,五、城市空间拓展与总体布局结构: 1、城市空间发展方针:优化本岛、拓展岛外、两翼并举、各有侧重、集约高效、持续发展。 2、空间拓展时序:马銮湾、杏林湾和集美北部等区域近期发展建设;中期发展建设后溪、灌口及东孚地区;东部翔安区近期以马巷、新店为依托进行适当发展,中

7、远期选择以刘五店、新店为依托重点发展;同安区近期向南集中发展西柯潘涂片区,莲花、五显地区,规划期内应作为不可开发区域加以控制。,3、城市空间结构: “一心两环,一主四辅(八片)”的组团式海湾城市。,一心:厦门本岛中心城; 两环:围绕杏林湾、马銮 湾和东屿湾的环西海域发 展区;围绕同安湾、东坑 湾的环东海域和同安湾发 展区。一主:厦门本岛主 城;四辅:海沧辅城、集 美辅城、同安辅城、翔安 辅城;八片:海沧辅城的 海沧、马銮组团;集美辅 城的杏林、集美组团;同 安辅城的大同、西柯组团;翔安辅城的马巷、新店组团。主城与辅城由海域分隔,辅城之间由海湾、自然山体分隔;辅城的组团之间由海湾、自然山体或防护

8、绿廊分隔,总体形成城市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融合的布局结构模式。,4、城市中心等级结构:厦门城市中心等级结构为“单心多核”的模式,具体分布为“一主两副三次”的等级结构。一主:城市主中心,即厦门本岛作为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两副:城市副中心,分别是马銮城市副中心,为环西海域发展区副中心,同时起辐射漳州、长泰方向作用;翔安城市副中心,为环东海域发展区副中心,同时起辐射泉州、南安方向作用;三次:三个城市次中心,分别为海沧城市次中心、杏林湾城市次中心、同安大同城市次中心。城市中心建设总体时序为先西后东。,5、城市中心职能定位:(1)厦门本岛城市主中心职能:市级行政、商务、文化中心;(2)马銮城市副

9、中心职能:市级水上运动中心,地区级商贸中心、文化中心;(3)翔安城市副中心职能:市级体育中心,地区(4)同安大同城市次中心职能:综合性分区配套服务中心;(5)海沧城市次中心职能:综合性分区配套服务中心;(6)杏林湾城市次中心职能:综合性分区配套服务中心。,(1)厦门本岛城市主中心职能:市级行政、商务、文化中心; (2)马銮城市副中心职能:市级水上运动中心,地区级商贸中心、文化中心; (3)翔安城市副中心职能:市级体育中心,地区级商贸、文化中心,对台文化、贸易交流基地; (4)同安大同城市次中心职能:综合性分区配套服务中心; (5)海沧城市次中心职能:综合性分区配套服务中心; (6)杏林湾城市次

10、中心职能:综合性分区配套服务中心。,六、交通规划 厦门市的交通概况 航空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1,位于厦门岛东北端,距厦门市中心10公里,于1983年10月通航,三期工程主体项目完成后,年旅客吞吐能力提升至2700万人次。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现为世界百强机场之一,2011年的旅客吞吐量列国内民航机场第11位,货邮吞吐量列国内民航机场第9位,也是厦门航空有限公司的基地机场。高崎机场作为长三角及珠三角之间最重要的国际航空枢纽,为东南沿海重要的国际干线机场和区域性航空枢纽港,空港旅客吞吐量2011年达15757049人次。,厦门翔安国际机场是厦门市在建的新国际机场,位于厦门市翔安区大嶝岛与小嶝岛之间填海区,

11、目前已在填海施工,预计2013年开工,规划面积约23平方公里,计划建设4条30004000米跑道,可同时供包括A380空客在内的200多架飞机停放,年旅客吞吐量近期将达到4000万人次,远期可容纳每年7500万人次。,港口 厦门港是中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为国务院批复的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是中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集装箱运输干线港、东南沿海的区域性枢纽港口、对台航运主要口岸,有通往国际国内的航线,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第18位。厦门港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天然深水良港,其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港区外岛屿星罗棋布,港区内群山四周环抱,港阔水深,终年不冻。厦门港由东渡、海沧、翔安、招银、后石

12、、石码、古雷、东山、云霄和诏安等10个港区组成。预计全港可形成码头岸线84.5公里,陆地域面积7565万平方米(不含临港工业区),可建设各类生产性泊位337个,其中深水泊位248个,形成通过能力6亿吨以上。此外,厦门港主航道开始扩建,建成后厦门港的通航水平将跃居全国前三位。,进出岛设施 1.高集海堤:中国第一条跨海设施。 2.厦门大桥:大陆第一座跨越海峡的公路大桥。 3.海沧大桥: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座特大型三跨连续全漂浮钢箱梁悬索桥。 4.集美大桥:厦门最宽大桥。 5.杏林大桥:厦门最长的跨海桥梁。 6.翔安隧道: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 7.西部隧道:计划2012年开工,计划于2016年建成通车

13、。 8.翔安大桥:计划2012年开工,将结合厦门轨道交通3号线建设。,9.厦漳隧道:拟于2013年底开工,计划于2018年建成通车。双向6车道,将结合厦门轨道交通3号线建设。 10.轨道交通2号线过海铁路隧道:构建本岛与海沧区快速跨海连接通道。 铁路 鹰厦铁路:起于江西鹰潭,止于厦门 福厦高铁:起于福建福州,止于厦门 龙厦高铁:起于福建龙岩,止于厦门 厦深高铁:起于厦门,止于广东深圳,公路 高速公路 G15沈海高速:唯一一条贯通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高速公路 G76厦蓉高速:起于厦门,止于四川成都 国道 319国道:起于厦门,止于四川成都 324国道:经过厦门市境,市内交通规划,厦门快速公交系统(

14、BRT)线网规划 近年来,机动车辆的迅猛增长导致交通日益拥挤,公共交通的运行环境日趋恶化,厦门市公交发展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厦门市实施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的转变,对公交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厦门市政府已经制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发展快速公交系统。厦门市规划局进行了“厦门快速公共交通系统(BRT)网络规划”相关议题的工作。,厦门拟建7条轨道交通线路 3条已初步规划 1号线为南北骨架线,构建本岛与集美片区快速跨海连接通道,并服务于岛内外火车站。线路南起中山路,沿桂花路向东北辐射,穿越金榜山转入厦禾路,后沿嘉禾路向北,经海堤跨海后沿着杏前路、杏锦路到达杏林组团东侧

15、,后沿规划路向北贯穿集美新城,过沈海高速后止于厦门北站。 线路连接厦门火车站、嘉禾路商业区、杏林组团、集美新城、厦门北站等重要客流点及规划开发区域,长度31.5km,设车站19座,线路于厦门北站附近设置车辆综合维修基地。,2号线为东西向骨架线,构建本岛与海沧快速跨海连接通道。线路东起钟宅湾,沿环岛干线向南至何厝后沿吕岭路经江头由湖滨北路向西跨海,经海沧后止于马青路北侧。 线路连接本岛东部五缘湾商务区、厦门软件园、吕岭住宅区、海沧中心区等已开发区域,长度24.1km,设车站21座。线路于海沧马青路以北设置车辆段备选用地。 另外,2号线在规划远期将在海沧区内延伸至马銮城市副中心,线路总长38.7km。 3号线为西南东北向骨架线,构建本岛与翔安片区快速跨海连接通道,线路南端预留向南延伸至漳州条件。,厦门拟建7条轨道交通线路 3条已初步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