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电气安全基础.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696440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电气安全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一章电气安全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一章电气安全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一章电气安全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一章电气安全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电气安全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电气安全基础.(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电 流 对 人 体 的 作 用,第二节:电 气 事 故,第一节:工 业 企 业 供 配 电,第一章:电气安全基础,1-1.工业企业供配电,一、电力系统:由发电厂、送电线路、变电所、配电网和电力负荷组成。,二、工业企业供电 (1)工业企业供电系统:从电源线路进厂开始到用电设备进线端为止的整个电路系统。,进线35kV总变电所10 kV各个车间变电所0.4 kV 各配电箱或用电设备 适用于大型企业和大中型企业 进线10kV总配电所10 kV各个车间变电所0.4 kV 各配电箱或用电设备 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和中型企业 进线10kV变电所0.4 kV各车间各配电箱或用电设备 适用于中型企业和中小

2、型企业 进线0.4 kV配电室各车间或各配电箱或用电设备 适用于小型企业,应由两回路供电,供电变压器也应有两台。,无特殊要求。,(2)工业企业电力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应由双重电源供电。其一发生故障时,另一个不能同时 损坏。对特别重要的符合还要求进一步增设应急电源。, 一级负荷应由双重电源供电,当一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说明:采用的“双重电源”一词引用了IEC50(601)中的术语第601-02-19条“duplicate supply”。因地区大电力网在主网电压上部是并网的,用电部门无论从电网取几回电源进线,也无法得到严格意义上的两个独立电源。所以这里指的双重电源可以是分

3、别来自不同电网的电源,或来自同一电网但在运行时电路互相之间联系很弱,或者来自同一个电网但其间的电气距离较远,一个电源系统任意一处出现异常运行时或发生短路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仍能不中断供电,这样的电源都可视为双重电源。 一级负荷的供电应由双重电源供电,而且不能同时损坏,只有满足这两个基本条件,才可能维持其中一个电源继续供电,这是必须满足的条件。双重电源可一用一备,亦可同时工作,各供一部分负荷。,三、工业企业配电,优点:省去了整套低压配电装置,变电所结构结简化,投资降低 缺点:故障时波及面大,可靠性较低。,优点:故障时互不影响。可靠性高。 缺点:高压开关设备用得较多,投资增加。,优点:供电的可靠性较

4、高。 缺点:保护装置及其整定比较复杂,若配合不当,易发生误动作。,说明,电气事故类型,1-2电气事故,电气事故概要和触电事故的分布规律见书,1-3电流对人体的作用,一、人体阻抗,二、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细胞激动作用,破坏生物电作用,发热作用,电击致伤,离解作用,电休克,窒息,心室颤动,电击致命,(1)作用机理,心室颤动时的心电图,(2)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1)伤害程度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通过人体的电流愈 大,人体的生理反应愈明显,伤害愈严重。,感知电流: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 平均(概率50%),男:1.1mA 女:0.7mA,感知阈值:感知电流的最小值。 感知阈值可按0.5mA考虑。,摆脱电流:

5、指人在触电后能够自行摆脱 带电体的最大电流。 平均值(概率50%), 男:16mA; 女:10.5mA。,摆脱阈值:摆脱电流的最小值。 男性:9mA; 女性:6mA; 由此可见;摆脱阈值约为10mA。,室颤电流:指引起心室颤动的最小电流。,室颤阈值: 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周期:50mA左右; 电流持续时间小于0.1s:500mA以上。,2)伤害程度与电流持续时间的关系:,通过人体持续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能量累积,易与心脏易损期 重合,体电阻下降,当持续时间在0.015s范围内时, 心室颤动电流和电流持续时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达: 式中:I 心室颤动电流,mA; t 电流持续时间,s。,或者,用

6、下式表达 当 t1s 时: I50mA; 当 t1s 时: It50mAs,3)伤害程度与电流途径的关系,电流通过心脏、中枢神经和脊椎等要害部 位时,电击的伤害最为严重。 其中又以心脏伤害的危险性为最大。 心脏电流因数利用心脏电流因数可以粗略估计不同电流途径下心室颤动的危险性。 心脏电流因数 ,(4)伤害程度与电流种类的关系,1) 100Hz以上交流电流的效应。,用来表示高频电流的危险性。,频率因数:,以下为各频率段交流电流效应:,100-1000Hz交流电流的感知阈值和摆脱阈值曲线,100-1000Hz交流电流的室颤阈值曲线,频率因数均大于1。 说明感知阈值和 摆脱阈值都比工频 要高,频率/

7、kHz,频率因数,110kHz交流电流的感知阈值和摆脱阈值曲线,关于1kHz以上 交流电的室颤阈值 尚无试验数据资料,2)直流电流的效应,直流电流相对于交流电流更易摆脱, 室颤电流也较高。,感觉阈值:正常人在正常条件下的感觉阈值 约为2mA。,摆脱阈值:300mA时,阈值不定。 300mA时,不能摆脱。,室颤阈值: 向下电流的阈值是向上电流的2倍; 电流从左手到右手,不大可能发生室颤 持续时间超过心脏周期时,直流室颤阈 值为交流的数倍。 持续时间小于200ms时,直流室颤阈值 大致与交流相同。,3)电容放电电流效应,电容放电的心室颤动阈值,电容放电作用时间 短暂,不存在摆脱阈值 的问题 感觉阈值曲线如书 P29页图1-23所示 室颤阈值如左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