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一、二单元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6673084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三一、二单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一、二单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一、二单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一、二单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一、二单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三一、二单元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三一、二单元试题及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封实验高中高二年级必修三一、二单元试题1淮南子载:“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其寓意主要体现了A道家的“无为”思想B法家的“变革”主张C墨家的“节用”倡议D儒家的“礼制”要求2战国时期,荀子宣扬“天子者势位至尊,无敌于天下。南面而听天下,生民制属莫不振动服从以化顺之”。庄子也主张“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这反映了当时A道家放弃了任性无为B重建社会秩序的诉求C君主专制成社会共识D儒家与道家趋于合一3从汉朝起,历年二千,儒学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干。其间或兴或

2、衰,却没有一个学派或宗教,能夺取它的正统地位。儒学的不败原因有A严格拥护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B其它学派缺乏特长C统治者历来尊重儒学D儒道佛鼎立,儒守中立4董仲舒说:“事应顺于名,名应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他提出的这一理论A使民间封建迷信思想氛围更为浓厚B促使汉武帝在全国大力推行神学教育C鼓励人们遵从道家提倡的顺其自然D便于汉武帝假借“天”来巩固统治5“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其中“经”的地位较高。从汉至唐,孟子一直被列入子部,到南宋时,孟子则被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的第十三部经书。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重

3、文轻武观念渐趋兴盛B民本思想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6宋代叶梦得在石林家训治生要略中提到:“人之为人,生而已矣。人不治生,是苦其生也,是拂其生也。”将家训文化提升到治生思想的高度。以下对宋代家训文化发展的原因探究具有说服力的是A宗法“家国同治”思想发展的必然产物B君主专制加强对思想统一要求超越前代C社会发展推动士人阶层认识自我的结果D治家思想受时代风尚的影响发生新转型7朱熹朱子语类中讲:“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先已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直待有了君臣父子,却旋将这道理入在里面”。以下解释忠实于材

4、料原意的是A理是万物之源,存在于人的心中B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与天地同理C格物致知是认识天理的必由之路D天理与人心本质上没有根本区别8朱熹说:“千五百年之间,正坐为此,所以只是架漏牵补过了时日。其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朱熹此语的主要目的是A复兴分封制和宗法制B重建儒家信仰以实现政治清明C强调士大夫的道德修养D倡导建立书院以推进学术自由9宋元之际的理学家许衡曾于途中饥渴难当,遇一棵结满果实的梨树,同伴争相摘食,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他取食,他却答曰:“非吾之所有,取之不义。”同伴进而劝解道:四周房倒屋塌,梨主已不复存在。许衡则说:“梨虽无主,难道我自

5、己的心也没有主吗?”这反映了A理学制约了人的追求B理学家追求孔颜之乐C心学激励人积极上进D不容动摇的道德信念10北宋尚有“河东狮子吼”,而到了南宋“妇女裹脚”“贞洁牌坊”等现象比比皆是。宋代是妇女社会地位急转直下的时代。宋代女性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精耕细作的农业需要更多男性B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观念C传统思想演变影响了社会生活D军事政策改变导致军队人员增加11下列选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对应中不正确的是 A 梭伦颁布解负令 王安石推行青苗法 针对着农民面临的债务纠纷 B 亚里士多德倡导中道 孔子推崇中庸 理性是人们生活实践的准绳? C 两宋以来,城市商品经济繁荣;意大利等地的工商业城市

6、兴起 资本主义萌芽成为时代主流 D 明清时不拘成法、风格奇特的画家群体出现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开创艺术新时代 打破传统桎梏,创造多彩成就 12李贽承认个人私欲,“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天尽世道以交”,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商业交易合乎天理。这从根本上反映了A李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B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C封建专制统治己走向衰落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萌发13明末清初,我国思想领域出现了一个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的活跃局面。以下对这一时期思想家的主张及评价正确的是 李贽的“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挑战了正统理学 黄宗羲主张建立“天下之法”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君

