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一轮:第15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ppt课件(含答案)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701079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一轮:第15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ppt课件(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2018届高考一轮:第15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ppt课件(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2018届高考一轮:第15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ppt课件(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2018届高考一轮:第15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ppt课件(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2018届高考一轮:第15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ppt课件(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一轮:第15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ppt课件(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一轮:第15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ppt课件(含答案)(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最新考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考点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5年11考),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1)杂交实验过程,黄色圆粒,黄色圆粒,绿色圆粒,(2)实验结果分析 F1全为黄色圆粒,表明粒色中 是显性,粒形中 是显性。 F2中出现了不同性状之间的 。 F2中4种表现型的分离比为 。,黄色,圆粒,重新组合,9331,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1)理论解释 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 控制。 F1产生配子时, 彼此分离, 可以自由组合。 F1产生配子种类及比例: 。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的,配子结合方式为 种。,两对遗传因子,每对遗

2、传因子,不同对的遗传因子,YRYryRyr=1111,随机,16,(2)遗传图解,yr,YyRr,Y_rr,绿圆,3.设计测交方案及验证演绎和推理,(1)方法 实验。 (2)遗传图解,测交,yyrr,1 1 1 1,4.自由组合定律得出结论,(1)内容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 是互不干扰的。 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 ,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 。 (2)实质,分离和组合,彼此分离,自由组合,5.孟德尔成功的原因分析,(1)科学选择了 作为实验材料。 (2)采用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 (3)应用了 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4)科学设计了实验程序。即在对大量实验

3、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 ,并且设计了新的 实验来验证假说。,豌豆,统计学,假说,测交,1.下面两图分别是具有一对和两对等位基因的个体杂交的遗传图解。已知同一个体产生的各种配子类型数量相等。请思考:,(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体现在图中的_,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体现在图中的_。(填序号) (2)过程表示_,这一过程中子代遗传物质的来源情况如何?_。 (3)如果A和a、B和b(完全显性)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并且彼此间对性状的控制互不影响,则图2中所产生的子代中表现型有_种,它们的比例为_。 (4)图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_。 提示 (1) (2)受精作用 细胞核中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

4、方,另一半来自母方,细胞质中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母方 (3)4 9331 (4),2.据图判断,下列中哪些可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提示 ,1.真题重组 判断正误,(1)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 cm,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 cm。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814 cm。(2016经典高考卷,25)( ) (2)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2015海南卷,12)( ) (3)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5、2012江苏,11C)( ) (4)基因型为AaBbDdEeGgHhKk的个体自交,假定这7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7对等位基因纯合个体出现的概率与7对等位基因杂合个体出现的概率不同(2014海南高考,22D)( ),以上内容主要源自必修2 P91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全面分析孟德尔实验成功原因,把握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是解题关键。,2.教材P11思考与讨论改编,(1)在豌豆杂交实验之前,孟德尔曾花了几年时间研究山柳菊,结果却一无所获,其原因主要有哪些? 提示 山柳菊没有既容易区分又可以连续观察的相对性状。当时没有人知道山柳菊有时进行有性生殖,有时进行无性生殖。山柳菊的花小、难以做人工杂交实验。,(

6、2)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在逻辑上环环相扣,十分严谨。他为什么还要设计测交实验进行验证呢? 提示 作为一种正确的假说,不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还应该能够预测另一些实验结果,故有必要设计测交实验予以验证。,3.教材P10旁栏思考题改编,请从数学角度建立9331与31间的数学联系,此联系对理解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有何启示? 提示 从数学角度看,(31)2的展开式为9331,即9331的比例可以表示为两个31的乘积,由此可获得如下启示:针对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如果对每一对相对性状进行单独的分析,如单纯考虑圆和皱或黄和绿一对相对性状遗传时,其性状的数量比是圆粒皱粒(315108)(10132)

7、31;黄色绿色(315101)(10832)31。即每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了分离定律。这无疑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可以表示为它们各自遗传结果的“乘积”,即9331来自于(31)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1.(2014全国卷)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和感锈病有芒。已知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用上述4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回答问题:,(1)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_上

