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下教案下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6574194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历史下教案下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初一历史下教案下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初一历史下教案下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初一历史下教案下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初一历史下教案下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历史下教案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历史下教案下(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历史教案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导入板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 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识记隋朝的建立和统一,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三、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第2页第5页的内容,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标出要点,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1)、列举隋朝的建立者、都城、建立时间。隋朝何时统一南北?(2)、请描述隋文帝统治时的社会局面。(3)、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大运河?大运河以哪里为中心?南北各到那里?大运河的开通有何作用?(4)、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你怎么看?四、先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五、后教过渡:北周末年,当时北周的小皇帝年仅八

2、岁,被封为隋国公的杨坚手握军政大权,又是小皇帝的外祖父,于是“隋代周”。(一)讨论第一题:(板书:隋朝建立,统一南北 )要点:(1)杨坚,长安,581年。(2)589年。过渡:隋的统一,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二)讨论第二题:要点:社会经济繁荣,国家统一安定;仓库里储存的粮食、布匹,可供应政府五六十年开销。过渡: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三)讨论第三题:(板书:大运河的开通)要点:(1)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

3、国的统治。(2)洛阳(3)北达涿郡,南至余杭。(4)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过渡: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大运河开通以后,“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朝文学家皮日休说: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对此,你怎么看?(四)讨论第四题:要点:(1)、总的来说是好事,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2)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五)、小结本课内容 六、当堂训练: 1、现在对这些思考题的答案明确的同学请举手。下面大家对照思考题进行记忆 。(自背、互背)2、合上课本做基

4、础训练第2课“贞观之治”一、导入板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 课“贞观之治”(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识记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 三、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第7页第10页的内容,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标出要点,7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1)列出唐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2)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是什么?课文对“贞观之治”的局面是怎样描述的?(3)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她是如何统治的?(4)谈谈你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看法。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五、讨论过渡: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王朝陷于

5、瓦解。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同年,唐朝建立。(一)讨论第一题: (板书:唐朝的建立)要点:618年,李渊,长安。过渡:李渊退位后,传位李世民。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二)讨论第二题:(板书:“贞观之治”)要点:(1)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2)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3)注意“戒奢从简”。(4)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5)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过渡:课文对“贞观之治”的局面是怎样描述的?要点:农民的赋役负担减轻,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社会经济繁荣。过渡: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的

6、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过渡:唐太宗死后,传位于唐高宗。高宗懦弱多病,很少理政。武则天在唐高宗时就已掌权,后来称帝。(三)讨论第三题:(板书:女皇武则天)要点:武则天。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救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过渡: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了解了唐太宗、武则天是怎样治理国家的。谈谈你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看法。(四)讨论第四题:要点:唐太宗、武则天都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政治经济措施,促进唐朝的繁荣强盛,对他们的统治应给予肯定。(五)、小结本课内容。六、当

7、堂训练: 1、现在对这些思考题的答案明确的同学请举手。下面大家对照思考题进行记忆 。(自背、互背)2、合上课本做基础训练第3课“开元盛世”一、导入板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3 课“开元盛世”(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1、讲述: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2、出示学习目标:了解“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三、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第12页第16页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标出要点,7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1)“开元之治”的局面是谁开创的?他采取了哪些措施?(2)想一想,这个时候的唐玄宗和他的曾祖父唐太宗有哪几种相同的地方?(3)概括唐

8、代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具体表现。(4)请介绍一下唐都长安。(5)读史分析:后人评论唐玄宗说:“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他后来坚持这样做了吗?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五、后教过渡:武则天以后,唐朝政局动荡,直到唐玄宗即位,才稳定了局面。(一)讨论第一题:(板书:“开元之治”)要点:(1)唐玄宗(2)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注意节俭。过渡:想一想,这个时候的唐玄宗和他的曾祖父唐太宗有哪几种相同的地方?(二)讨论第二题:要点:他们都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业生产,都注意“戒奢从简”,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唐太宗统治时期都出现了中国封建时代

