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第四章讲解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517197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PPT 页数:206 大小:14.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号第四章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06页
信号第四章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06页
信号第四章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06页
信号第四章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06页
信号第四章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号第四章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号第四章讲解(2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s 域分析,本章介绍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方法。, 4.1 引 言,频域分析法与复频域分析法的比较。,频域分析法优点与不足,以傅里叶变换为基础的频域分析方法的优点 分析结果有着清楚的物理意义。 但傅里叶变换只能处理符合狄利克雷条件的信号,而有些信号不满足绝对可积的条件,因而无法应用频域分析法。 频域分析法只能求解系统的零状态响应,系统的零输入响应仍须按时域方法求解。,复频域分析法优点与不足,为了突破频域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研究了复频域分析方法,以拉普拉斯变换为数学工具,将时域映射到复频域。 优点: 扩大了可以变换的信号的范围; 求解比较简单,特别是对系统的微

2、分方程进行变换时,初始条件被自动计入,因此应用更为普遍。 缺点: 物理概念不如傅里叶变换清楚。,主要学习内容,首先由傅里叶变换引出拉氏变换,然后对拉氏正变换、拉氏反变换及拉氏变换的性质进行讨论。 以拉氏变换为工具对系统进行复频域分析。 介绍系统函数H(s)及其零极点的概念,并根据零极点的分布分析系统特性,分析频率响应,并简略介绍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注意与傅里叶变换进行对比,便于理解与记忆。,本章要求,基本要求:常用函数的拉氏变换及其收敛域 拉氏变换的性质 拉氏反变换(部分分式法) 用拉氏变换法求解微分方程 系统函数 频响特性 稳定性的判别 双边拉氏变换及其收敛域 提高要求:用拉氏变换法分析电路

3、 全通系统和最小相移系统 拉氏变换与傅里叶变换的关系, 4.2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收敛域,从傅里叶变换到拉普拉斯变换 一些常用函数的拉氏变换 拉氏变换的收敛域,一从傅里叶变换到拉普拉斯变换,则,1拉普拉斯正变换,信号 f(t) 乘以衰减因子e t( 为一实数)后,容易满足绝对可积的条件。其傅里叶变换为,令 s = + j ,是一个复数,具有频率的量纲,称为复频率。,2拉普拉斯反变换,f(t)e t是F( + j) 的傅里叶反变换:,s = + j, 为常数, ds = jd, 积分限,3拉氏变换对,正变换 反变换,简记为 f(t) F(s),f(t):原函数, F(s):象函数,正变换:从

4、时域函数变换到复频域函数; 反变换:从复频域函数变换到时域函数。,由于 可正、可负、也可为零,复指数函数e st 可能是增幅、减幅或等幅的振荡信号,比傅里叶反变换中作为基本信号的等幅振荡信号ej t更具普遍性。,4单边拉氏变换,正变换 反变换,考虑实际系统中的信号都是有起始时刻的,定义信号的起始时刻为零的左极限:,采用 0 系统:可以直接利用 0 起始状态,也便于考虑 f(t) 中有冲激函数 (t)的情况。,二一些常用函数的拉氏变换及其收敛域,( ),1.单位冲激信号、冲激偶信号,= 1,(t0 0),= s,( ),( ),二一些常用函数的拉氏变换及其收敛域,2.阶跃函数,( 0),使F(s

5、)存在的 s 的区域称为F(s)的收敛域。 单边拉氏变换的收敛域一般为 0,或Res 0 的形式。,二一些常用函数的拉氏变换及其收敛域,3.指数函数,( 为实数),二一些常用函数的拉氏变换及其收敛域,( 0),( 0),4t n u(t),( 0),小结,傅里叶变换把时域函数 f(t) 变换为频域函数F(),时域中的变量 t 和频域中的变量 都是实数。 拉氏变换把时域函数 f(t) 变换为复变函数 F(s),时域变量 t 为实数, F(s)变量 s 为复数。 s 域也称为复频域,拉氏变换建立了时域和复频域间的联系。 从物理意义上看, 只能描述振荡的重复频率, s = + j 则不仅描述振荡的频

