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植物欣赏论文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659078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卉植物欣赏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花卉植物欣赏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花卉植物欣赏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花卉植物欣赏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花卉植物欣赏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卉植物欣赏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波大学答题纸(20102011 学年第 1 学期)课号:114J33AGX 课程名称:园林植物与观赏花卉 改卷教师: 学号:084770616 姓 名: 时少波 得 分: 中国人的植物情结探微摘要:无论古今,中国人民都 对花卉植物有着特殊的感情,千百年来,植物情 结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社会现 象。本文通 过分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植物花卉意象,了解植物花卉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通 过与当下社会 进行对比,指出这种情结的流变。关键词:中国人 植物情结 流变 探微文学作品创作来源于生活,并能动的反映生活。在中国古代,上至官家贵族,下至普通百姓,都有一种对植物的热爱和情感依赖

2、。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在粗制的石器上刻划各种花朵的纹样;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雕塑艺术以及建筑艺术上,有了花卉的形象、纹样和图案;战国时期:在青铜器、画像上、丝织品上出现折枝花的图案纹饰;宫室庭院中广植花草树木,民歌总集诗经 、楚辞等古籍中都有记载。这时花卉赋予感情色彩和象征意义,标志着中国花卉文化走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秦汉时期:东汉墓室壁画,陶盆盆景 , 咏蕙 采芝歌等咏花诗词,说明秦汉时期花卉文化的进步,出现了展现大自然美景和生机的花卉艺术作品,有了插花艺术的萌芽。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建设的发展与花卉栽培、应用的昌盛,使花卉由纯生产栽培走向观赏栽培;有关花卉的著作有齐民要术 、 南

3、方草木状 ;咏花的名篇佳作,陶渊明、何逊诗词,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及当时佛画中的折枝花和瓶花。此时开始步入较高层次的艺术享受和创作阶段,盆景、插花艺术的盛行。隋、唐和两宋时期:中国花卉文化的发展进入昌盛和成熟阶段。花卉的科技书籍、文学作品、工艺品和绘画以及盆景、插花等艺术品曾出不穷,可称中国史上花卉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花卉专著有园庭草木疏 、 洛阳牡丹记 、 菊谱等。著名的花卉诗文故事、典故著作有:全唐诗 、洛阳名园记 花十三友等。著名的盆景、插花作品有:唐罗虬的花九锡 、宋王十朋的岩松记 、五代后蜀张翊的花经等。著名的花卉画家有:唐代的边鸾,宋代的李嵩、赵昌、宋徽宗赵佶等。元、明、清时期:元代有

4、关花卉的诗词书画,如文人揭溪斯、王冕、李冶等。这时花卉画呈现了潇洒简逸的水墨写意新画风,插花花型增添了借花明志或浇愁解忧的心象花花型及放荡不羁的自由花花型,颇具新意。明、清时期:花卉栽培开始走入商业性生产并形成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如北京丰台十八村、福建漳州和上海崇明岛的水仙、菏泽的牡丹、云南大理的杜鹃、福建永福的山茶等。 (1)植物之用处,无疑有两大方面,即实用型和观赏型。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他们对植物的热爱抑或更多是依赖,这种感情是朴素而实用性的。其是建立在普通百姓生存需要的基础上。对于社会上层而言,这种热爱更多的是观赏性的,加入了更多的审美情怀,并且,常常把这种情怀华丽化,用高级的装饰品来“

5、包装”这些观赏品。无论是养在高墙深院里的名贵牡丹,还是挺拔在土墙篱笆旁的斜倚杏花,都会被文人用敏锐多情的笔触来记录、来写意。诗经有诗曰: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国风卫风伯兮 )女为悦己者容,她所爱的亲人离开家乡,踏上沙场之时,发如篷草,也没有心思去整理。古人写情之深,从姿容里,能寻出情何以堪的哀伤来。飞蓬,其根类竹根,枝叶似杨柳,盘盘旋旋。蓬草根短浅易断,秋季枯干后,由于体轻,遇风根断,随风而走。在诗中,飞蓬就被赋予了一种凄凉之感,丈夫远行,空留妻子,好好的家被拆开,何其悲凉! (2)在这里,飞蓬,这个小小的植物成为一个象征,这是文人用植物来表现普通人民的生存苦境。当普通的

6、蓬草被赋予普通大众的内涵时,它就升华成为一种意象,这就是文人眼里的蓬草。“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这是唐朝诗人元稹的一首写菊诗。该诗诗境幽美,令人流连。可以想象,一日诗人在郊外村野偶遇茅屋一片,周围草木几近枯黄,唯有菊花,迎着秋风,灿烂依然。它在深秋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 (3) 这样的景象或许说明主人正是一位高洁之人,植菊花以怡性。或许主人仅仅是一个农民,种菊为了布置庭院,使之不显死气沉沉。无论如何,这里的菊花都起到了一个“美”的效果。它客观上美化环境的同时,也感动了欣赏她的路人-包括偶到此地的诗人。而诗人热爱生活

