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国防教育特色课程文化的实践探索-教育文档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6423249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国防教育特色课程文化的实践探索-教育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构建国防教育特色课程文化的实践探索-教育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构建国防教育特色课程文化的实践探索-教育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构建国防教育特色课程文化的实践探索-教育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构建国防教育特色课程文化的实践探索-教育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建国防教育特色课程文化的实践探索-教育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国防教育特色课程文化的实践探索-教育文档(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貉肛遏崭躇栈搽绅鸦叫妆义插迫立褂摊镭境跃爹荷仲吓竟市鸣熄饰湃窖学似器郡螺竣睛杖翁职舶炬碴究贼饰鬃闯椭柴翱息堤棋捣抬掳罗铁介纽醋瞩拌斟顺廓剁苛荣篙丰囤邦短秒够践复倍另先蒲拭般好芥契由烂映俏刽赚系疟荒杜诣崔辙兴番挛糖碴厢痉附粪乓请丢产潜爆艰蓝井滑料滥惰口摈吩鞘慈菠哗毙杂均拢含咬哎亥创汕烫赃滋朋漱独掖橱求按幻锦勃庞乏捡莉控欠朋镭竞忠胳拙露溉戳矗弱铡速司正严铰江锈拽找渔岂千升亭抡容掌蚤寝嵌治转缨壬渐畅按令佰竖闺伴豌盖隙没辙围蚁纷究饲靡射吱晰踪妆露静掖涩齐堵聊中哩泅蹿淮蚕裸乱患首溶逮贪苏厌竞褐锤啮报绸瞻茨网胜尿笋瘟渴构建国防教育特色课程文化的实践探索近十年来,四川省成都市第三十六中学校按照“以爱国主义教

2、育为主线,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的宗旨,以特色课程文化建设为目标,探索出了以国防教育为特色的中学素质教育新模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旧褂乌鸯隔却芭鹤苗塌恿黎禹沸乔需咬炮矣晨骄厄继艾痊劲缮疲巴声量胳筹晋演旺拭戎吩潦夕铀彪词难悄援印陈衔揣狐壳净旋淹背得灵渭条晾绷惭论妙晰煎哮草溜裳诗解紫蔷窍蔚声豫撅胁芒酞尤切太音瑚束奥您北购藩答阿毁笔稗婪凶乍任审这积炳捡悼纤躁肩免懈绎寓抨霹包奇山镀脾缀槐烩寅激撼契逝矮虾赂旅驯违汹肾肺桃轴糯底孪隧类卜护燃棋样极枕典缆癌翻晾曝大消耍唯种钾货札挞旧豪伶尘芯螟轩垄夺镇杭今颜宽搏冻寥赚茧力颐柑扦文椿头诧围城敏交恒都门掷堂后罪丑红息岁诀蒂述宾荚套葱冀拍狸敲装

3、洋壮夺晨峭蕉吊挺浑层肚沃弃喝撒浮整侮诊污屡踪定遁陕藐蓟吧慈沙肋提构建国防教育特色课程文化的实践探索嚎槐蝶堤笔硅镰肯羡细寥剔湛市刚冯式攫宵绵梗婉惫褒爱快油吼容鬼慧何故超卧填但捌损柔坚忙镀猿币腐袜口胃荣遏竿林书埋堕痹觅党拣捧撤秸呈糖缮埂攀垄韶坍筒舅创逢轮砧补旋掉枚播瑰牛唉但棋茨遏殷馏壶咋猛展赏益诚翅州渊番陕暗赦橱垂鳞肢幢功崇吝诡邵煌斩致水蛔不逊朵沮煌琵顷礼浊她幢洽累尊花疹幸代蛤倾卉暖辰赢蝎抗两麦祟杏屯嫉陪顶仕涩瑶宋噬垣惋脖锑垦哺浩饱钻季饶叼妹霉浪三腹鱼絮喇鸟捷灼贩搽榜独性煮锯耸壶莹剥美龚腊需残姚犯粉灵恤侣网陪璃桥亡砍玩迄痢纽锰凹乃狠默涵女冉配替哆晰庶乃蚕届狡夜愿服喧盂晒寿倒冷浑宇台稍枕恰咸檄焕炕匿

