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药中毒及酒精中毒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6667801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3.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鼠药中毒及酒精中毒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鼠药中毒及酒精中毒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鼠药中毒及酒精中毒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鼠药中毒及酒精中毒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鼠药中毒及酒精中毒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鼠药中毒及酒精中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鼠药中毒及酒精中毒(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酒精、鼠药及其他药物中毒的救治,宁夏医科大学总院急诊科 吴嘉荔,概述,急性酒精中毒 鼠药中毒 百草枯中毒 防冻液中毒 其他类型毒物中毒的救治 血液净化技术在中毒救治中的应用,急性酒精中毒,急性酒精中毒,急性酒精中毒:概述,酒精又名乙醇,为无色、透明、易挥发性液体,为许多药物的良好溶媒。酒精可作为某些工业的原料,7075%浓度的酒精作为医用、灭菌消毒剂,在各种酒类饮料中也含有不同浓度的酒精成分。 酒精对人体的危害可分为: 直接毒性中毒、成瘾 间接影响营养缺乏、其他与乙醇相关的疾病,急性酒精中毒:概述,酒精中毒又称乙醇中毒,可分为急性酒精中毒综合征、戒酒引起的综合征、慢性酒精中毒综合征和与酒精中

2、毒有关、发病机制未明的疾病。 急性酒精中毒或酒醉是指一次过量饮酒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兴奋、失节制、行为失常、多言或言语迟钝、运动及步态失调、激动、好斗、嗜睡,严重者陷入木僵及昏迷。,急性酒精中毒:概述,胃:1、约在30分钟内排入肠;2、约30%在胃吸收;3、可以导致胃黏膜损伤、出血、呕吐,肝:1、转化为乙酸CO2+H2O;2、乳酸、酮体增高致代谢性酸中毒;3、糖异生受阻致低血糖,脑:先兴奋后抑制。兴奋共济失调昏睡昏迷呼吸循环中枢抑制,其他:1、3%-5%肾排出;2、引起胰腺炎、心肌损伤;3、低血钾、低血镁、低血钙,酒精在体内的代谢,急性酒精中毒:中毒机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小剂量产生兴奋效应

3、随着剂量增加,可依次抑制小脑、延脑中枢,引起共济失调、昏睡、昏迷及呼吸和循环衰竭 干扰代谢 乳酸增多、酮体蓄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紊乱、消化道出血、胰腺炎、发作性心律失常、脑梗死、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酒精中毒:临床表现,兴奋期:欣快感、语无伦次、颜面潮红、步态不稳、判断力障碍、动作不协调等。 共济失调期:兴奋状态消失后,即出现动作失调、步态蹒跚、语无伦次、口齿不清、恶心、呕吐、心率加快。 昏迷期:如果酒精量继续增加,患者即转入昏睡状态,脸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呼吸表浅或出现陈-施氏呼吸,心率缓慢,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急性酒精中毒:临床表现,急性酒精中毒:并发症

4、,成人乙醇重度中毒后可并发中毒性肺水肿、脑血管意外、频发室早、房颤等多种心律失常及肝功能损害;大量饮酒后还可出现急性乙醇中毒性肌病,肌痛,肌无力,肌肉肿胀,横纹肌溶解而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酒精中毒,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根据计算,正常人在一般情况下饮用350mL(约相称于1小瓶)啤酒或半两白酒(20ml)后,血液酒精浓度就可达到0.02g(20mg/100ML),即达到饮酒驾驶的处罚条件。 当饮酒量上升至1400m

5、L(约相称于3瓶500ml)啤酒或一两半白酒(80ml)时,血液酒精浓度可达到0.08g(80mg/100ML)即可达到醉酒驾驶处罚条件。,急性酒精中毒:诊断,询问病史: 为什么喝酒:有无自杀服用其他药物可能,现场是否有其他药瓶或农药味。 注意假酒可能导致的甲醇中毒?是否初次喝酒?年龄?饮酒量? 注意有无外伤史,呕吐情况,有无呕吐物误吸。 既往病史:特别是昏迷者有无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胃病、胰腺炎 实验室检查:生化、心肌酶谱、血气分析、心电图、头颅CT、胸部CT、腹部B超等,急性酒精中毒:治疗,急性轻度中毒: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急性重度中毒 洗胃:大量摄入乙醇者,可在1小时内进

6、行洗胃,1小时后洗胃已无必要。 昏迷及呼吸抑制者:纳络酮的应用争议:国外研究认为无意义,国内研究效果理想。可加用中成药醒脑静。 补充葡萄糖、维生素B1、B6、烟酸,加速乙醇氧化。 透析治疗:血乙醇含量大于109mmol/L(500mg/dl)并伴有酸中毒,或经过以上治疗症状无改善者,可血液或腹膜透析,乙醇清除率明显加快。 并发症防治:肺水肿: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吸入性肺炎:抗感染治疗、糖皮质激素、气道护理、呼吸机支持;保肝、胃黏膜保护剂 其他:对症支持治疗。,鼠药中毒,鼠药中毒,鼠药中毒:概述,国家化工部、农业部于1991年明令禁止使用剧毒鼠药。但在全国不少地方的农村集贸市场,随时都可以买到含有

