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6、27课(共30张ppt)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665823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0.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6、27课(共30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6、27课(共30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6、27课(共30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6、27课(共30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6、27课(共30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6、27课(共30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6、27课(共30张ppt)(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当今世界 政治格局 的多极化 趋势,20世纪50年代 两极格局的形成,雅尔塔体系 “冷战”的出现 两极格局的形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 出现,20世纪末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欧洲走向联合 日本崛起 不结盟运动 中国的振兴,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一超多强”,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 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 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 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声音,振荡 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第26、27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学

2、习目标】 1.了解欧洲走向联合、日本谋求政治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 2.理解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材料三 欧洲各国能力有限,不能保证各国人民享受新时代的繁荣为此需要建立更大的市场,除非欧洲各国创造一个经济共同体,进而建立一个联邦或一个实体,否则繁荣和社会的大发展是难以想象 维克多雨果,材料一 如果我们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否则,欧洲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阿登纳回忆录,一.欧洲的联合,(1)现实原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

3、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3)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材料二:二战后的西欧,面临来自东方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以及来自西方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2)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两极格局竞争中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西欧联合的原因,材料五: 从814年至1945年1100年间,法德之间的大仗、小仗加起来73次,这意味着每15年就打一仗。欧洲各国的联合,需要消除法国和德国之间长达几个世纪的敌对与矛盾。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理之下 - 法国外长舒曼,()关键因素:法德和解,材料

4、四:实现欧洲各国的联合,建立统一的欧洲这是欧洲早已存在的一种思潮。这种思潮植根于中世纪基督教帝国的理想,希望欧洲结束分裂,停止纷争,实现持久和平。,(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一.欧洲的联合,(1)1951年,法、德、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_,建立_,_ 和解。 (2)1957年,签订罗马条约, 建立 _ (3)_ 三个共同体统称为 _,巴黎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1967年,欧洲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法德,(4)_年,欧盟成立。,1993,一.欧洲的联合,【学习要求】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22至123页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从经济联合、政治联合两个角

5、度。),欧元为欧盟的统一货币,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 。,硬币,欧元,1999年,欧洲统一货币欧元诞生。欧盟还决定建立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一.欧洲的联合,一.欧洲的联合,政治联合:,(1)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从20世纪70年代起,欧共体国家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采取了共同政策,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1950年西方主要国家 经济实力对比,美国与欧共体GDP占世界总额的比重,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障都有美国的座位。”,影响:(1)经济:使西欧的经济实力大增,有利于西欧的稳定与 发展

6、。(对自身),(2)政治: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 策;冲击两极格局,促使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对世界),材料一:二战后美国为彻底铲除日本军国主义武装力量,削弱垄断 资本,推行了非军事化的民主化改革。不久,时局发生了变化,前 苏联与美国对峙。于是美国改变了对日方针,将其纳入美国在远东 的战略体系,从而放松对日本的限制,而改为扶植,希望日本 成为抗击共产主义潮流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样,日本从19461951 年以各种方式获得美国援助21.8亿美元,还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期间得到大批军事订货,为日本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材料二:唐朝时期,日本就派遣了大批留学生随遣唐使到中国学习,明

7、治维新时,政府更加鼓励留学,且在国内力倡“文明开 化”,开启民智。这一重教兴国的思想和传统,在战后更好的得到了发挥。,阅读下面材料 ,理解并分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原因?,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2)美国的大力扶植、帮助;,(1)社会民主改革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4)重教兴国思想和传统;,(3)朝鲜战争的刺激;,日本首相曾根康洪在一次演讲中明确提出,“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增加其政治大国的分量。”,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20世纪80年代 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美国,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日本不再受制于美国,欧共体 1967

8、建立,日本 80年代第二 经济大国,三足鼎立,相 对 独 立 外 交,60年代起,谋求政治大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3、要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合作探究】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1、背景:,2、形成:,3、政策:,4、重要任务:,5、行动纲领:,6、影响:,非集团、不结盟,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1961年贝尔格莱德会议,反对霸权主义,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

9、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三.不结盟运动,【学习要求】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24页概括不结盟运动的概 况,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中国的振兴,中国成为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五十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1956年1976年,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有挫折但成绩很大。,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的振兴,【总结】自20世纪60年代起,促使国际政治格局出

10、现多极化的因素有哪些?,1、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走向相对衰落。 2、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实力大增。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开展竞争。在外交上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经济格局。日本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4、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 5、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崛起,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总之,世界政治

11、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或区域集团之间力量对比此消彼涨,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多极化趋势与两极格局的关系,1、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的振兴,这些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2、多极化趋势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不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3、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的冲击,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总体的、基本的特征,因而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4、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虽然瓦解,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也没有最终形成,直到今天,仍处于向多极化演变的过程中。,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发展变化,时间:20世纪60、70年代,表现,影响,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

12、,不结盟运动,中国的振兴,实力上升,实力下降,强大的美国,强大的苏联,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着两极格局,课堂小结,四、两极格局的终结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四、两极格局的终结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原因,四、两极格局的终结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这样,戈尔巴乔夫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趋于接近”,接着又从揭露社会主义的“黑暗面”发展到推行西方的多党制。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对苏联历史的全盘否定,造成了否定十月革命、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严重后果,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导致

13、了局势动荡,直至苏联解体。,四、两极格局的终结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其实,戈尔巴乔夫曾经面临着许多的改革选择,他本人的改革初衷并非就是瓦解前苏联,但是,却被美国精心诱导走上了毁灭之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初期,也曾尝试类似中国的渐进的改革道路,如加强激励机制、企业扩权和租赁制等等,但是,随着西方精心灌输的规范化改革药方流传,人们心气浮躁地很快被误入了改革歧途。,四、两极格局的终结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四、两极格局的终结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国中情局对付中国的十条诫令 一、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怕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替他们制造对色情奔放

14、的兴趣和机会,进而鼓 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 二、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 三、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有宗教迷信。 四、时常制造一些无事之事,让他们的人民公开讨论。这样就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种下了分裂的种子。特别要在他们的少数民族里找好机会,分裂他们地区,分裂他们的民族,分裂 他们的感情,在他们之间制造新仇旧恨,这是

15、完全不能忽视的策略。 五、要不断制造消息,丑化他们的领导。我们的记者应该找机会采访他们,然后组织他们自己的言辞来攻击他们自己。,六、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宣扬民主。一有机会,不管是大型小型,有形无形,都要抓紧发动民主运动。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不断对他们(政府)要求民主和人权 。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断地说同样的话,他们的人民就一定会相信我们说的是真理。我们抓住一个人是一个人,我们占住一个地盘是一个地盘。 七、要尽量鼓励他们(政府)花费,鼓励他们向我们借贷。这样我们就有十足的把握来摧毁他们的信用,使他们的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只要他们对物价失去了控制,他们在人民 心目中就会完全垮台。 八、

16、要以我们的经济和技术优势,有形无形地打击他们的工业。只要他们的工业在不知不觉中瘫痪下去,我们就可以鼓励社会动乱。不过我们必须表面上非常慈爱地去帮助和援助 他们,这样他们(政府)就显得疲软。一个疲软的政府,就会带来更大的动乱。 九、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举手投足,一言一笑,都足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 劳的精神。 十、暗地运送各种武器,装备他们的一切敌人,以及可能成为他们敌人的人们。,最近美国创造了一个新“Chimerica”,把中国英文名称的前半部分和美国英文名称的后半部分合了在一起,直译是“中美国”,准确翻译应该是“依附美国的中国 经济体”,“美国控制的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