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专题复习——分子动理论、内能及应用教育科学版.doc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6696654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专题复习——分子动理论、内能及应用教育科学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物理专题复习——分子动理论、内能及应用教育科学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物理专题复习——分子动理论、内能及应用教育科学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物理专题复习——分子动理论、内能及应用教育科学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物理专题复习——分子动理论、内能及应用教育科学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专题复习——分子动理论、内能及应用教育科学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专题复习——分子动理论、内能及应用教育科学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 九年级九年级物理物理专题复习专题复习分子动理论、内能及应用教育科学版分子动理论、内能及应用教育科学版 【本讲教育信息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专题复习分子动理论、内能及应用 二. 具体内容: (一)分子动理论的六个概念 1. 扩散:两种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扩散现象。 2.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热运动。 3.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 4.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Q = cmt 5. 比热容:1 kg 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1吸收的热量

2、,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 6. 热值:1kg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 (二)相关的两个规律: 1. 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2. 改变世界的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三)易混淆的概念:温度、内能和热量 (四)相关的计算 1. 比热容:c Q m t 2. 热量:Q放=mq 3. 机械效率:= 总 有用 Q Q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例 1. 使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互相接触(c铜c铁)则( ) A. 热量从铜块传到铁块 B. 热量从铁块

3、传到铜块 C. 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 无法确定 分析:分析: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存在温度差,要确定铜块和铁块之间是否有热量传 递,决定于它们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后,各自的末温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不发生热传递; 如果不相等,那么热量就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根据热量公式 Q吸=cmt升得物体 升高的温度cm Q t 吸 升 。当它们吸收的热量相等、质量相等时,由于 c铜c铁,因此 用心 爱心 专心 。如果它们的初温相同,显然铜块的末温高于铁块的末温,由于题中没有指tt 铜升铁升 出铜块和铁块的初温,所以就无法确定哪个物体的末温高。 答:答:D 例 2. 使 300g 冰温度从25升高到

4、0,但未熔化,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如果这些热 量是由 15降到 0 的水来供给,需要多少克水? 分析:分析:在本题中,实际上是进行两次热量计算,一个放热,一个吸热,关键是要注意 题目中强调的条件:(1) “温度从25升高到 0 ”一句中的“升高到” , “温度从 15 降到 0的水”一句中的“降到” ;(2) “15降到 0 的水”一句中隐含着“水未结冰” 的条件。在解题过程中受到前面“但未熔化”的影响,而忽略了后面“水未结冰”的隐含 条件,从而认为水最后结冰,导致第二问无法求解的错误。 解答:解答:Q吸= c冰m冰(t t0) =2.1103J/(kg)0.3kg0(25) =1.575104

5、J Q吸=Q放 Q放= c水m水(t0t) M水=0.25kg=250g )( 水 放 ttc 0 Q )()015(kgJ/102 . 4 J10575 . 1 3 4 例例 3.3. 有一堆从河里捞出的湿沙子,测得其比热容为 1.2103 J/(kg) ,已知干沙 子的比热容为 0.9103 J/(kg) ,则按质量计算,这堆沙子含水的百分比是多少? 分析:分析:可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式和 Q湿沙=Q干沙+Q水列方程求解c Q m t 解:解:改变相同的温度t 时,湿沙吸收的热量为: Q湿沙= c湿沙m湿沙t = c湿沙(m干沙+m水)t Q干沙吸= c干沙m干沙t Q水吸= c水m水t Q湿

6、沙吸=Q干沙吸+Q水吸 c湿沙(m干沙+m水)t = c干沙m干沙t + c水m水t m m cc cc JkgJkg JkgJkg 水 干沙 湿沙干沙 水湿沙 12100910 42101210 1 10 33 33 ./)./ () ./ ()./ () 1% . 9 mm m 水干沙 水 例例 4.4. 将 500 克温度为 94的水兑入 2.5 千克温度为 15的水中,热平衡后的水温是多 少摄氏度?假设没有热量损失。 分析:分析: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它们之间不会产生热传递,在物理学上称这两个物体处 于热平衡状态;当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放出热量时,高温物体的温度将降低,低温物体的 温度要升

7、高,这个过程一直要进行到两物体的温度相等为止,即进行到两物体达到热平衡 状态为止;在没有热量损失的情况下,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所吸收的热量。 用心 爱心 专心 设本题中冷热水混合后的热平衡温度是 t,高温水初始温度是 t1=94,质量是 m1=0.5 千克,放出的热量是: )( 11 ttcmQ 放 低温水的初始温度是 t2=15,质量是 m2=2.5 千克,吸收的热量是: )( 22 ttcmQ 吸 热平衡时,Q放=Q吸,所以有 )()( 2211 ttcmttcm 经整理后得: t=(m1t1+m2t2)/(m1+m2) =(0.594+2.515)/(0.5+2.5) =28.

