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6699222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谈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谈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谈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谈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 摘 要: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普遍学生感觉到高中学习生活与初中截然不同,教师的课堂教学法变了,不像初中教师那样轻松,压力大,知识难度的加深,高中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畏难情绪陡增,厌学的学生较多。本文就高中与初中课程的衔接,提出了见解与做法。 关键词:物理教学;初高对接;策略研究;高效课堂 笔者长期从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体会到高一物理教学应该是高中阶段整个物理教学的基础,物理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吃透物理课标,研究好教材,掌握好课堂教学方法,把握好高中与初中阶段物理教学的衔接度,从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入手,引导正确的学习方法

2、尤其重要,才能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才能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才能让高中学生轻松、自如地进入高中阶段愉快学习物理知识。 一、把握住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教学的区分度 整个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然而初中阶段的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在内容方面看设计到光学、声学、力学、电学等最基本的物理知识,以及与学生生活实际中相联系的一些自然现象,让学生去分析、理解、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高中物理学科的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用抽象的思维方法,运用数学知识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对物理实验中的某些现象,进行比较抽象的模型描述,用

3、比较抽象的方式去概括物理原理;学生发挥想象能力,去假设,去猜想;学生用逻辑思维去判断,分析、解释物理也是过程中的物理现象与本质,这与初中物理要求的重要区别之一。 在教学中,采用比较直观的教学法进行,让学生对物理现象,比较直观、形象、生动,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在实验的基础上揭示事物发展规律,而高中物理教学,大多运用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去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初中物理由于知识内容较少,只是从较浅显的角度去,要求学生掌握物理规律,难度不大,对物理概念的识记、公式的运用方面,大多数都是要求学生尽量在记忆的基础上,去理解、分析,做大量的练习题,因此,初中学生只要识记住概念、公式、定律等,就能够在考试时,取得较

4、好的成绩。而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所涉及的物理知识,内容方面较多,难度大,各章节的知识点,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初中物理那样各章节的知识,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如果教师在学生一进入高中学习,不给学生讲清楚初中与高中学习物理子啊方法上的异同,让学生在心里上有一个充分的准备,往往学生会感觉到,去过的物理学习方法,没法使用,用了许多功夫,花费了许多精力,每次考试总是落后于别的同学,加重了学生对高中生活的神秘。 二、做好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正常衔接 高中教师如何搞好高、初中物理学科的衔接,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认真研究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每一个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行为准则,教师不但要读

5、透课程标准,还要对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及初中物理课本的具体内容,做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明确初中物理讲了哪些方面的物理知识,达到什么样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结合高中学生的自身实际与高中物理课本,找准物理进行的重点、难点,确立物理课堂教学方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比如: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力,这章的知识,涉及的内容有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六大板块,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了“力”这块知识有: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力的相互作用、力的单位及其符号、力的图示概念与力的示意图的区别;这些知识学生学习过,高中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对这些知识进行检测,不必从头要求学习;其次,在课堂教学

6、目标的制定方面,教师要对全班的学生进行分析,实行分层目标,分层教学,才能体现学生主体参与性。 2.采用“学习渐进性”方法,防止好高骛远。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随时注意与初中物理知识的延续性,即学生初中物理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知识的深度的扩展,按照教材的编排体系上看,高中物理课本,都是力求在知识方面,以初中的物理知识为起点,逐步加大难度的,比如“牛顿运动”的知识,初中学习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高中物理课本按“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进程编排,体现了知识方面的衔接。 3.高中物理教师要注重物理概念和规律性方面的教学。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科的基础,如果只注重对概念的识

7、记、概念的适用范围去要求学生,这是传统的物理教学法,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创设机会,让学生在试验中或生活现象中,去发现问题、猜想、探究、总结出来的概念或定律,学生更易理解、易运用。 4.高中物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建立物理模型进行教学。高中物理要揭示物理现象、总结物理规律,很多时候是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去分析、总结出物理规律的,这就需要学生活跃的想象思维,然而,对学生建立物理模型,最好在练习题讲解的方面,着力培养,如对物理过程的分析,用图示是物理情景变复杂为简单,?M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5.高中物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常言道“习惯成自然”,习惯一旦定型,是很难改变的。高中学生的习惯应该从听课的常规、课后反思、独立作业、应试策略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并规范管理,督促到位。 总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掌握课本与教材,适当调整课堂教学手段,培养高中学生的能力,规范行为习惯,一定能够为高中学生全面完成物理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梁茂军,贾秀丽.谈初高中物理教学有效衔接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09,26. 2朱桂芬.再谈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的教学衔接J.学苑教育,2015,14. 3刘孝美.从物理教学的目的谈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J.湖南中学物理,2016,01. 4李江.谈初高中物理课程改革教学中的衔接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3,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