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我国高血压诊疗现状 探索有效应对之策-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6663896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PPTX 页数:79 大小:4.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洞察我国高血压诊疗现状 探索有效应对之策-2.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洞察我国高血压诊疗现状 探索有效应对之策-2.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洞察我国高血压诊疗现状 探索有效应对之策-2.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洞察我国高血压诊疗现状 探索有效应对之策-2.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洞察我国高血压诊疗现状 探索有效应对之策-2.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洞察我国高血压诊疗现状 探索有效应对之策-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洞察我国高血压诊疗现状 探索有效应对之策-2.(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洞察我国高血压诊疗现状 探索有效应对之策,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解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华琦,华琦,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1996年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1998年被评为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我国心血管病(CVD)死亡率仍居疾病死亡构成的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 全国已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 每5名成人中就有1名患有心血管病 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CVD,我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5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4,从2009年开始心血管死亡率:

2、农村超过城市,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5,心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5,该项研究共分析来自154个国家的869万参与者的数据,并采用41个其他国家的模型估算了国家水平的收缩压升高比率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损失以及收缩压升高相关疾病所致的死亡数目。这些疾病包括心脏病、卒中、房颤、心肌病、主动脉瘤、周围血管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内膜炎、慢性肾脏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Forouzanfar MH, et al. JAMA. 2017 Jan 10;317(2):165-182.,2017年1月JAMA发布全球高血压疾病负担数据,SBP110-11

3、5mmHg相关的DALY损失中有超过一半来自: 中国、印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美国,全球血压升高人数及相关疾病负担增加,Forouzanfar MH, et al. JAMA. 2017 Jan 10;317(2):165-182.,The Burden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每十名居民就有三名患有高血压,患病率为32.5%,Lewington S, et al. JAMA Intern Med. 2016 Apr;176(4):524-32.,2016年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研究)组 揭示我国高血压流行新趋势,JAMA Intern Med杂志上发表的这项高血

4、压前瞻性队列研究 该研究纳入全国10个省(区)的500,223例35-74岁的成人,平均随访7.2年,共7,028人死于心血管病,Lewington S, et al. JAMA Intern Med. 2016 Apr;176(4):524-32.,我国高血压诊断率仅为30.5%,控制率不足5%,JAMA Intern Med杂志上发表的这项高血压前瞻性队列研究 该研究纳入全国10个省(区)的500,223例35-74岁的成人,平均随访7.2年,共7,028人死于心血管病,我国城乡社区比较: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 农村明显低于城市,了解我国城乡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病情况,以社区为基础的城

5、乡社区约28万人口的原发性高血压进行抽样调查,胡永华,等.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21(3):177-80.,迫切的是:要把对高血压的防治范围扩展到广大农村地区,全面提高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我国高血压控制现状极为严峻,我国80%的高血压患者分布在社区或乡村 基层(社区与乡村)是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 基层医生是防治高血压的主力军,钟鸿斌,等.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5;30(15):21.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7(6):22-64.,我国基层高血压防治举措,2017年社区人群心血管疾病综合防治指南正式发布 高血压管理是社区心血管疾病综合防

6、治的重点之一,社区人群心血管疾病综合防治指南(试行),高血压管理是社区心血管疾病综合防治的重点之一!,为进一步总结经验,适应高血压基层管理的新需求,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和基层卫生司支持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中国高血压联盟于2013年10月启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基层版)指南的修订,更名为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5;9(1):10-30.,2015年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更新,燎原计划中国高血压防治基层指南万里行大型活动,为使基层指南宣传推广落到实处,真正使有效的技术规范落地生根,发挥社区人群高血压控制与规范管理作用,

7、在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支持下,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高血压联盟共同发起基层指南宣传推广“燎原计划中国高血压防治基层指南万里行大型活动”,高血压治疗的基本目标是血压达标,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总危险 降压药物需长期甚至是终身应用,医生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适合的药物,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5;9(1):10-30.,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指出,20世纪60年代,1977年,2012, ,2015,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曾用名北京降压0号,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在我国人群中积累了大量的使用经验,在当前众多新药涌入市场的情况下

8、仍然是基层医疗单位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常用药物之一,在中国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等.中华高血压杂志.2016;24(9):822-6.,2017年社区人群心血管疾病综合防治指南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是常用固定复方降压制剂之一,社区人群心血管疾病综合防治指南(试行),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我国传统固定复方制剂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降压效果明确且价格低廉,是基层(尤其对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降压药的一种选择,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5;9(1):10-30.,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为了更

