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村高中语文微练习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664302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茅村高中语文微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茅村高中语文微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茅村高中语文微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茅村高中语文微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茅村高中语文微练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茅村高中语文微练习(11)一、语言文字应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斜线“/”前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央浼/分娩 溺爱/匿名 剽窃/虚无缥缈B、栖息/敧侧 契约/楔子 潜力/扭转乾坤C、倩影/天堑 俏皮/峭拔 怯弱/扶老挈幼D、钟磬/磐石 诺言/偌大 朔方/追本溯源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A经过我国航天科学家们旷日持久的科研攻关,负载着国人千年梦想的“嫦娥一号”踏上了 38 万公里奔月的漫长之旅。B在电视剧乡村爱情中,赵本山力挺东北新人,把剧中最重要的角色都给了他们,而赵本山、范伟等著名演员在剧中反而成了举重若轻的角色。C被媒体热炒一段时间的“80 后

2、”作家进入作协的事件(主要是郭敬明入作协),本月终于尘埃落定。D作家陈丹青到书店为其新书退步集序篇签售,他坦承,这是为自己作宣传。看来,因“销量”的压力,往日深居简出的作家们也要到前台为自己摇旗呐喊了。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提取四个四字短语,与短语“形成化石”一起概括恐龙足迹化石形成的过程。(4 分)骨骼化石保存了恐龙生前身后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足迹化石保存的却是恐龙在日常生活中的精彩一瞬。恐龙在太干的地方活动不可能留下脚印,太湿的地方也无法留下脚印,只有在温度、粘度、颗粒度非常适中的地表行走时才会留下足迹。恐龙在地面留下足迹后,如果马上下雨,或者被水淹没,尚未干燥的足迹很快就会在水中消融。因

3、此,足迹在潮湿的地面形成后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干燥过程,待保存足迹的地表干燥硬化后,再被外来的沉积物所覆盖、掩埋,才能形成化石。形成化石4.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评论。请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点评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观点鲜明,透过现象谈本质,一个角度不超过 40 字,标点占格。 (4分)著名学者易中天先生曾在某市做了一场题为“中国智慧漫谈”的精彩讲座。互动环节中,有听众提问道:“今天听您的讲座,主办方安排市领导坐在第一排,公务员坐在正当中,我们这些普通听众一票难求,还只能坐在旁边、后面,对此您有何评价?”这个极为尖锐的问题一经抛出,主持人随即陷入不知所措的尴尬之境;易中天先生则以

4、其惯有的幽默风格回答道:“主办方这样安排,可能是认为领导干部更需要参加学习、接受教育吧!”此语一出,全场笑声一片,市委书记带头为之鼓掌。 二、诗词鉴赏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1)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5 分) (2)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6分)0.茅村高中语文微练习(11)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应用1.D qng/

5、pn、nu/ru、shu/s;Ami/min、n、pio;Bq、q/xi、qin;Cqin、qio、qi。2.C(A 旷日持久,指耗费时日,拖延得很久,贬义。B 举重若轻,指某人很有才干,能轻易地完成艰巨的任务。可调换为“无足轻重” 。D 摇旗呐喊,现比喻替别人助长声势,而语境中讲的是“为自己” ,使用不当)3.恐龙活动、留下足迹、干燥硬化、覆盖掩埋(4 分,每个短语 1 分)4.【答案】:主持人(或主讲人)需要智慧来应对听众提出的尖锐问题,用幽默化解现场尴尬,使各方皆大欢喜。普通听众对主办方的座位安排提出质疑反映出干群关系的不和谐,值得全社会反思。政府官员和市民一起聆听专家讲座,和民众共同接

6、受教育,有利于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答对 1 点得 2 分:角度 1 分,观点 1 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压缩语段的能力。本题为压缩语段中的特殊题型,是一种评论型的抽象压缩,它是一种新颖的题型,它的新颖或者说它的难点在于,既要看懂新闻,又要跳出新闻可问题。这里的跳出新闻,不是不要新闻内容本身,而是不能抑郁新闻本身,要注意题目要求的评论角度,根据新闻内容,可以评论的人有易中天、主持人、主办方、听众(包括市领导、公务员、一般买票的普通民众) ,这些评论的角度有了,还有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是怎样的评论才是“透过现象谈本质” ,如果能联系现实想一想,即听众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反映了什么?

7、说明了什么?多联系现实追问,答案的方向就明确了。本题解答误区在不能透过现象谈本质,只是泛泛而谈,比如大谈特谈易中天的智慧等。二、诗词鉴赏5.(1)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2 分)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3 分)(2):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2 分)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其幽静。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2 分)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