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重点高中2016年1月高三历史总复习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课件(67张)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647945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5.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海淀区重点高中2016年1月高三历史总复习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课件(67张)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北京市海淀区重点高中2016年1月高三历史总复习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课件(67张)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北京市海淀区重点高中2016年1月高三历史总复习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课件(67张)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北京市海淀区重点高中2016年1月高三历史总复习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课件(67张)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北京市海淀区重点高中2016年1月高三历史总复习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课件(67张)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重点高中2016年1月高三历史总复习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课件(67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海淀区重点高中2016年1月高三历史总复习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课件(67张)(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一、二战后初期,形成美苏两极格局; 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兴力量崛起,两极格局受冲击 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一、政治:美苏两极格局,奠基,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确立,奠定两极格局的框架。,雅尔塔体系是指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而建立起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实质:美苏两分天下,两极格局: 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集团在世界的权力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位置,相互敌视、对峙,但是又不能击败对手的世界权力划分形势。,(1)力量对比,资本主义世界,西

2、欧、日本:普遍衰落,1、形成条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霸主,两次世界大战,不仅重创了新兴大国德国和日本,同时也使传统大国英国和法国失去了昔日的风采。当时的世界,除了美国和苏联,其他工业化国家都风光不再。,经济,武装部队300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艘其他战舰 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地 拥有原子弹,控制操纵联合国,工业产量占53.4% 黄金储备占74.5%出口贸易占32.4%,军事,政治,战后美国力量介绍:,社会主义世界,苏联:苏联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社会主义强国,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并向社会主义过渡,战后初期年均生产12万门火炮。,战后初期年均生产19390

3、万发炮弹,战后初期年均生产3万辆坦克,战后初期年均生产4万架飞机,军队人数到1945年5月接近1140万,战后仍保留三四百万人。,战后苏联军事实力:,从一切能得到的指数看,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许多美国人,包括政府中的主要人物,都认为他们能够运用他们的力量命令全世界朝着美国式的民主资本主义方向走去。 斯蒂芬 安布罗斯全球主义的兴起,从材料中看,美国战后有何野心?,苏联虽在二战期间受到严重破坏,但它的军事力量却大大增强,仅次于美国,且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战后苏军驻扎在从欧洲中部的易北河到亚洲的三八线的广大地区。,那么美国的野心是否能够得逞?为什么?,(2)对峙实质:,美国在妄图依靠本国强大的经

4、济、军事实力称霸世界的道路上遭遇到苏联这样一个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存在差异的劲敌,所以对苏联必须采取强硬的遏制政策。,1949年2月,美国某一官员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的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我们有能力解决,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他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什么呢?,(3)方式:,原因:,大战刚歇,人心思定。 苏、美势均力敌。,“冷战”: “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铁幕 1946年,英 国前首相丘吉尔 访问美国,在富 尔敦发表演说, 称苏联进行扩张,“一幅

5、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 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座落着中欧 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 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读咨文中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此即“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2、形成,(1)美国,政治:杜鲁门主义,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基本为西欧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2)经济:马歇尔计

6、划,“马歇尔计划”目的是什么?,1.复兴欧洲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秩序 2.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3. 诱引东欧各国,孤立打击苏联,观察右图,图中站着的人是医生,躺着的是病人,医生正在给病人治病,病人身上贴着药片,药片上的“$”是美元的标志。该图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与欧洲的关系,试结合“二战”后初期的有关史实回答 图中“医生”给“病人”开的“药”具体指什么?,马歇尔计划,(3)军事: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NATO,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等12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

7、公约组织。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得力工具,它是遏制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政治: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经济:经济互助委员会,为了与西方咄咄逼人的经济封锁和遏制政策相抗衡,1949年1月,苏、保、匈、波、罗、捷六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的经济会议上协议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同年4月,该组织正式宣布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经互会的宗旨是,通过经济互助、技术合作和交流经验,促进会员国的经济发展。,(4)苏联,军事:华约,1955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条约,被通称为“华沙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在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

8、美苏两极格局形成。,3、影响-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主要表现,德国分裂 1949,朝鲜半岛分裂 1948,越南战争 1961,古巴导弹危机 1962,西方占领区合并,对德国的分区占领,柏林墙封网瞬间,一东 德士兵突然逃往西德。,眺望封锁墙外的亲人,美国u-2飞机拍摄到的苏联运送导弹的船只,这些导弹被大胆地成排放在甲板上,u-2高空侦察机拍摄出的古巴一个装备就绪的导弹基地,古巴导弹事件的结局是如何的?说明了什么?,1962年美苏核力量比较,战略优势在美国,古巴导弹危机1962,朝鲜战争1950,越南战争 1961,德国分裂1949,总体“冷战”,局部热战,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

