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投资中国健康医疗服务产业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6668902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3.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波士顿-投资中国健康医疗服务产业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波士顿-投资中国健康医疗服务产业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波士顿-投资中国健康医疗服务产业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波士顿-投资中国健康医疗服务产业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波士顿-投资中国健康医疗服务产业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波士顿-投资中国健康医疗服务产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波士顿-投资中国健康医疗服务产业(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6月 投资中国医疗服务行业 吴淳、田瑀、黄培杰(John Wong) 目 录 内容概览 1. 把握机遇:医疗服务行业投资现状和前景 2. 先谋后动:最佳投资时机和细分板块 3. 慧眼识珠:各投资板块格局和成功要素 4. 稳健执行:投资方式、估值挑战和投后管理 5. 寄语投资者:抓好牌,聚能力 参考文献 波士顿咨询公司2013年6月 1 2 4 8 15 18 19 波士顿咨询公司2013年6月 投资中国医疗服务行业 内容概览 中国的医疗服务市场容量巨大, 发展前景广阔。 作为医疗服务市场的主体, 医院总体收入在 2011年达到了近1.25万亿元人民币。 公立医院在过去占据了 主导地位

2、。 近年来, 私立医院的增速格 外迅猛。 从2008年至2011年, 私立医院的机构数年平均增速达16%。 政府更是提出2015年私立医 院服务量占比要实现翻番, 达到20%。 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深化改革和对私立医院的大力扶持, 正吸引着各路投资者纷纷涌入。 目前, 市场上主要有五类投资者: 私募股权/风险投资 (PE/VC) 、 上市药企、 产业资本、 外资医疗集团和 本土医疗集团。 投资的机遇和风险并存。 选对投资领域和目标, 进而以合适的方式投资和管理来提 升医院价值, 是确保投资成功的必要条件。 近期内, 私立医院在整体实力和竞争环境等方面还相对处于劣势。 差异化经营将是私立医院 抓住机

3、遇竞争制胜的关键。 目前有六大投资板块正逐渐显现: 高端医疗、 私立专科连锁、 私立综合 医院、 公立医院转制、 医疗产业链延伸和医院集团。 随着时间的推移, 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将会不断演变, 各时期私立医院差异化发展的重点和条件 也会随之变化。 因此, 投资者要把握各医疗服务板块在不同时期的投资窗口 , 选对时机, 顺势而行。 近期: 高端医疗和私立专科连锁引领第一波投资浪潮。 中期: 高端医疗和私立专科连锁在地域和专科方面延展, 而综合医院 (私立综合医院和公立医 院转制) 成为重点, 医疗产业链延伸逐渐兴起。 长期: 综合医院进一步发展, 并可能向医院集团延伸; 行业并购整合项目出现。

4、在把握各医疗服务板块的整体发展脉搏之后, 深入了解各板块的行业需求特性和竞争格局, 并把握关键成功要素, 是帮助找寻、 筛选合适投资对象的下一个关键步骤。 高端医疗: 以高端的文化理念为核心, 深入了解高端客户的需求, 并进一步将其落实到品牌、 服 务和人才建设上。 私立专科连锁: 标准化是连锁复制的扩张基石, 品牌是加快扩张的重要资源, 而人才培养能力 则是实现扩张的必要保障。 此外, 也可根据行业需求特性, 寻求自身差异化发展的方向, 打造 相关优势。 综合医院 (私立综合医院和公立医院转制) : 全方面能力要求, 包括政策支持、 品牌、 人才、 专 科建设、 服务、 组织架构和管理、 运

5、营和流程管理以及规模。 投资中国医疗服务行业2 波士顿咨询公司2013年6月 医疗产业链延伸: 差异化的市场定位、 标准化模式和可复制性相当重要, 另外从医院介绍获得 稳定的业务来源也是成功的关键。 医院集团: 在综合医院所需的全方位综合性能力基础之上, 实现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的能力 是制胜的关键。 投资医疗服务行业有四类典型的进入方式: 对于私立医院, 可以选择新建或者收购; 对于公立 医院, 可以选择转制收购或者托管。 在估值方面, 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中国特有的难点, 包括财务体 系不透明、 渠道返点现象普遍、 法规风险和人力资源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等。 投资之后, 则有四大 价值提升杠杆 (

