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超级全能生24省高三9月联考丙(A)卷 历史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06700300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超级全能生24省高三9月联考丙(A)卷 历史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届超级全能生24省高三9月联考丙(A)卷 历史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届超级全能生24省高三9月联考丙(A)卷 历史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届超级全能生24省高三9月联考丙(A)卷 历史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届超级全能生24省高三9月联考丙(A)卷 历史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超级全能生24省高三9月联考丙(A)卷 历史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超级全能生24省高三9月联考丙(A)卷 历史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超级全能生”2020高考全国卷24省9月联考丙卷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共14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谴责“以百姓为刍狗”为“不仁”,并警告统治者:“

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一思想主张可以说明老子A.希望统治者要顾及民众的力量 B.主张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C.努力追求君民平等的理想社会 D.是最早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家25.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州郡县设中正官,朝廷设吏部尚书。名义上中正官评定士人的品德,吏部尚书执掌选用人才的权柄。事实上中正官只依据士人的籍贯及祖、父官位,定门第的高低,吏部尚书依据门第高低做用否的标准。材料表明九品中正制A.保留了地方对人才的推举 B.使士族操纵地方政治经济C.造成了地方分裂割据局面 D.弱化了中央对人才的选拔26.北宋时开始出现信用交易,叫做“赊”或“赊卖”。同业商行的行商出卖行货,不用现钱。凭

3、信用设贷,一定时期后再付还价钱,彼此通济。赊买行货,须有富户三五人以上作保,写立期限文字。如无人保,只有赊买人写立欠钱文字,发生纠纷,官府不予受理。这反映北宋A.设贷联保可杜绝信用事件 B.商业繁荣和商行组织发达C.政府放松了对市场的管理 D.交子在全国各地普遍通行27.王阳明指出:“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致良知”也就意味着在自觉的伦理行为中,去证实、肯定和扩展人的存在。王阳明的思想A.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范畴 B.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C.主张通过外在的规范维护秩序 D.突出个体道德的自我意识28.早期维新人士宣传“西学

4、中源说”。王韬说“中国,天下之宗邦也,不独为文字之始祖,即礼乐制度,天算器艺,无不由中国而流传及外。”;黄遵宪认为,西方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也源于先秦的墨家学说。材料反映当时中国A.天朝上国观念仍未改变 B.顽固守旧势力依旧强大C.出现西学思潮泛滥现象 D.中学为体思想成为主流中国轮船统计年份船只吨位其中千吨以上轮船船只吨位19281352290 791117213 48219302792415 447138247 96919323456577 257178342 21119353895675 173208461 81229.上表为19281935年中国轮船统计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国民政府

5、日益重视发展海洋经济 B.表明外国侵略由沿海转向内陆C.国家经济建设促进轮船业的发展 D.表明工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30.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发行的货币,称为“抗币”或“边币”。在与法币、伪币和土杂钞共存交错的斗争环境下不断壮大,并逐步树立起信誉,占据了市场。这些“抗币”或“边币”的发行A.阻止了日本的经济掠夺 B.巩固了根据地政权建设C.主导了根据地金融市场 D.奠定了抗战的物质基础31.“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对华援助的156个项目,大部分是重工业,绝大多数是中国新兴部门的企业,其中国防工业占相当大比重。这些项目的引进A.根源于苏联发展模式影响 B.服务于实现三大改造C.有助于弥

6、补经济发展短板 D.奠定了经济发展格局32.有学者认为,以自然法为基础,通过罗马外事裁判官而形成的万民法,是国际私法通过统一实体法解决法律冲突的早期渊源。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万民法A.立足调节私权关系 B.服务罗马帝国需要 C.淡化司法程序要求 D.凸出自然法的理念33.薄伽丘的小说十日谈曾因描写了众多的情欲故事,一度遭到天主教会和西欧部分国家的查禁,但这却并不能改变该书在当时西欧社会风靡一时的状况。这说明A.禁欲观念是各国的共识 B.宗教观念影响世俗价值C.西欧天主教会完全衰败 D.人文主义顺应时代潮流34.进入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术界对“战时共产主义”开始重新进行评价。部分学者仍然坚持“