9、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冷战带来了一些地区国家的分裂和冲突。,冷战思维还在支配某些政治家的实践。,客观上两强竞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2)影响,4、两极格局瓦解 (1)标志:1989年从波兰开始东欧剧变,1990年两德统一;1991年底,成立独联体,苏联解体。两极格局随之瓦解。 (2)影响 世界形势总体趋于缓和; 新的不稳定因素,使得和平与动荡并存; 两极格局下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爆发; 美国试图独霸全球,插手别国事物(1999年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 国际恐怖主义泛滥(2001年“911”事件),二、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一)表现:1、不结盟运动,亚非

10、拉独立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保持和平中立,铁托(南)、纳赛尔(埃)、尼赫鲁(印),(1)兴起原因,(2)倡导者,(3)标志,1961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4)内容,坚决反对,主张,支持,宗旨和原则:,南拉总统 铁托,埃及总统 纳赛尔,印度总理 尼赫鲁,不结盟运动发起人,(5)影响,第三世界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有力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为保卫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 出了重要贡献,表现:2、欧洲共同体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西欧经济一片凋敝,人民生活难以维持。在德国的西方国家占领区,每天配给的粮食仅含有1550卡

11、路里,为正常需要的一半左右。迫于生活压力,社会上偷窃成风,以致科隆的红衣主教宣布,偷窃对维持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不算犯罪。为走出困境,英国一个企业家联合会发表声明说:“一切取决于美国人肯予合作的程度。”这形象地反映了当时西欧对美国的依赖。,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破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必须使联合起来的欧洲成为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这两个国家强大,但是它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如此有力,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维护和平,它可以在天平上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1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实因素: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丧失; 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 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区域集团化潮流的推动; 思想渊源: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 可能因素:欧洲宿敌法国和德国的和解,(1)原因、条件,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 。 舒曼计划1950年,实现欧洲国家统一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舒曼计划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舒曼计划的实施将会对西欧的政治、经济 产生什么积极影响?,(2)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基本过

13、程,欧共体的建立,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六国),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欧共体的发展,经济一体化:,争取在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政治一体化,1973年,成员国开始“用一个声音说话”。,1975年,“欧洲议会”成立,80年代后政治联系进一步加强,(3)影响: 增强了西欧与美苏抗衡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变化,动摇了美国的霸权地位,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促进了世界政治和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日本:领土面积377748KM2,人口1392万,日本投降时,国家经济陷于破产,战争中物质财富损失率达36%,全国有119座城市被美国

14、的飞机炸为废墟,236万户住房被烧毁。但到60年代末,日本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1987年,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1.9万美元,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国家之首。,表现:3、日本的崛起,1948年1月美国陆军部长说:“在日本经济自立的同时,今后把日本建成充分强大且稳定的民主政治,使之担当制止在远东可能产生的新极权主义战争威胁的作用”,表明美国对日政策?,由占领转向大力扶植,从朝鲜战争爆发起,美国军队就向日本企业发出了大量有关武器、运载工具零部件和其他军用物质的订货单。为了帮助实现这个目标,美国被迫紧急地复兴日本的经济,这样就使还在执行的日本经济非军事化的政策迅速中止

15、了。同时,日本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成为必不可少的了。从1950年开始的五年时间里,日本的企业由于军用物资的巨大需求而发达起来。对于日本来说,这种发展是极其幸运的。事实上,当朝鲜战争爆发、特别需求突然猛增的时候,不论是企业家还是政治家都为此而高兴,并欢呼:“神风终于开始刮起来了!” 日本为什么“成功”,经济上,发展经济为立国方针,制定合乎国情的发展战略,贸易立国,(1)原因,外交上,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保护,发展外贸;朝鲜战争影响,教育科技上,重视教育,发展高科 技,政治上,民主改革,重视科技和教育-日本小学生在上“生活”课教育经费占整个政府预算的25%,居世界首位日本引进技术的模式是:

16、“一号机组进口,二号机组国产”,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海外资产 世界第一,(2)成就,60年代末,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 二经济大国,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跃居西 方之首,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非常激烈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尼克松 1971年,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对资本主义世界和国际关系格局分别产生什么影响?,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表现: 4、中国的振兴,(1)发展历程,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国际威望空前提高,1978年,改革开放,综合国力迅速增长,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工业化奠定基础,改变国际政治力量对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