6、企业化治理、 优质高效运营、 产品组合战略和整体扩张战略) 来改善医院运营, 并 提升投资回报。 本报告由波士顿咨询公司 (BCG) 负责撰写, 旨在通过对已投资案例和潜在投资目标的分析, 针对投资者感兴趣的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相关阐述。 另外, 我们还出版了相关系列报告 把握医改 的下一个黄金机遇: 医疗服务行业 , 帮助读者分析中国医院市场的现状、 特点和挑战, 理解国家相 关政策对该市场的影响, 更好地展望中国的医院市场环境和发展趋势。 1. 把握机遇: 医疗服务行业投资现状和前景 1.1 市场前景广阔, 政策支持加强 自2004年至2011年, 中国的医疗服务市场以年均18%1的速度迅猛

7、发展, 其主体医院市场 在2011年整体规模接近1.25万亿元人民币2。 目前, 中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仍然较低, 在 2010年仅为5%3。 根据卫生部 “健康中国2020” 战略研究报告 , 这一比例在2020年将提高至 6.5%-7%4。 因此, 从长期来看, 包括医疗服务在内的整体医疗市场仍有长足的发展空间。 目前, 这一巨大市场仍由公立医院高度垄断, 市场化程度较低。 中国有62%的医院为公立医院 (其中 , 政府所有的医院占44%, 其它非政府所有的医院占18%) , 私立医院占38%2。 整体而言, 私立 医院目前规模仍较小, 服务量少。 在2011年, 仅1%的私立医院为

8、三级医院, 提供的医疗服务量仅占 总量的9%。 而公立医院的三级医院数量则达到了10%, 提供了91%的医疗服务量。 2,5 与公立医院相 比, 民营医院普遍存在软硬件水平不高的问题, 难以和公立医院相抗衡。 但近年来, 私立医院增速迅猛, 其中也不乏一些高水平的民营医院出现。 从2008年至2011年 的平均增速来看, 私立医院的机构数增速达16%、 床位数增速达19%。 5 考虑到政府提出的2015年 私立医院服务量占比20%的目标, 私立医院从现在至2015年的年均患者量增长率会高达32%, 这也 意味着比2011年要整整多出4亿年诊疗人次。 6 随着国务院 卫生事业的 “十二五” 规划

9、 、 58号文 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 机构意见 和其它相关配套政策文件的陆续出台, 医疗服务市场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 这其中包含 了两大重点方向: 1)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包括解决体制问题、 扭转补偿机制; 和2) 鼓励社会资本进 入, 包括放宽准入条件、 优化市场环境。 投资中国医疗服务行业3 波士顿咨询公司2013年6月 从国际经验来看, 德国、 美国和印度等国家也曾开展了 类似从后付制到预付制的医保支付方式 改革, 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其中。 这些举措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医疗服务行业的私有化进程, 加速了 产业竞争和整合, 从而涌现出像HCA、 Asklepios和Max H

10、ealthcare等医疗服务航空母舰。 借鉴 国际经验反观中国, 我们预计目前的改革政策在长期内也将会推动中国医疗服务行业走向更加市场 化的竞争, 并出现更多的私有化和整合趋势。 其原因有三: 首先, 解决体制问题分离卫生部门既管又办的双重角色。 这既有助于促进公立医院和私 立医院开展更公平的竞争, 逐级消除对公立医院的政策偏袒, 也有利于私立医院的发展。 其次, 医保支付制度改革 (总额预付和疾病诊断相关组预付费等) 给医院施加更大的 控费压力, 使得医院未来的运营效率以及相应的成本控制能力将成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的政策将推动越来越多的私立医疗机构蓬勃发展。 在改善

11、其发展环 境的同时, 也更积极地推动了整个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 国家推动部分公立医院的转制和私有化, 也成为 了私人资本获取优质医疗资源的良好机会。 2010年颁发的5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 表 征着中央政府对消除私立医院市场准入障碍的决心。 文件规定: 调整和新增医疗卫生资源优 先考虑社会资本; 允许境外资本举办医疗机构; 逐步取消对境外资本的股权比例限制 (原来是 70%7) ; 对具备条件的境外资本在我国境内设立独资医疗机构进行试点, 逐步放开。 同时规定 简化外资办医的审批程序: 外商独资医疗机构的设立由卫生部和商务部审批; 中外合资、 合作医 疗机

