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之星qc小组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06647471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9.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之星qc小组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电力之星qc小组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电力之星qc小组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电力之星qc小组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电力之星qc小组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之星qc小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之星qc小组(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力之星,热烈庆祝本次QC成果发布会胜利召开,“电力之星” QC小组,宁夏发电集团公司,马莲台电厂电控部主网一班,宁夏马莲台电厂,电力之星,发布人:邹小强,提高1炉D磨组火检正确动作率,发布人:邹小强,爱岗敬业 团结协作 共创和谐班组,一、课题简介,绘图:王君普 绘图时间:2006年 4月10日,省煤器,磨煤机,DCS,MFD,火检探头,机控显示,马莲台电厂1锅炉共5层点火层,每层5组喷燃器,各配1支油火检探头和1支煤火检探头。火检探头将检测的炉膛火焰燃烧参数送至“智能处理单元”(MFD)处理后,转换为模拟量和开关量送至DCS控制系统。模拟量在DCS画面以柱状图形式显示,开关量作为跳闸保护条

2、件参与控制。机组运行中,当每层5支火检中的第1、2火检,或4、5火检或者任意3支火检检测无火时相应磨组保护动作,跳闸磨煤机。,MFD,专业名词解释:,火检探头,内外二次风,背景值BG,宁夏 马莲台电厂 电力之星QC小组,三、选择课题,技术要求,厂部要求,现场情况,电力生产热控技术监督规定保护装置正确动作率100。,厂网分开,竞价上网, 保护装置须正确动作,确保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调 查人:陈佳麟 制图人:王君普 时间:2006年4月12日,1炉磨组火检保护动作频繁,尤其D磨组火检正确动作率最低。,四 现状调查一,调 查人:陈建 制表时间:2006年4月20日,经过对#1炉D层火检200

3、6年13月误动调查分析,导致火检保护误动作的主要原因是单支火检误动!随后对单支火检动作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统计:D层单支火检动作89次!,四 现状调查二,调 查人:陈建 制表时间:2006年4月22日,经过实际调查分析,导致火检保护误动作的主要原因是火检无火!,五、设定目标,目标:将#1炉D磨组火检正确动作率从现在的25%提高到100,【可行性分析】: 1、现场采用先进的ABB火焰监测系统UVISOR6000,符合FMRC国际标准N.7610等级。 2、小组成员曾安装调试大坝发电厂ABBUVISOR火检,该火检正确动作率为100 %。 3、 ABBUVISOR系列火检在1炉A磨组2006年第一季

4、度使用中正确动作率为100。 4、 根据DCS保护逻辑,单层保证4/5火检正确动作即:单支火检正确检测率80%,就能保证火检正确动作率达到100%.,制图:王君普 制图时间:2006年4月28日,六、原 因 分 析,1炉D磨组火检检测无火,探头超温误动,火检冷却风压低,火焰燃烧不稳定,光纤深入长度短,主持人:张钧 绘图人:邹小强 时间:2006年5月8日,MFD判断错误,MFD参数BG设定高,探头堵灰,光纤探头脏看不到火,内外二次风挡板位置不合适,探头检测范围小,确认结果:检修人员技能考试优秀,检修技术规范。,七、要因确认,确认一:人员培训少,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结论:非要因,确认人:张钧 确

5、认时间:2006年5月15日,确认标准:电控部培训标准检修人员技能培训和技能考试80分合格。,七、要因确认,确认二:内外二次风挡板位置不合适,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结论:要因,确认人:李皓 确认时间:2006年5月15日,确认标准:1机组锅炉燃烧性能试验报告 结论来自电力工程院1机组锅炉燃烧性能试验报告,确认结果:内外二次风挡板位置不适应锅炉运行实际,易造成锅炉结焦和 燃烧不稳!,七、要因确认,确认三:火检冷却风压低,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结论:非要因,确认人:李皓 确认时间:2006年5月15日,确认标准:锅炉设备运行技术标准Q/MLT-102.01-2006:5.6.17规定:该系统采用的火检

6、冷却风压力5KPa。,数据来自热工历史数据库212组数据,确认结果:现场运行系统的火检冷却风压力5KPa,符合运行要求。,七、要因确认,确认四:探头环境温度高,确认方法:现场测量,确认标准:ABB火检环境规范规定,正常工作温度0-60 。,确认结果:火检探头工作温度在正常范围内,电子元件工作温度正常。,确认人:邹小强 确认时间:2006年5月15日,结论:非要因,确认结果:火检探头无严重集灰,符合工作要求。,确认标准:参考ABB火检使用手册规定要确保光纤前端探头无严重集灰。,七、要因确认,确认五:探头堵灰,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确认人:邹小强 确认时间:2006年5月15日,结论:非要因,调查结

7、果: 火检插深都符合火检探头安装标准。,七、要因确认,确认六:光纤伸入长度短,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确认标准:ABB火焰检测器安装手册 规定,光纤前端面距风箱喷口应控制在120mm220mm。,确认人:齐志博 确认时间:2006年5月15日,结论:非要因,调查结果:火检参数设置值中背景值BG值偏高。,七、要因确认,确认七:MFD参数背景值BG设定高,确认方法:现场试验,确认人:齐志博 确认时间:2006年5月15日,结论:要因,背景参数BG值设置偏高将造成火检参考门限太高,对于燃烧弱或者燃烧不稳定工况下,将造成“火检无火”信号误发。现场对检测无火的D1油火检进行BG值调试。,确认标准:ABB火焰