8、,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_,在受精时雌雄配子要_,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_。那么,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_和_。 (2)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全部F2植株自交得到F3种子,1个F2植株上所结的全部F3种子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1个F3株系。理论上,在所有F3株系中,只表现出一对性状分离的株系有4种,那么,在这4种株系中,每种株系植株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分别是_,_,_和_。,解析 (1)4个纯合品种组成的两个杂交组合的F1的表现型相同,且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由此可推断出控制这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论上还需满足受精时雌雄配子

9、是随机结合的、受精卵的存活率相等等条件。两种杂交组合分别为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2)若分别用A、a和B、b表示控制抗锈病、感锈病和无芒、有芒的基因,则F1基因型为AaBb,F2的基因型为A_B_、A_bb、aaB_、aabb,F2自交后代只表现出一对性状分离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其对应F3株系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分别为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31、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无芒31、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有芒31、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31。,答案 (1)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随机结合 相等 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 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 (2)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

10、芒31 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无芒31 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31 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有芒31,2.已知茶树圆形叶(A)对长形叶(a)为显性、深绿叶(B)对浅绿叶(b)为显性,高茎(C)对矮茎(c)为显性。图甲、乙分别是茶树甲、乙中部分染色体基因组成,已知失去图示三种基因中的任意一种,配子会因不能发育而死亡(不考虑交叉互换)。请回答下列问题:,现有一基因型确定为AaBbCc的茶树,有各种性状的染色体正常的植株可供选用,请设计遗传实验,判断该茶树染色体组成为图甲类型还是图乙类型。 最佳实验方案:_。 预测结果及结论:_。 答案 将待测植株与长形浅绿叶矮茎植株进行测交,观察后代植株表现型 若后代植株有4种表

11、现型,其染色体组成为图甲类型;若后代植株有2种表现型,其染色体组成为图乙类型,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2.巧用“逆向组合法”推断亲本基因型,9331(31)(31)(AaAa)(BbBb); 1111(11)(11)(Aaaa)(Bbbb); 3311(31)(11)(AaAa)(Bbbb)或 (Aaaa)(BbBb); 31(31)1(AaAa)(BB_ _)或(AaAa)(bbbb)或(AA_ _)(BbBb)或(aaaa)(BbBb)。,注:并非所有非等位基因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自由组合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A中基因a、b),而不是所有的非等位基因

12、。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B中基因A、C),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1.(2013全国卷,34)已知玉米子粒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选用适宜的纯合亲本进行一个杂交实验来验证:子粒的黄色与白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子粒的非糯与糯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以上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要求:写出遗传图解,并加以说明。,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是一对等位基因分配给子代时的规律,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两种,比例为11,F2的表现型有两种,比例为3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

13、位基因分配给子代时的规律,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自交,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F2表现型有四种,比例为9331。因此,欲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具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aaBBAAbb(或者AABBaabb),得F1,F1自交得F2,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若F2中黄色白色31,则说明玉米子粒的颜色遵循分离定律,若F2中非糯粒糯粒31,则验证该相对性状遵循分离定律。若F2黄色非糯粒黄色糯粒白色非糯粒白色糯粒9331,即A_B_A_bb,aaB_aabb9331,则验证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2子粒中:

14、若黄粒(A_)白粒(aa)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若非糯粒(B_)糯粒(bb)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若黄非糯粒黄糯粒白非糯粒白糯粒9331即:A_B_A_bbaaB_aabb9331,则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AATTdd、AAttDD、AAttdd、aattd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该用和杂交所得F1的花粉 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观察和杂交所得F1的花粉 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和亲本杂交 D.将和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均为蓝色,解析 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遗传的基本规律,必须是可以在显微镜下表现出来的性状,即非糯性(A)和糯性(a),花粉粒长形(D)和圆形(d)。和杂交所得F1的花粉只有抗病(T)和染病(t)不同,显微镜下观察不到,A错误;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应该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