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题研究开放式考试改革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6574780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课题研究开放式考试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课题研究开放式考试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课题研究开放式考试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课题研究开放式考试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课题研究开放式考试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课题研究开放式考试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课题研究开放式考试改革(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课题研究:开放式考试改革长期以来,学科考试的基本形式是闭卷考试。市中区教研室从今年开始,在初中政治、历史学科进行以开卷考试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开放式考试改革。他们紧紧抓住能力考核这个中心,从考试形式到考试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探索,实现了考试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价值的有机统一,在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和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开放式考试改革的内涵开放式考试是以自主性和研究性学习理论为指导,以测评学生的学科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实现考试形式的开放性、考试内容的能力化和考试评价结果的学分制三者有机统一的评价方式。(一)考试内容的能力化考试内容的能力化是考试改革的核心,

2、它是指通过增加应用性、能力性、开放性题目,以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创新能力。考试内容的能力化是通过命题材料的开放性和设问的开放性来实现的。命题材料的开放性是指命题的背景材料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从内容上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有密切的联系。从形式上看包括引文、案例、事实、漫画、图表、名言警句、诗词等多种形式。材料具有情感化、人文化、生活化、社会化的特点。设问的开放性包括举实例、谈认识(或感想)、析(如何或怎样)体现、说反映、谈启示、说打算、提建议(献计策)、设计活动方案等几种形式(目前各地中考题的形式五花八门,花样不断翻新,远远地超出了中学

3、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水平。我们不禁要问,试题是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还是用于命题设计大赛)。(二)考试形式的开放性考试形式的开放性是指由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变为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考试形式。闭卷考试就是不准学生翻阅任何资料独立答题。闭卷部分的命题以考查基本知识为主,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比较、辨别、理解等较低层次的能力。题型采用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开卷考试就是允许学生查阅课本及其他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独立答题。开卷考试的命题以考查综合运用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综合、探究、创新等较高层次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寓知识与能力的考查之中。题目的编制以设置新情景、新问题为主,答案不是教材内容的

4、简单照搬照抄,而是知识的综合运用,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三)评价结果的学分制评价结果的学分制是指评价结果以学分制逐步代替百分制。第一阶段采用 分数分数 (闭卷和开卷部分分别计分),第二阶段实行 分数等级 (闭卷部分计分,开卷部分划等级),第三阶段取消分别计分制,实行学分制,以学分的高低,评定学科学业水平。二、开放式考试改革的理论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教育部在1999

5、年和2000年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应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 。”“思想政治应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学生的日常品德状况应逐步列为考核内容。考试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适当控制客观题的比例。应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可实行半开卷考试,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开卷考试。其他文科可参照执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明确规定:

6、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 1998年上半年,我们在听课、调研中发现,初中课堂教学特别是政治、历史等人文学科的课堂教学仍存在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状况,上课画条条、课后背条条、考试考条条、考后忘条条的状况,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与识记能力的大小、识记的多少成正比。1998年,教育部组织的一次大规模的调查表明,初中生认为死记硬背的科目排在第一位的是政治,其次是历史,85%的初中生认为政治需要死记硬背。“在许多教师看来,“知识”这个概念就意味着会回答提出的问题。谁能把知识储藏在记忆里,一旦教师

7、要求,立刻就能把它“倒出来”,那么他就被认为是有能力、有知识的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师对学生的脑力劳动和能力的评价是片面的,教师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科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教育;只重视单个、孤立的知识点的教育,忽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结构的教学;只重视知识的掌握和积累,忽视知识的实践和应用。这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而且也影响了学科的社会声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在学校里所背诵的东西,特别是人文学科的东西,其中一大半是本来就毌需背诵的。我们没有找到评定学生脑力劳动的正确标准,这是真正的灾难,由此产生了死记硬背,甚至把很有

8、才能的学生都弄得头脑迟钝了”,“死记硬背会使儿童变得迟钝和愚蠢,既有害于儿童的健康,又有不利于儿童的智力发展”,“许多学校和教师的真正可怕的失误,就是他们把学生的主要力量用到消极地掌握知识上去了-这就是让学生记忆教师讲过的现成的东西,死背教科书。固然,学校里完全不要识记和背诵是不行的,但是这种脑力活动应当占据第二位。一个人到学校里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可是多么遗憾,许多教师常常忘了这一点!),因此,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在人才的培养中,教学担

9、负着重要的任务,而考试又对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考试作为检查、评定学业成绩和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在学校教育中具有特定的意义和价值。传统型考试以封闭性为其基本特征,以知识的考查为中心,对教学有较大的负作用,由此造成了课堂教学的严重异化,使学生成为知识的贮存器,阻碍了学生才能的发挥和爱好的形成。 其实,历史、政治的学科功能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政治学科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思辨的力量塑造学生的品格;历史学科通过丰富、生动的史实,运用情感的力量升华学生对人生、社会等各种现象的认识,进而积淀认识世界的能力。之所以造成历史、政治课堂教