7、、热爱自然,这种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进而诗人便以文字记录下来。当然诗人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寓有深意。这首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让人们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因而历来被人们所喜爱。总之,人们对菊花是十分热爱的,爱她的型,更爱其“精神” 。文人能够用文字来表达这种赞美、依赖、热爱的情愫。而普通百姓对菊花的热爱则是朴素的、非语言的。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是宋代咏梅诗的一首佳作。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

8、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 (4) 这首小诗用质朴的语言为读者展示了一棵冬日战士的形象,这形象及时冬梅,又是诗人自己。这又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种对植物的欣赏不只是单纯地赞美植物外在的形态,更多的是赞美植物所体现的精神,换句话说,诗人赋予了描写对象以人的情感,这样的欣赏才

9、具有深刻的内涵,让赏梅者获得更多的生活感触。当然,有时,梅花也用于实际生活中充当物候指示的符号。如:“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宋黄庭坚虞美人 )(5)除了诗歌中有许多植物意象外,其他作品也记录了许多关于植物的文字。西山经 (山海经的分部) “大时之山,上多榖柞,下多杻橿。 ”榖,构树,桑科,落叶大乔木,桑果可食,芽作蔬,秋后叶变红;柞,山毛榉科,落叶大乔木,种子可食,嫩叶可作蔬菜,秋后叶变红。榖柞二木的形态和功用都有相似性。杻橿二木,自古作车材,古籍中常并称。 (6) 屈原:“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 “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 、 “惠肴蒸兮兰藉” 。元以前不产

10、花茶。大抵属于芳香型的花卉多数可以入茶,所以制作香茶的花卉种类就比较复杂。 (7) 考槃馀事记述了当时所用的芳香型花卉有:木樨、茉莉、蔷薇、玫瑰、兰蕙、橘花、栀子、木香、梅花等。 (8) 红楼梦中“宝玉又看了一回黛玉钓鱼,一回又看袭人等吃螃蟹,自己也陪他饮两口酒。袭人又剥一壳肉给他吃。丫鬟看见,知他要饮酒,忙着走上来斟。黛玉道:你们只管吃去,让我自斟, 这才有趣儿。 说着便斟了半盏,看时却是黄酒,因说道:我吃了一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喝口烧酒。 宝玉忙道:有烧酒。 便令将那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 ”(9)以上诸例说明了古代植物的功用之多,即体现了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除了将植物当

11、作观赏品外,还进而挖掘其效用,以能满足生存(活)之需。这反映的是植物作为劳动人民依赖的对象而存在的。而对于当代社会,植物之用似乎以实用为主,或者说实用性更为突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事物都烙上了市场交换的烙印。现在植物被广泛的应用在各行各业。比如,环保植被用于防沙、固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和改善局部小气候等。这是源于人类社会无限制的膨胀式发展破坏了生态固有的平衡,因此植物被赋予了这些“责任” 。另外,植物还用于市场化运作的商品交易中,比如切花市场的繁荣便说明了这点,当然,作为终端消费品,切花是作为人们观赏品实现其价值的。相比古代而言,现代社会多了许多浮躁,人们很难再有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豁达与

12、诗情,除了个别人之外,很少有人还抱有“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0) 的理想和生活轻盈的姿态了。植物有无灵性?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只有人类才有意识,其他动物有的只是大脑的低级活动,而植物是连大脑活动都不存在的。然而,另一方面说来,人的认识在一定历史时期总是有局限性的。因此,人类无法完全而彻底的认识宇宙所有的未知。那我们也就可以保留植物具有“灵性”这一看法,留待后人去探索。我们能做的是在维系人类生存的状况下尽力去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而欣赏植物这一美学活动可以融入这一保护行动中,达到二者的有机统一,追求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和谐理想。参考文献:【1】

13、中国花卉文化周武忠 花城出版社 广州 1992 【2】 诗经译注(修订本) 周振甫 中华书局 北京 2010【3】 元稹集编年笺注:诗歌卷杨军箋 注 三秦出版社 2002【4】 王荆公文集笺注李之亮 笺注 巴蜀书社 2005 【5】 宋词鉴赏辞典夏承焘 等撰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6】 丁永辉:山海经与古代植物分类 ;自然科学史研究第十二卷(第三期)1993【7】 刘不朽:屈赋所展示之草木世界古三峡植物文化解读J;中国三峡建设;2000 年 04 期【8】 欧贻宏:遵生八笺与考槃馀事 ;图书馆论坛 1998 年 01 期 【9】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 曹雪芹 人民文学出版社 北京 2008【10】 丧家狗 我读论语 李零 山西人民出版社 太原 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