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03课 古代印度》

上传人:黎*** 文档编号:106666026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03课 古代印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03课 古代印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03课 古代印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03课 古代印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03课 古代印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03课 古代印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03课 古代印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学案第3课 古代印度1、 学习目标(我需要知道、了解、背诵的内容)1、 我要了解古代印度文明的兴起、强盛和衰落的过程。2、 我要理解印度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对古代印度文明的影响。3、 我要记住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及四个等级,了解种姓制度的影响。4、 我要背诵佛教的创立时间、创始人,了解佛教的发展与传播过程。2、 提前预习1、 自主阅读,圈点勾画,清除障碍2、 梳理知识点(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本课内容知识点)第3课 古代印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_。2、发源地: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_。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今巴基斯坦境内,入阿拉伯海,水量丰沛。3、奴隶制发明

2、:出现:在那里发现的_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外族入侵: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_和_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强盛:_(公元前324年前187年)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衰落:印度多次受到外来民族的侵扰。二、森严的种姓制度1、 产生: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_”。2、 内容:在这一制度中,最高等级是_,掌

3、管祭祀;第二等级是_,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_,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_,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3、特点: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时间:佛教创立于_2、创始人:_,后来被称为“_”,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城释迦族的王子。3、发展:早期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因而也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佛教提出“_”,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教义通俗易懂

4、,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4、传播:_,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_,再传入_。后又传到_、_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3、 梳理知识点(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本课内容知识点,举例。课前预习完成,课堂上请同学上黑板书写)3、 自主探究1、 古代亚非文明的基本特征?2、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后来的发展的影响?3、 印度种姓制度的实质和影响?4、 典型例题识读下列图片,回答有关问题. 图片一 图片二 图片三 图片四(1) 请为以上四则图片命名。图一:图二:图三:图四:(2) 根据图片信息,它们分别对应哪一文明?图一:图二:图三:图四:(3) 上述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为什么?名称古代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中国文明地理位置发源地奴隶制国家形成时间文明成果共同点好老师资源库专注中小学最新部编精品资源的统筹编制,着重对新课标、新教材进行深度解读研究。利用探究思维和课程整合的教学理念打造学科特色文化,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QQ:3562868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