9、著名的“治世”“开元之治”和“贞观之治”过渡:唐朝盛世经济的发展,主要反映在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上。(三)讨论第三题:(板书:盛世经济的繁荣)要点:(1)农业的发展: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水稻广泛采用育秧栽培,江南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蔬菜新品种的传入;茶叶的种植;曲辕犁和筒车的应用。(2)手工业的发展:丝织技术高超;陶瓷业有重要发展,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板书: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过渡:在唐代,不仅农业、手工业得到了发展,商业也十分繁荣。(四)讨论第四题:(板书:商业的繁荣)要点:长安城内分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长安城人口

10、上百万,热闹非凡。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五)讨论第五题:要点:这句话的意思是:唐玄宗年少的时候在民间,亲身经历了一些不得志的事和所以即位之初,深知人民的疾苦,能勤于政事。他后来没有坚持这样做。(参阅教材中的小字部分。)(六)小结本课内容。六、当堂训练: 1、现在对这些思考题的答案明确的同学请举手。下面大家对照思考题进行记忆 。(自背、互背)2、合上课本做基础训练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 导入板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板书课题)二 、出示学习目标:1、讲述: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2、出示学习目标:(1)、识记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

11、要情况(2)、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三、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第17页第21页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标出要点,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1)隋文帝采用什么方法选拔官员?我国的科举制何时正式诞生?(2)我国的科举制何时得到完善?当时重要的考试科目有哪些?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是谁?他们是怎样发展科举制的?(3)科举制对隋唐社会有何影响?思考、回答教材第20页“动脑筋”。(4)思考、回答教材第21页“阅读分析”。四、先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五、后教过渡: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的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

12、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改变了选官的方法。(一)讨论第一题:要点:(1)分科考试(2)隋炀帝是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板书:科举制的诞生)过渡:但是隋朝不经常举行考试,录取的人不多,各科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尚未形成固定制度。(二)讨论第二题:要点:(1)唐朝(2)进士、明经(3)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4)唐太宗扩充了国学的规模;进士考试录取极严。武则天:创殿试;进行武举考试。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考试的主要内容。(板书:科举制的完善)过渡:唐朝时社会上对科举考试十分重视,当时人把榜上题名,高中科举者美称为“登龙门”。那些考中的进士,纷纷写诗,表达自己得意的心情。诗人孟郊考中进

13、士后,写诗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科举制对隋唐社会有何影响?(三)讨论第三题:(板书:科举制的影响)要点:(1)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时代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2)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对于唐朝文学繁荣和发展、诗歌艺术的普及与提高是有利的。对于确立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过渡: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做官联为一体。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四)讨论第四题:要点:孙中山和英国大百科全书这两段话,表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

14、试制度,明确指出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与英国科举考试制度及现代各国考试制度之间的渊关系。这说明,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五)小结本课内容。六、当堂训练: 1、现在对这些思考题的答案明确的同学请举手。下面大家对照思考题进行记忆 。(自背、互背)2、合上课本做基础训练第5课 和同为一家一、导入板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 和同为一家 (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1、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2、了解回纥、靺鞨、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关系。三、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第22页第26页的内容,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标出要点,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15、。 唐朝时期边疆的少数民族主要情况及与唐朝的交往:1、吐蕃:是的祖先,很早生活在 。世纪前期,吐蕃杰出首领统一青藏高原,定都。唐太宗把 嫁给他。该事件的历史作用是。8世纪初,唐朝又将嫁到吐蕃。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2、回纥:是的祖先。 8世纪中期,回纥建立汗国,唐玄宗封其首领为。后来回纥改名为 。3、靺鞨:生活在 、 流域。 7世纪末,靺鞨族的一支统一各部,建立政权。后来唐玄宗在那里设州,以其首领为 ,封。从此,粟末政权以“”为号。4、南诏:六诏居民是、的祖先。他们生活在 一带。在唐朝的支持下,最南边的统一了六诏。唐玄宗封其首领为。四、先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五、讨论过渡: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空前发展,这与唐王朝统治者实行的开明政策是分不开的,下面我们了解具体情况:(一) 讨论第一题要点:藏族 青藏高原 颂赞干布;逻些;文成公主;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