6、率,还同时描述振荡幅度增长或衰减的速率。,三拉氏变换的收敛域,拉氏变换存在的条件: f(t)e t 傅里叶变换存在的条件,f(t)e t 应绝对可积:,对于单边信号 f(t),绝对可积条件可等效为,使F(s)存在的s 的区域称为F(s)的收敛域。,s 平面,收敛域,收敛坐标,收敛轴,ROC: Region of convergence,常用信号的收敛域,(1) u(t),= 0 ( 0),收敛域为 s 平面的右半平面。,(2) sin(0t ) u(t),= 0 ( 0),收敛域为 s 平面的右半平面。,等幅信号或等幅振荡信号的收敛域为 s 平面的右半平面( 0),常用信号的收敛域,(3) e

7、t u(t), 为实数,= 0 ( ),收敛域为 = 的右侧 s 平面。,指数信号的收敛域为指数实部右侧的 s 平面( 0),常用信号的收敛域,(4) t n u(t), n = 1, 2, 3 ,= 0 ( 0),收敛域为 s 平面的右半平面。,n = 1,同理可分析 n = 2, 3 ,随时间增长的 t 的正幂次方信号的收敛域为 s 平面的右半平面( 0),常用信号的收敛域,(5) u(t) u(t ) , 0,= 0 ( ),收敛域为全部 s 平面。,有界的非周期信号的拉氏变换一定存在,其收敛域是整个 s 平面。,常用信号的收敛域,(6),不存在收敛域,不存在拉氏变换。,拉氏变换收敛域的

8、一些基本规律,等幅信号或等幅振荡信号的收敛域为s 平面的右半平面( 0) 指数信号 的收敛域为 的右半平面; ; 随时间增长的 t 的正幂次方信号的收敛域为s 平面的右半平面( 0); 有界的非周期信号的拉氏变换一定存在,其收敛域是整个 s 平面; 满足 的信号称为指数阶信号; 对于一些比指数函数增长得快的函数,无法利用指数函数形式的收敛因子使其收敛,不存在拉氏变换; 在单边拉氏变换问题中可以不加注其收敛范围。, 4.3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线性 尺度变换 时域平移 s 域平移(指数加权) 时域微分,时域积分 象函数微分(线性加权) 卷积 初值 终值,意义,傅里叶变换的性质揭示了 信号的时

9、域特性和频域特性之间的确定的内在联系; 拉氏变换的性质揭示了 信号的时域特性和复频域特性之间的确定的内在联系。 利用性质求信号的拉氏变换 F(s)。,一线性,e.g.,若,则,K1 , K2 为常数,( 0),二尺度变换,三时域平移,收敛域不变。,注意:对于单边拉氏变换,f(t)u(t)延时 t0 获得f(tt0)u(tt0),即信号的起始时刻也延时到 t0 。,例 1 求各波形的拉氏变换。,O,t,1,(t1)u(t),O,t,1,t u(t1),1,(t1)u(t1),例 2 求信号 f1(t) = sin0(t t0)u(t t0) 和 f2(t) = sin0(t t0)u(t)的拉氏

10、变换。,用时移性质求单边周期信号的拉氏变换,例3 求周期方波的拉氏变换。,f1(t) = u(t) u(t 1) , T =2,( 0),用时移性质求单边周期信号的拉氏变换,一般周期信号的拉氏变换,四s 域平移(指数加权),根据,同理,五时域微分,推广:,证明:,例 4 已知 ,利用微分性质重新求解 (t) 和 (t)的拉氏变换。,六时域积分,证明:,( t 0),六时域积分,证明:,( t 0),( t 0),六时域积分,( t 0),( t 0),例 5 求图示三角脉冲信号的拉氏变换。,方法一,例 5 求图示三角脉冲信号的拉氏变换。,方法二,七s 域微分(线性加权),推广:,e.g. t