8、检测器维护使用手册 故障诊断第37页:当火焰信号过低时,适当降低背景参数BG值,可提高MFD输出火焰信号。,原因找到:,内外二次风挡板位置不合适,MFD参数BG值设定高,八、制定对策,制表人:陈建 时间:2006 5 16,九、对策实施一,通过调节内外二次风挡板调节镙杆,找到内外二次风挡板位置最佳配比,使喷燃器火焰燃烧稳定充分 。,调整内外二次风挡板位置,实施负责人:陈建 实施时间:2006年6月6日,九、对策实施一,实施负责人:陈建 实施时间:2006年6月6日,通过试验调整, 燃烧工况稳定,火焰信号平稳。实施有效。,九、对策实施二,在燃煤工况和燃油工况下分别调整MFD SET1的BG值,满

9、足火检信号正确输出。,降低BG参考值,实施人:邹小强 实施时间:2006年6月10日,通过调整,火焰信号MFD输出都能保证在(1050)DB。 结论:实施有效,十 效果检查,制表人:秦臻 时间:2006 1012,数据来自生产月度报表,动作率,时间,火检,#1炉D层火检正确动作率调查表,十 效果检查,制表人:秦臻 制图人:秦臻 时间:2006 1012,100%,经过统计,在纯煤燃烧和纯油燃烧工况下正确动作率为100, 在油煤混燃工况下仍然发生油火检检测无火,不能正确动作。,十一、原 因 分 析,1炉D磨组油火检检测无火,主持人:张钧 绘图人:邹小强 时间:2006年10月16日,煤油混燃时火

10、检值低,MFD参数与工况不匹配,十二、要因确认,确认一:燃油压力低,确认方法:现场测量,确认标准:锅炉设备运行技术标准规定:该系统采用的燃油压力2.5MPa。,确认结果:运行燃油压力2.5MPa,符合标准。,结论:非要因,2.6,2.58,2.59,2.58,2.62,2.6,2.6,2.59,运行数据,9月21日,9月13日,9月1日,8月16日,8月7日,7月27日,7月15日,7月6日,日期,运行燃油压力调查表(单位:MPa),数据来自热工历史数据库212组数据,确认人:王君普 确认时间:2006年10月16日,调查结果: 2006年第三季度购买燃油各项指标均合格。,十二、要因确认,确认

11、二:燃油品质差,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确认标准:锅炉设备运行技术标准 规定,标准为0柴油,凝点55,密度0.841 Kg/m。,确认人:秦臻 确认时间:2006年10月17日,结论:非要因,2006 年 第 三 季 度 燃 油 调 查 表 数据来自化验室化验记录,确认结果:油煤混燃工况检测值超限。,十二、要因确认,确认三:MFD参数与工况不匹配,确认方法:现场试验,结论:要因,确认标准:ABB火焰检测器维护使用手册火焰检测装置MFD上模拟量输出范围:10DB50DB。,确认人:陈佳麟 确认时间:2006年10月18日,项目,内容,火检名称,十三、制定对策,制表人:陈建 时间:2006 1020,

12、十四、对策实施,将“给煤机运行”和“油角阀打开”信号送到MFD的SET3通道,作为“煤油混燃工况”的信号来启动第三套参数判断火焰参数。,DCS增设工况判断,实施负责人:陈建 实施时间:2006年11月04日,十四、对策实施(续),将STE3参数在 “油煤混合工况”下调试,使得SET3参数满足油煤混燃工况下的火焰监视要求。,MFD参数重新调整,实施负责人:陈建 实施时间:2006年11月04日,通过试验, 火检正确检测各种工况下的火焰信号都能满足(1050)DB实施有效。,十五、效 果 检 查 ,100%,制表人:陈建 制图人:陈佳麟 时间:2007年04月02日,数据来自生产月度报表,十五、效

13、 果 检 查 ,制表人:秦臻 制表时间:2007年04月08日,十五、效 果 检 查 ,1、杜绝火焰检测系统的误动,为机组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保证;,安全效益,环保效益,人力资源,2、减少磨组启动燃油对环境的污染;,3、降低检修人员对火焰检测系统的维护工作量。,十六、巩 固 措 施,将此改进措施引进到#1机组其他ABB火焰监视器。,将改进方案纳入热控设备检修技术标准 Q/MLT-104.04.07-2006:4.2.2,制表人:王君普 时间:20070712,数据来自生产月度报表,十六、巩 固 措 施(续),统计员:曹大宁 绘图人:王君普 制表人:陈佳麟 时间:20070712,通过QC小组的活动,小组成员除解决本课题外,还在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协作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成员的业务水平、检修技能都得到加强。我们将利用QC活动的科学方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去圆满完成下一个活动课题减少1炉送风控制系统解手动次数!,十七、活 动 总 结,预祝本次QC发布活动圆满成功,谢谢大家!,宁夏马莲台电厂电力之星QC小组 2007年12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QC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