8、2 上式中的比热 c 在整理方程式中被约去了,由数学知识我们知道这并不影响最终的解 (因为比热 c 不可能为零) ,但却简化了运算,所以在物理学解题中应尽量用文字代号先运 算,最后再代入具体数字。 例 5. 在温度为 25的房间内,将 20的水 1 千克与 10的水 2 千克混合,由于装置不 够精密,与周围物体有 8.4 千焦的热量交换,求混合后水的温度是多少? 分析:分析:题目中告诉“由于装置不够精密,与周围物体有 8.4 千焦的热量交换”没有说 明是混合水从周围物体中吸热,还是放热给周围物体,但题目中告诉房间温度为 25,而 混合前温水和凉水的温度均低于 25,根据热传递的特点,应该是混合

9、水从周围物体上吸 收了 8.4 千焦的热量。 解:解:这道题,不仅要用到热量计算公式 )( 0 ttcmQ 吸 ,以及热传递等知识,还要求 学生会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考查了学生综合物理知识的能力,因此是一道较 好的题目。 其解法有如下几种: 解法一:解法一:由于温水和凉水的温度都低于房间温度,所以可以认为温水和凉水都从房间 的物体上吸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温水和凉水吸收的总热量等于混合水从周围物体中吸 收的热量即: )()( 00凉凉水温温水凉温 ttmcttmcQQQ 把 Q=8.4103焦,C=4.2103焦/(千克) ,m温=1 千克, m凉=2 千克,t0 温=20,t0 凉

10、=10代入上式,解得 t=14,即:混合后水的温度为 14。 解法二:解法二:由于温水和凉水温度均低于房间温度,所以凉水从温水中吸热的过程中,还 从周围物体上吸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凉水吸收的热量(Q吸)等于温水放出的热量(Q 放)加上 Q热交换。即 Q吸=Q放+Q热交换。 热交换温温水凉凉水 Qttmcttmc)()( 00 把已知条件(同解法一)代入上式解得 t=14。 解法三:解法三:先假定温水与凉水与周围物体无热交换,混合后温度为 t , 则 Q吸=c水m凉( t t0 凉) 用心 爱心 专心 Q放=c水m温(t0 温 t )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Q吸=Q放 即 c水m凉( t t0

11、凉)=c水m温(t0 温 t ) 把已知条件(同解法一) ,代入上式解得 t =13.33,然后,混合水又从周围物体上吸 收了 8.4 千焦的热量,温度升高到 t。 Q=cm(t t ) 其中 Q=8.4103焦,c=4.2103焦/千克,m=3 千克, t =13.33,把已知条件代 入上式,解得 t=14。 即:混合后水的温度为 14。 例 6. 把 5 千克 40的水烧开,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的干木柴?(已知干木柴的燃烧 值为 1.2107焦/千克,外界为标准大气压,并且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 分析:分析:利用吸热公式 Q吸=cm(tt0)可以算出将水烧开要吸收多少热量,解

12、题时应注 意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即水烧开时的温度为 100,再利用燃料的燃烧值 求干木柴的质量。 解答:解答:Q吸=cm(tt0)=4.2103焦/(千克)5 千克(10040) =1.26106焦 因为 Q吸=Q放=1.26106焦 所以干木柴质量 q Q m 千克 千克焦 焦 105. 0 /102 . 1 1026. 1 7 6 例例 7.7. 柴油机的飞轮转速为 2400 r/min,由此可推断,该柴油机每秒做功多少次? 分析:分析:柴油机曲轴每转动 2 周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而柴油机每个工作循环只做功一次。 解答:解答:因该柴油机飞轮转速为 2400 r/min=40r

13、/s,即 1s 内做功 20 次。 例例 8.8. 一辆 60kW 的载重汽车,保持功率不变在平直的马路上行驶,受到的阻力是 4.5103N,发动机每小时耗油 20L,求: (1)发动机的效率 (2)如果油箱内还有汽油 50L,那么还能行驶多远?(汽油=0.8103kg/m3,q汽油 =4.6107J/kg) 分析:分析:先求出汽车一小时做多少功,即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便能求出该热机 的效率。计算出 50L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即可求出汽车做的有用功,根据 W=FS 便能 求出汽车行驶的路程。 解:解:(1)W=Pt=60103 W3.6103s=2.16108 J 则 20 升汽油

14、完全燃烧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是 2.16108 J 用心 爱心 专心 20 升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Q放=mq=汽油Vq=0.8103kg/m320103 m34.6107J/kg=7.36108J 则发动机的效率为 =% 3 . 29 1036 . 7 1016 . 2 8 8 J J (2)50L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q=汽油Vq=1.84109J 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 W=Q放=5.39108 J 汽车行驶的路程是 S=kmm F W 120102 . 1 5 【模拟试题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30 分钟) 一. 选择题 1. 下列事例中,属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15、A. 秋风吹拂,树叶纷纷落下 B. 在箱子里放几块樟脑,过些日子一开箱就闻到樟脑的气味 C. 繁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很热闹 D. 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的照射下,看见灰尘飞扬 2. 质量相等的两块金属在沸腾的水中加热足够长的时间后,同时取出,放在足够大的冰 块上,能使冰块熔化较多的金属就具有( ) A. 较大的体积B. 较大的密度 C. 较大的温度D. 较大的比热 3. 甲乙两个物体放在一起,甲物体吸收热量,乙物体放出热量,则( ) A. 甲物体的比热大B. 乙物体的比热大 C. 甲物体的温度低D. 乙物体的热量多 4. 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下列各种情况中放出热量一定相等的是( ) A. 两个物体初温相等 B. 两个物体降低了相同的温度,但末温不等 C. 两个物体质量相等,降低的温度相等但初温不一定相等 D. 两个物体初温相等,末温相等 5. 把质量和温度都相等的铜球和铁球放进沸水中加热一段时间,比较这一过程中它们吸 收的热量( ) A. 铜球吸收的热量较多 B. 铁球吸收的热量较多 C. 铜球和铁球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6. 质量和温度相等的铁块和水,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之后,把铁块放入水中,则( ) A. 它们之间没有热传递B. 热从铁传向水 C. 热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