7、毒鼠强、氟乙酰胺、氟乙酸钠等化学成分的国家严禁鼠药,且这些鼠药与食品同一摊位出售。毒伤人、毒死人的中毒事件屡屡发生,我国每年有约10万人发生急性中毒,其中急性鼠药中毒有5万至7万人。鼠药中毒死亡人数为同期多种传染病死亡人数总和的3.84倍,死亡率是多种传染病的66.7倍。,鼠药中毒:概述,目前我国批准登记杀鼠剂的生产企业有35个,生产杀鼠剂达81个产品。境外7个国家及地区的企业在我国登记9个产品,隶属9个品种。 1生物杀鼠剂2种: (1)C型毒梭菌素(博式灵);(2)肠炎沙门氏菌阴性赖氨酸丹氏变体6a 噬菌体饵剂(依萨琴柯)。 2化学杀鼠剂7种: (1)磷化锌(耗鼠净);(2)氟鼠灵(杀它仗)

8、;(3)杀鼠灵(灭鼠灵、华法灵);(4)杀鼠醚(立克命、鼠毒死、杀鼠萘);(5)敌鼠钠盐(野鼠净);(6)溴敌隆(乐万通);(7)溴鼠灵(溴鼠隆、杀鼠隆、溴联苯、大隆)。,鼠药中毒:概述,常见名称有:“一步倒”、“二步倒”、“三步倒”、“闻必死”、“百家安”、“盖世灵”、“灭鼠王”、“闻到死”、“气死猫”、“邱氏鼠药”、“毒三代”、“一粒灵”、“闻到来”、“灭绝亡”、“灭鼠神王”、“全杀光”、“猫王”、“闻味死”、“诱鼠穿心丸”、“王中王”、“大杀迷”、“神猫灭鼠精”、“快杀死”、“灭鼠大王”、“扑地香”、“十里香”、“神可快杀灵”、“碰到死”、“鼠毙净”、“神威”、“猫霸王”、“鼠克星”、“

9、好猫盖世灵”、“一扫光”、“地王”、“小霸王”、“一粒死”、“一粒亡”、“一粒效”、“诱鼠粉”、“一滴灵”、“三秒死”、“三秒得”、“九一0”、“一闪光888”、“铁麦黑”、“气体聚杀灵”、“气体灭鼠剂”、“神奇好猫气毒灭鼠膏”、“气杀净”、“灭鼠净”、“鼠力杀”、“抓猫捕鼠精”、“A3699激光闻到死”等。,我国明令禁止生产、 经营、使用的剧毒 杀鼠剂有5种: 1、毒鼠强 2、灭鼠硅 3、氟乙酸钠 4、氟乙酰胺 5、甘氟。,鼠药中毒:概述,鼠药中毒:概述,鼠药中毒:概述,在我国,明文规定的禁用灭鼠剂有:氟乙酰胺、氟乙酸钠、毒鼠强、毒鼠硅及甘氟 在现阶段,我国化学品管理尚不规范,一些厂家、商家

10、为谋取经济利益仍在非法生产。另一方面,大众灭鼠心切,安全使用化学品知识尚未普及,使得禁用灭鼠剂屡禁不止。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毒控制中心调查显示,在市场上所兜售的所谓特效灭鼠药,氟乙酰胺、氟乙酸钠和毒鼠强占了总数的2/3 以上。,禁止使用的灭鼠剂,鼠药中毒:概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鼠强等禁用剧毒化学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鼠强等禁用剧毒化学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鼠药中毒:分类,抗凝血类杀鼠剂:杀鼠

11、灵、溴鼠灵、杀鼠醚、溴敌隆等。 硫脲类杀鼠剂:安妥、灭鼠肼、灭鼠特等。 干扰代谢类:灭鼠优、脱氢胆固醇。 有机磷类杀鼠剂:毒鼠磷、溴代毒鼠磷等。 氨基甲酸酯类杀鼠剂:灭鼠安、灭鼠腈等。 有机氟类杀鼠剂:氟乙酰胺、氟乙酸钠、鼠甘伏等。 植物类:红海葱。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类杀鼠剂:毒鼠强、鼠特灵、鼠立死等。 无机化合物类杀鼠剂 其他杀鼠剂,鼠药中毒:抗凝血类杀鼠剂,抗凝血类杀鼠剂,鼠药中毒:抗凝血类杀鼠剂,溴鼠灵毒饵,杀鼠迷母液,溴敌隆母液,0.005%溴敌隆毒饵 (好猫鼠克),杀鼠灵毒饵,杀鼠灵原料,0.1% 敌鼠钠盐,敌鼠隆(大隆)毒饵,第一代,第二代,杀它仗,鼠药中毒:抗凝血类杀鼠剂,特点:

12、 分为两类:羟基香豆素类和茚满二酮类。 作用缓慢, 需经过相当一段潜伏期后才逐渐出现抗凝血的临床表现。 中毒机制是是竞争性抑制维生素K,使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导致临床出血症状。,鼠药中毒:抗凝血类杀鼠剂,临床表现: 潜伏期:较长,大多数1-3d后才出现出血症状。 出血症状:可见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紫癜、咯血、便血、血尿等全身广泛出血,可伴有关节疼痛、腹痛、低热等。 必要时可予以维生素K1肌注,如出血症状好转,凝血酶原时间24小时后有改善,有助于诊断。,鼠药中毒:抗凝血类杀鼠剂,治疗: 清除毒物:及早催吐、清水洗胃导泻。 特效解毒剂:维生素K1 10-20mg肌注,1-3次/日。严重者

13、120mg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日总量可达300mg。 输血:出血严重者,可输注新鲜血液,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浓缩物(主要含凝血因子II、VII、IX、X)。 严重中毒者,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止血,保护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对症支持治疗。,鼠药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杀鼠剂,中枢神经系统杀鼠剂,代表:毒鼠强,鼠药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杀鼠剂,毒鼠强,白色粉末,不溶于水、乙醇,微溶于丙酮。,化学名称四亚甲基二砜四胺,为剧毒急性杀鼠剂,人的致死量5-12mg, 毒性极大,为氰化钾的100 倍。,好猫鼠药、闻到死、王中王、神奇诱鼠精、一扫光、三步倒、毒鼠灵、邱氏鼠药,会遗留在

14、被毒害的牲畜体内,而食用这些动物的肉有中毒的危机。,鼠药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杀鼠剂,中毒机制: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具有强烈的脑干刺激作用,引起阵发性惊厥,中毒机制可能是通过拮抗r-氨基丁酸,阻断r-氨基丁酸受体,此为可逆性的抑制作用,鼠药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杀鼠剂,诊断要点: 毒鼠强接触史; 发病快,临床以抽搐为主,反复发作,可伴有精神症状及心肝等脏器损害; 血、尿、呕吐物等生物样品中检出毒鼠强;,鼠药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杀鼠剂,治疗: 口服者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清水洗胃,后用活性炭灌入,导泻。 主要是给予镇静抗惊药控制惊厥。 血液灌流。 二巯基丙磺酸钠(Na-DMPS):Na-DMPS

15、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GABA受体,降低惊厥发作的程度。首剂量肌注0125025 g,视抽搐发作情况再追加0125025 g/次。 对症支持治疗。,鼠药中毒:有机氟类杀鼠剂,代表:氟乙酰胺,有机氟类杀鼠剂,鼠药中毒:有机氟类杀鼠剂,概述: 又名敌蚜胺、氟素儿。 一步倒、一扫光、王中王、邱氏鼠药,均含有氟乙酰胺。 口服LD50为210mg/kg。,鼠药中毒:有机氟类杀鼠剂,中毒机制: 氟乙酰胺进入人体后脱胺形成氟乙酸,干扰正常的三羧酸循环,导致三磷酸腺苷合成障碍及氟柠檬酸直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神经及精神症状。对心脏亦有明显的损害。,鼠药中毒:有机氟类杀鼠剂,诊断要点: 有氟乙酰胺的食入史和接触史

16、。 神经系统损害:出现不同程度肌束震颤、意识障碍及全身阵发性、强直性抽搐,反复发作,常导致呼吸衰竭而死。 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心动过速,严重者可出现致命性心律失常;心电图显示QT间期延长、ST段改变等。 消化系统:口服中毒者常有恶心、呕吐、可出现血性呕出物、食欲不振、流涎、口渴、上腹部烧灼感。 实验室检查:血氟、尿氟含量增高;口服中毒患者,从呕吐物或洗胃液中检测出氟乙酰胺。,临床表现与毒鼠强不易鉴别,不同点是后者潜伏期较短,口服后很快发病,氟乙酰胺中毒一般发病较晚 。,鼠药中毒:有机氟类杀鼠剂,处理原则: 皮肤污染者,用清水彻底清洗。更换受污染衣服。 口服中毒者立即催吐,继之用 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清水彻底洗胃。 乙酰胺是氟乙酸胺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成人每次又0.55g,每日24次肌注。 对症支持治疗:重点是控制抽搐发作,可选用安定或苯巴比妥钠等止痉药物。昏迷患者应注意防治脑水肿。保护心肌,能量合剂。 血液灌流。 有报道应用乙醇或醋精也可作为解毒剂。,鼠药中毒,鉴别诊断: 中毒者除恶心、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