7、权 顾炎武“众治”主张实质是反对“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王夫之的“循天下之公”标志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顶峰ABCD14清代小说红楼梦不但文学造诣高,同时也留下许多当时观察社会生活的材料。书中写道:贾敬热衷追求神仙,却因误服丹砂丧命。死时,独子贾珍出了远门,家人只好作主,先请人将遗体移往尼姑庵安置。等贾珍回家后,再按服丧守孝之理办理后事。根据这段故事呈现的现象可以推断A追求神仙成为士人普遍风气B社会上儒释道文化兼容并存C尼姑社会地位已经高于道士D儒家礼教地位低于释道传统15某一时期社会思潮认为“人与动物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这样的:禽兽在很大程度上为感官所驱动,很少考虑过去或未来,只是为眼前而活着;但是

8、人却看到万物的原因,理解原因和结果的相互性质,作出类推,因而很容易审视其一生的整个过程,为生活的行动做必要的准备。”该思潮最有可能是A斯多亚学派倡导的理性B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C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D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16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悲剧作家,他们不约而同以传奇故事、人与诸神的关系,以及命运与家庭对人生的影响等为主题,诉诸人的情感,表现人的优点;到公元前4世纪,悲剧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喜剧出现,喜剧作品常讽刺雅典官员,或取笑当时的一些思想家,诉诸人的理智,暴露人的弱点。这反映出古希腊A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入发展B悲喜剧的社会影响力极大C公民辩证看待自己的文化D公民认知社会能力的提升1

9、7论真理中记载了普罗泰戈拉留传下来的哲学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据此判断:普罗泰戈拉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是A是否由“哲学王”来做统治者B是否民主和强盛C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D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18安提丰(公元前426年公元前373年)认为:“自然给予一切人以应有的补偿,这是人人都看得到的:所有的人也有能力获得这种补偿。在这些方面不可能像区分希腊人还是野蛮人一样作出区分,我们大家都用嘴和鼻子呼吸,用手拿吃的东西。”这主要体现了A“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主张B对人人平等的肯定C坚决捍卫自然规律与法则D对人的地位与作用的重视19下列对中外历史人物观点

10、的理解正确的是 选项 观点 理解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此学说奠定了中国民主思想的基础 B “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是基督教统治下人类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 “认识你自己” 该思想成为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的源头 D “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 该学派主张人人平等,要求废除奴隶制度 20“1317世纪,意大利美第奇家族(著名富有家族)同一些伟大贵族家族一起推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诞生。他们是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艺术赞助人。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都与之密不可分。这些有才华艺术家在其家族资助和庇护下,创造了大量的传世杰作。”结合所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美第奇家族

11、是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B富有家族资助是文艺复兴兴起的因素之一C艺术家创作突出个性,充满浪漫主义风格D意大利文化艺术发展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21以支持路德教的诸侯和信徒为一方,以罗马教廷及其追随者为另一方,德意志发生宗教内战。1555年内战双方签订和约,路德教成为合法宗教。由此可见,马丁路德改革成功原因之一是A宣扬“因信称义”,信徒众多B符合了资产阶级的时代需求C罗马教廷军事实力并不强大D与封建王权实现了暂时结盟22有学者说,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同流而异趋”,两者在知识范围内为“兄弟”,在道德范围内为“仇雠(chu)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态度上看两者都挑战罗马教廷权威B在目标上两者都主张削弱封建王

12、权C异趋指两者对古代文化的态度不同D同流指两者都试图摆脱宗教的束缚23“(16 世纪以后)新教徒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有从通过理解自然发现上帝揭示给他们意图的职责,这好比他们身负通过阅读经文获取上帝意愿的知识的职责。”这说明新教伦理A挑战了教皇的权威B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C颠覆了基督教神学D促进了新兴君主国的形成24孟德斯鸠说:“如果一国的法律认为应该容忍好几种宗教的话,那么法律也就必须要求这些宗教互相容忍。一切受到压制的宗教,自己必将成为压制异教的宗教。因为当一种宗教侥幸而脱离了压迫的时候,它就要立即攻击曾经压迫它的其他宗教。”这段话A论述宗教自由在法律上的必要性B探讨宗教信仰和法律的相互依存关系C论证宗教迫害存在的必然性D主张法律要为宗教服务25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这反映了先哲们A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B发展商品经济的思想C反宗教的思想D法制的思想26有学者认为:“在康德那个时代,启蒙意味着一种觉醒,从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