7、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部分学者则转而认为“战时共产主义”功绩有限错误严重。这反映了历史认识A.受到时代背景影响 B.由研究者立场决定 C.具有相对主义色彩 D.随着研究不断客观35.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安全形势发展变化中的不确定性上升,局部动荡和武装冲突频有发生。主要国家战略忧虑增加,军费投入呈上升态势,围绕有关热点问题的地缘政治博弈加剧。该现象表明A.“冷战”格局有利于世界和平 B.当前国际冲突不断加剧C.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D.一超多强局面正在形成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8、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云南地区早在元十一年即设置行省,行省辖37路、2府,边陲又设立若干宣慰司。州、县设置比较普遍,与内地相同。这一地区统治的最大特色在于各级地方机构广泛使用土官制度(土官世袭产生),大抵行省、宣慰司主要由流官大员坐镇、主治,兼置土官。路一级机构中,土官地位相当重要,但仍有一些流官。州、郡、县之下机构绝大部门任用土官。摘编自教材编写组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1851年缅甸和英国的冲突致使缅甸割地议和;1860年英国取得孟雄境内铁路敷设之权。于是西藏藩篱渐撒。缅甸和中国西藏都是和中国云南接界的。英人遂固求派员从印度入云南探测,总署不能拒。之后英国借口马嘉理事件

9、于1876年强迫清政府签订烟台条约。中国许滇缅通商。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口。重庆许英派员驻扎,查看川省英商之事。1882年法人复和越南启衅,陷河内。越南始来求援,中国遂由云南方面派兵入越南。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清政府“不败而败”,再与法国立约。摘编自吕思勉中国简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对云南管理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1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6080年代列强加紧侵略中国西南地区的原因及影响。(10分)41.(12分)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据教材编写组中国近代史围绕材料,结合中西方近代

10、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2分)请考生在第44、45、46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两汉律极为繁杂,魏时已加改革,但还不够简括。司马昭集羊祜、杜预等名儒重臣14人删改魏律,去其苛秽,存其清约,订定新律20篇,620条,27600余字。律与令合2926条。又从令中划分出条例章程,称为故事,各归本官府执掌。268年,新律修成,晋武帝令抄录死罪条目,在亭、传(旅舍)悬挂,使人民之所趋避。从汉律令和说解773万字省约到12万字,在法律编纂上是

11、一个很大的进步,在人民生活上,多少减轻些动辄得罪轻重无准的威胁。久经丧乱的广大劳动群众这才有可能来恢复社会经济,补救战争的创伤。晋书食货志说,太康年间,“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自东汉末大乱以来,这算是一个难得的光明时期。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晋律法改革的特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晋律法改革的影响。(6分)45.(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威尔逊总统建立国际联盟的计划是企图在短时间内建立独特的美国世界,这是一个粗略的、欠全面考虑的、危险的计划。然而1918年到1919年,欧洲普遍存在着

12、强烈的厌战情绪和焦虑,为了阻止战争的再度爆发,他们不惜付出任何牺牲。事实上,国际联盟复杂而不切实际的章程和明确限制的权利已经成为有效重建国际关系之路上的一个严重障碍。事实越来越清楚地表明,人类如果要避免极具破坏性和大规模屠杀的世界大战,就必须参与到世界重建这项艰苦的工作中来。国际联盟不过是一个纯粹的政治组织,他不过是在承认各现存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对人类事务进行修补。这种在解决事实问题中无能为力的机制,根本无法适应我们所处的这个新时代的复杂的政治需求。那些狭隘的,陈旧的消亡的或垂死的道义和政治上的观念,必将被人类具有相同的来源和相同的命运这样一种更清晰和更简单的观念所取代。摘编自赫伯特世界简史(

13、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盟建立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际联盟最终解散的原因及启示。(9分)4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1918年在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中,中国科学社总部由美国迁回国内。李四光这时从欧洲学成归国,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在教学、研究园地里辛勤耕耘,取得了一些世界瞩目的成就。1922年5月,在中国地质学会第三次全体会员大会上,李四光发表了著名学术演讲中国第四纪冰川作用的证据向瑞典地质学权威安特生发起挑战。李四光在地质学方面的其他重要贡献科鉴定方法、地质力学的创立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的。他还鼓励学生“不能为已成的学说压倒”,要“为真理奋斗”,告诫他们,真正的做学问,既要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尊重事实根据,又要允许怀疑,提倡怀疑,“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四光的科学成就。(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四光科学研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