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658077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峨眉山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所谓审美教育,就是通过形象熏陶启迪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灵魄。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都与审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将审美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受到美的熏陶,完善自我,让学生在心理、思想等方面得到升华,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审美教育。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呢?一、妙用导语,感受愉悦美 心理学研究表明:愉悦的情绪对学习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它能

2、引起和保持学习的兴趣,给大脑带来清晰的状态。因此,适当得体的导语不仅能消除学生的疲劳、集中学生的精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给学生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愉悦美。富有经验的教师很重视导语的设计,他们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投石激浪,往往瞬间就可勃发学生的热情,引人入胜。精妙的导语能够调节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五彩缤纷的语文课堂。导语主要是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文体来设计,它可以是一段风趣生动的语言,可以是一幅优美宜人的画面,可以是一段轻松明快的音乐,可以是一个蕴含哲理的问题,也可以是一次小小的活动。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先用课件播放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孩子们用欣赏

3、的眼光欣赏这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欣赏时有的学生睁大了眼睛,目不转睛;有的则不停地发出赞叹声,很显然,学生已经被圆明园昔日的灿烂辉煌和精妙绝伦深深地震撼了。然而当看到圆明园遭受毁灭的情景时大家流下了眼泪,心里痛恨着这些强盗,痛恨他们的野蛮行为。此时,学生表达的欲望已经被激活了。有的学生说:“圆明园曾经的确真是宏伟瑰丽啊!”有的学生说:“这些帝国主义真野蛮,我们要向他们讨回公道!”有的学生说:“我们从现在开始要好好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富强,不让其他国家欺负我们了。”此时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感受作者笔下的圆明园曾经的辉煌景象以及圆明园是如何遭到英法联军毁灭的

4、情景的?”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审美教学活动中来。 二、创设情境,体会意境美 兴趣是学习的力量和源泉。学生的兴趣来源于教师寓教育于娱乐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精神和谐,这就要创设好审美情境。对课文的欣赏实践,语文教师要指点门径, 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揣摩语感,以景生情, 从情联想到境。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掘课文所蕴含的情感,由此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如课文草原是一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散文。文章不仅把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读者的眼前:朗朗的天空,清新的空气,一碧千里的草原,绿色的小丘,白云一样的羊群仿佛使人走进一望无际、美丽神奇的大草原,从而产生对大草原的美的向往,那“蒙汉

5、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浓浓深情,又把依依惜别的蒙汉兄弟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如:我们在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会想到这样一个鲜明生动的画面:在初升太阳照耀下,庐山的香炉峰烟雾弥漫,远远望去,一道瀑布挂在那里。那奔腾不息的瀑布又高又长,银光闪闪,简直像天上落下的银河。诗中的“日照”“香炉”“瀑布”“飞流”等是作者看到的真实事物;“生紫烟”“挂前川”“三千尺”“银河落九天”等是作者观察庐山瀑布时的感受。想象到诗的意境,学生就会产生与作者同样的感受。心中就会油然而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赞美之情。三、感情朗读,品读韵律美朗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

6、内容、发挥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过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比如 再见了,亲人一课,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亲人离别时那真诚,依恋之情。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表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离别时对朝鲜人民的深情呼唤。教师要重视范读,范读饱含着浓缩了的个人体会和独特感受,它可以把课文中准确的词语,感人的描写抒情、优美的韵律节奏充分表现出来,给学生以具体的启迪。不但辅助了讲解,而且起到美育的作用。品词

7、析句,学会鉴赏美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就要引导他们在品味好词语,分 析句式、句意中去发现美、品味美,鉴赏美。如赵州桥一课,在 学习第 3 自然段时,让学生紧抓住中心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以及中心词语“精美的图案”,结合书上插图、教学挂图和投影片上各种龙的图案,来品味作者遣词造句之形象生动。其中“回首遥望、双龙戏珠、相互缠绕”等神形兼备的描写以及“吐、抵、游”等动词的准确运用更是赋予这些石雕龙鲜活的生命力,千姿百态,大有一触即活之势。无限情态尽在眼前之感。通过阅读欣赏,品词析句,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所表现出令人赞叹

8、的创造智慧,继而使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得到升华。五、发挥想象,感悟意境美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感悟美。这种美不仅包括文本中所描写的意境美,还包括透过文中的人物所传达出来的心灵美。如何引导学生感悟其中之美呢?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这段话精辟地概括了想象力的作用。想象力是智慧的信使,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为学生擎起驰骋思维的天空。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结合作者的感情,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

9、经,以作者描绘的景物为纬,放飞想象的翅膀。如教学黄果树瀑布一课,课文的第 2 自然段、第 3 自然段和第 4 自然段描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和形态,课文意境优美,在学生学习了语言文字后,我播放了一段黄果树瀑布的录像,让学生置身于美的意境中,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从而扩展思维想象黄果树瀑布的美。正是通过想象,让学生感受到了意境美,而在感受意境美的同时,学生也会回味欣赏意境美的过程,这就是想象美。六、拓展延伸, 学习创造美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审美教育的归宿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创造美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宝贵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0、培养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体会到美时, 就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创作冲动和灵感, 这时教师就应趁热打铁、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把整个审美过程进一步提升。在教学中挖掘出这些美感因素,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点燃儿童心灵的火花,启迪儿童爱美的心智,陶冶儿童爱美的情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教学中教师要把课文中的美词佳句挖掘出来,配以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予以展示,那么大自然的神奇美、祖国的山河美就会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主义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使学生感受到美的形象,产生爱美的情趣。语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课文的学习,诱导他们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创造美的活动。比如表演, 既是一种欣赏,又是一种再创造;进行写作练习, 也是一种创造美的活动, 可采用续写式、仿写式等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训练。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的优化,能够培养和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学生的个性更加全面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的审美创造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审美教育这一课题,从多方面,多角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美,感受美,追求美,创造美,这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