10、学的异化,一是对智育认识的异化和对学科功能的漠视,认为智育就是 知识化 ,由此导致生成了以机械传授课本知识为中心的僵化教学模式;二是历史、政治考试改革严重滞后。目前,考试仍然是评价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怎么考,教师就怎么教;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 的现象还客观存在。这样一来,历史、政治课堂教学改革便陷入了从起点又回到起点的 怪圈 而不能自拔,难以有突破性进展。毋庸讳言,考试改革滞后是重要的制约因素。我们进行开放式考试改革,就是要借助考试这一指挥棒的作用,激活课堂教学,推动教学改革,把素质教育的 重点 和 灵魂 落到实处,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变得越来越聪明 。三、开放式考试改革的基本模式(一

11、)考试的时间与评价结果的表现形式考试时间60分钟,分两个阶段进行。前20分钟为闭卷(第I卷选择题),后40分钟为开卷(第II卷 非选择题)。第I卷 的选择题全部是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第II卷 的非择题共4个题目,分值50分。在统计成绩时,第I卷与第II卷的成绩不直接相加,而是分别计分,形成诸如45+32的计分形式。第二卷若实行等级制,可分为3个等级,用大写字母A、B、C表示。每个题目划分为3个等级,用小写字母a、b、c表示。试卷等级由各个题目等级综合产生。A级的标准是至少有1个a,最多有1个c。包括aaaa,aaab,aabb,abbb,aaac,aabc等7种情形。C

12、级的标准是最多有1个a,至少有2c以上。包括cccc,ccca,cccb,ccbb,ccab等5种情形。B级的标准是除A级、C级以外的所有各种情形。最后的学科成绩是开放性的,如45A,35C等等。这种学科成绩形式,通过对知识和能力的双重测评,较准确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业水平,同时也防止了成绩大排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单纯应试的弊端。学分制形式(二)命题原则闭卷部分的命题以考查基本知识为主,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比较、辨别、理解等较低层次的能力。题型采用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开卷部分的命题原则是:(1)命题以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为依据,命题的范围不超出课程标准和教材。考试内容的改革,不能脱离中学教学实际和课

13、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试题通过引用课本以外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设问角度,但无论如何,其知识的落脚点都必须落实在学科的基本内容上。(2)命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初一思想政治有这样一道题:材料一:2003年9月29日,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判决日本政府向中国遗留化学武器受害者赔偿1.9亿日元。在这场胜利的背后,是一位中国律师持续年的不懈努力,他就是苏向祥。从1995年起,苏向祥用8年时间自费调查取证日本遗留化学武器问题,共接触芥子气(一种化学毒剂)受害者200多人,取证1000余份。为受害者无偿提供法律援助,两次以民间身份起诉日本

14、政府。苏向祥说:“这些年之所以能坚持下来,索赔已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为了讨回中国人的尊严,让更多的日本人正视历史,给世界一个公正的交待。”材料二:在日本有个由300名律师组成的“中国人战争受害索赔要求日本律师团”,他们是专门为中国受害者无偿提供法律援助的组织。他们免费帮助中国受害者打官司,承担了受害人到日本出庭作证的所有费用。这些日本人缘何要帮助中国受害者状告日本政府?日本律师解释道:“我们不仅在帮助中国人,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的国家。”(1)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苏向祥具有哪些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2)日本律师说“我们不仅在帮助中国人,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的国家”,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和平问

15、题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之一。罪恶的侵华战争虽已过去50年了,但中国人仍然受到战争的伤害。“为了讨会中国人的尊严,为了让更多的日本人正视历史”,苏向祥的那种执着和韧劲,那种对祖国、对人民的强烈责任感,深深地影响和教育着每一个学生。日本律师免费帮助中国受害者状告日本政府的行为和日本律师对这种行为的解释更是耐人寻味的,“要和平,不要战争”,这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该题第一问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题目所涉及的爱国情操、助人为乐、主持正义、热爱和平、意志坚强等知识点散落在教材中的不同章节,学生需要根据题意将有关的知识信息提取出来,通过整合组成答案。第二问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更为广阔空间,学生

16、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体现。同时,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对和平的理解与体会更为深刻,爱国情感和维护和平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初一历史有这样一道题:漫画 武大郎开店 (图二)寓意深刻,令人忍俊不禁。请你仔细观赏这幅漫画,指出它所讽刺的是一种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在我们所学的历史内容中也存在,请你举出一个例子,说说它是怎样体现漫画寓意的。(提示:所举例子可以是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也可以是某个时期政府或统治者实行的某种制度、措施等) 此题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既可从狭义上以貌取人、嫉贤妒能的角度释意和论证,也可以从广义上统治者的主观意志决定用人标准、用人制度等角度释意和论证。不论从哪个角度,只要释意正确,举例恰当,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可以。该题引导学生把教材中那些有 史 无 论 的内容,揭示出 论 来,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创新的机会,实现了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创新性的有机统一。(3)题型以主观性题目为主。 借鉴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