11、e t u(t)的拉氏变换。,收敛域不变。,八卷积,f1(t)与f2(t)为,因果信号,则,收敛域为 F1(s) 与 F2(s) 的收敛域的交集。,九初值定理,若f(t)及其导数,存在拉氏变换,且,则,(s 为实数),初值定理证明,若f(t)和f(t)的拉氏变换存在,根据原函数微分定理:,验证:,分析:,提示:要去掉冲激函数及其各阶导数的拉氏变换分量,做法:若F(s)不是真分式,应求出其中的真分式后对真分式应用初值定理。,分子多项式的次数要低于分母多项式的次数,?,十终值定理,若f(t)及其导数,存在拉氏变换,且,则,证明:根据原函数微分定理,终值定理分析,分析,的原函数的终值,验证:,?,十

12、终值定理,若f(t)及其导数,存在拉氏变换,且,则,F(s)分母多项式的根不能位于 s 平面的右半平面,也不能是位于j 轴上的共轭虚根或原点上的重根。,注意:终值定理只适用于F(s)分母多项式的根位于 s 平面的左半平面以及原点上的单实根。,能够应用终值定理的前提:,存在。, 4.4 拉普拉斯逆变换,由象函数求原函数的三种方法: (1)部分分式法 (2)利用留数定理围线积分法 (3)数值计算方法利用计算机 两种特殊情况,一F(s)的一般形式,ai, bi为实数,m, n为正整数。,分解为,零点:,极点:,二部分分式展开法 (m n,真分式),基本思路:,求F(s)的极点; 根据极点将F(s)展

13、成部分分式,(3),关键:求出K1, K2 Kn,单实根 共轭复根 重根,第一种情况:极点均为单阶实数,p1, p2 pn 为不等实根,= K1,例 1 求 的原函数。,(1)分解因式,求极点,(2)展成部分分式,(3)逆变换,求系数,= 1,第二种情况:极点包含共轭复根,共轭极点出现在 。,第二种情况:极点包含共轭复根,的原函数,例 2 求 的原函数。,(1)求极点,(2)展成部分分式,(3)逆变换,= 0.5,p1 = 1, p2 = 1 j2,例 2 求 的原函数。,方法二:利用,展成部分分式:,= 0.5,第三种情况:有重根存在,e.g.,第三种情况:有重根存在,e.g.,重根最高次系

14、数(K2)和单根系数(K1)的求法相同:,求K3 :,第三种情况:有重根存在,e.g.,一般情况,求k11的方法与求单根的方法相同:,求其他系数:,三F(s) 的两种特殊情况,1. F(s) 非真分式 化为真分式多项式,e.g.,作长除法:,2.含有 的非有理式,分析方法:利用时移性质,先不考虑 项,求其余有理分式的原函数,再进行延时。,e.g. 求 的原函数。,令, 4.5 拉普拉斯变换的应用,用拉氏变换法求解微分方程 用拉氏变换分析电路,一. 用拉氏变换求解微分方程,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一. 用拉氏变换求解微分方程,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用拉氏变换求解微分方程的基本步骤,方程两边求拉

15、氏变换,注意代入 r(k)(0) 和 e(k)(0) ; 求解 s 域代数方程得到输出r(t)的象函数 R(s); 求 R(s) 反变换得到原函数 r(t); 可以从 R(s) 中直接分解出零输入响应(只与起始状态有关的项)和零状态响应(只与激励有关的项); 还可以从全响应 r(t) 中分解出自由响应和强迫响应、稳态响应和暂态响应。,二. 用拉氏变换法分析电路,例2 RLC串联电路中,已知 i(0) = 0.5A,vC(0) = 0,求 i(t) , t 0。,方法一 列微(积)分方程并求解,二. 用拉氏变换法分析电路,例2 RLC串联电路中,已知 i(0) = 0.5A,vC(0) = 0,求 i(t) , t 0。,方法二 利用电路的 s 域模型 建立电路的 s 域模型 根据 s 域模型和电路理论列方程 求解 s 域代数方程,得到变量的象函数 求反变换,得到变量的时域解(原函数),1. 基本元件的 s 域模型,(1) 电阻元件的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