12、构的设立由省级卫生部门和商务部门审批即可。 此外, 该文件也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 院改制。 当然, 市场准入仍然存在少数不确定性, 各地方政府对58号文的解读和细化落实速度 也存在一定差异。 不排除个别地方对当地卫生资源规划有特别的限制, 对现有公立医院存在隐 性偏袒 (如限制私立医院经营范围、 拖延审批等) 。 但总体而言,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已向投资者敞 开了 大门。 1.2 许多投资者已纷纷涉足医疗服务市场 目前可观察到的医疗服务行业投资者主要有五类: PE/VC、 上市药企、 产业资本、 外资医疗集 团和本土医疗集团。 PE/VC是迄今最踊跃的投资者, 他们的主要目标往往是私立专科连锁

13、医院, 投资标的一般较 小。 自2008年至今, 已经有超过30宗投资案例。 早期的投资热点包括体检、 齿科、 妇产和眼科 等。 典型的案例有鼎晖和天图资本等多家机构对慈铭体检进行的多轮投资。 许多上市公司, 特别是医药相关企业也纷纷进入了产业链下游。 它们的目的更多是寻找协同效 应, 发挥自身在某一专科领域的优势。 典型的案例有金陵药业收购宿迁人民医院、 泰和诚医疗 建立肿瘤医院等。 产业资本: 如华润和复星等也不甘落后, 开始涉足医疗服务行业。 这类投资者的特点是资金实 力雄厚、 有较强的政府资源, 同时对医疗服务行业的布局拥有更大的全局观和长期大规模投 资的雄心与实力。 典型的案例有华润

14、收购昆明儿童医院、 复星对和睦家进行战略投资等。 4 波士顿咨询公司2013年6月 投资中国医疗服务行业 外资医疗集团: 一些领先的外资医疗集团也逐渐进入该市场, 通常定位于中高端医疗, 采取综 合小型医院加卫星诊所的模式逐步扩张, 同时积极和国内医疗机构合作/合资。 随着中国收入 水平的不断提升, 它们也在逐步扩大其业务和地理范围。 典型的案例有百汇 (新加坡) 、 和睦家 (美国) 等。 本土医疗集团: 目前国内真正意义上的医疗集团尚未成气候, 主要原因在于医疗集团的市场环 境还不够成熟, 而打造自身能力又任重道远。 相比外资医疗集团, 本土的投资方式更加多样 化, 包括收购、 新建和公立

15、医院转制。 早期典型的案例有凤凰医疗、 中美华医, 新近则有同仁医 疗产业集团等。 从投资的回报来看, 机遇和风险并存。 既有达晨创投投资爱尔眼科, 在短短两年内实现了10 倍以上的回报, 也有华源集团收购新乡五家医院, 三年之后黯然退出的教训。 金陵药业在收购了宿 迁人民医院后, 迅速扭亏为盈, 在2011年更是实现了16%的净利润率8。 而台湾的明基医院自2008 年在南京开业以来, 盈利一直不佳。 (参阅图1) 每个成功或失败的投资案例背后, 必然有很多特定 的因素。 但是选对投资板块和目标, 进而以合适的方式投资和管理来提升医院价值, 无疑是确保投 资成功的必要条件。 2. 先谋后动: 最佳投资时机和细分板块 2.1 六大类医疗服务投资板块正逐渐浮现 近期内, 私立医院在整体实力和竞争环境等方面还相对处于劣势。 在公立医院垄断地位无法 打破 (到2015年, 公立医院服务量比重仍占80%6) 、 政策执行还未明朗 (政府文件有待各地政府细 化落实) 、 玻璃天花板尚存 (隐性准入障碍、 人才和病源瓶颈、 医保支付变革以及回报周期长) 的 情况下 , 差异化经营将是私立医院竞争制胜的关键。 相较于公立医院, 私立医院往往具备更高的运 ? ? ? ? ? ?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