9、好地推动我国自主研发的固定复方制剂的规范应用,特邀请高血压领域的专家,讨论、起草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40年临床使用经验积累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重磅发布,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等.中华高血压杂志.2016;24(9):822-6.,共识从4个方面回顾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 对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进行总结、推荐与建议,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等.中华高血压杂志.2016;24(9):822-6.,药物成分与药理特点,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等.中华高血压杂志.2016;24(9):822-6.,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各组分的

10、药代动力学,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等.中华高血压杂志.2016;24(9):822-6.,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低剂量的四种成分具有协同作用,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等.中华高血压杂志.2016;24(9):822-6.,药物临床效果,N=11,861 轻、中、重度高血压患者 接受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4周治疗,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短期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对全国14个省会城市的11,861名社区中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0号的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4周的随访和血压测量, 观察患者服用降压0号后的血压控制情况,张奕,等.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1):5-7

11、.,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4周治疗后血压达标率高达68.4%,血压达标率(%),张奕,等.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1):5-7.,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一项纳入510例轻中度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分为接受降压0号治疗和常规治疗2组,随访12个月,评价降压疗效与安全性,N=510,范雯怡,等.现代预防医学.2012;39(4):1008-21.,血压达标率(%),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12个月治疗后血压达标率高达92%,范雯怡,等.现代预防医学.2012;39(4):1008-21.,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systol

12、ic 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trial,2015年由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发起的SPRINT研究,其强化降压的结果 对传统降压目标提出了挑战,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5):42-93. https:/www.sprinttrial.org/public/dspHome.cfm,纳入9,361例收缩压130mmHg的高血压高危患者,年龄50岁,伴有至少一项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卒中史、或者终末期肾功能不全为排除标准 将患者随机分为强化血压组(收缩压目标120mmHg)和标准降压组(收缩压目标14

13、0mmHg)进行降压药物治疗。随访5年。试验主要终点:首次出现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卒中或心衰、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复合终点,强化组:使用3种或多种降压药,例如利尿剂或CCB、ACEI;标准组:平均使用2种2降压药,SPRINT Research Group, et al. N Engl J Med. 2015 Nov 26;373(22):2103-16.,与标准降压组相比,强化降压组 主要复合终点降低25%,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7%,SPRINT Research Group, et al. N Engl J Med. 2015 Nov 26;373(22):2103-16.,与标准降压组

14、相比,强化降压组 主要复合终点降低25%(P0.001),与标准降压组相比,强化降压组 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7%(P=0.003),主要复合终点为首次出现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卒中或心衰、和心血管疾病死亡,接受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治疗12个月后, 血压130/85mmHg的患者比例超过50%,评价长期服用北京降压0号片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 该项研究为多中心长期开放研究,纳入182例舒张压95-114mmHg且收缩压180mmHg的患者,采用北京降压0号每日1-2 片治疗1年, 观察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吴彦,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6):408-12.

15、,吴彦,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6):408-12.,130/85mmHg,140/90mmHg,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12个月治疗后血压130/85mmHg达标率达52.6%,药物临床效果,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的动态血压测量研究显示: 收缩压谷峰比88.9,舒张压谷峰比73.3%,吴彦,等.中华临床医药.2002;3(15):22-4.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每日一次服药平稳降低血压,一项多中心开放试验,纳入75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SPACELAB90706动态血压仪监测接受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并进行谷峰比值的计算,注:谷峰比(T/P)是反映降压药

16、物对血压控制平稳程度的重要指标。谷效应是指降压药物在每次服药后血压降幅最小时的血压降低值(即治疗前后的血压差值),峰效应是指每次服药后达最大效应时的血压降低值。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制定的标准是,谷峰比大于50%的药物是长效降压药物,可以指导病人每日服用一次进行治疗,治疗8周后,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治疗后诊室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收缩压负荷及舒张压负荷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心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分别为60.59和78.13,平滑指数(SI)分别为0.720.27和1.090.2,注:SI为治疗后24小时每小时血压变化的均值与其标准差的比值, SI越高,24小时降压效果越大越均衡,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显著降低24小时动态血压,平稳降低血压,一项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研究,纳入5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应用北京降压0号和氢氯噻嗪治疗8周,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治疗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