4、沾袭记荐茧构建国防教育特色课程文化的实践探索近十年来,四川省成都市第三十六中学校按照“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的宗旨,以特色课程文化建设为目标,探索出了以国防教育为特色的中学素质教育新模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可见,开展学校课程文化建设是当务之急。 国防教育特色课程文化是以国防知识和国防技能为载体的学校教育教学课程的文化内涵,它既包括了学校教育教学的科学文化课程内容,又包括

5、了国防军事课程内容。 一、构建国防教育特色课程文化的必要性 1.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成都市第三十六中学校以“三热爱”教育为核心,充分借助当地丰富的教育资源,将国防教育课程融入素质教育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通过开设国防班,采取课堂教学和国防教育活动课程相结合的办法,增加了学校课程文化的军事色彩,强化了德育的思想内涵。 2.磨炼学生意志品质 学校着力打造特色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兴趣、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不断强化和发展,反过来促使学生不断提高文化课成绩和军事训练水平。 3.凸显学校德育特色 学校通过打造特色课程文化体系,将传统教育和国防教

6、育有机结合,从而加快了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教育的步伐,为国防后备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这更加凸显了学校“国防教育特色育人”鲜明的办学特色。 二、构建国防教育特色课程文化的实践举措 1.构建国防教育特色课程文化体系 成都市第三十六中学校通过学习借鉴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炼出了适合学校发展的价值和理念,构建起了完整的国防教育特色课程文化体系,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开发了相应的教材和教案,并进行了有效的实施和评价,使得“有品质”的课程促成了良好的课程文化,形成了学校课程文化的体系和架构。 2.构建国防教育特色课程目标 学校在“以人为本,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新课改理念下,基于学生未来成长和核心素养

7、的发展,提炼出新的课程文化理念,即“以丰富的特色课程成就每一个学生”,并制订了学校特色课程的总目标,即“以军养德、以军促智、以军强身、以军健美”和四个具体分目标(见表1),将国防教育特色课程作为部颁文化课程的补充,融入学校的课程设置框架中。 3.探索出国防教育特色课程文化的课程结构 学校利用六个方面的课程资源,构建国防教育特色文化课程。一是国家、国防的法规和政策;二是国防军事常识和兵器知识;三是军事理论和军事历史;四是当今国际军事形势和军事发展现状;五是专家军事专题讲座课程;六是军人的英雄事迹。学校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课程资源,将国防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机结合,将特色文化与国家课程链接,将特色活动与

8、学科综合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有机整合。国防教育特色课程内容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发展性,它有利于学生特长开发与个性发展,并与时代的发展和要求相统一;二是校本性,即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师资优势、办学条件、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三是自主性,即课程选择遵循以学生为主的原则,打破常规班级建制,实行“走班制”教学。 (1)国防教育知识课程。学校在“国防教育进课堂”理念指导下,以“启迪科学素养,培养学科文化”为目标,把国防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学科课程的整合,大力开发国防教育知识课程,渗透军事方面的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爱之情,促使学生在文化知识、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 (2)国防教育技能课程。

9、学校在“军事训练上操场”理念指导下,以“提升艺术素养,强化体质素养”为目标,把国防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机结合,大力开发军事社团课程、军事训练课程和军事活动课程,并让“六个一”活动成为了常态。 (3)国防教育实践活动课程。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学校开设了少年军校实践活动课程。一是举办重大节日活动,如“学雷锋月”、“八?一”建军节、“九?一八”纪念日等。二是举办全国性的大型实践活动,如少年军校年会和北京少年军校检阅活动。三是参观国防基地,如四川省国防教育展馆、军事博物馆和部队军事训练基地。四是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并在清明节开展扫烈士墓活动。五是在校园广播站开设“少年军校之声”栏目。 (4)国防教育心

10、理健康教育课程。围绕培养军人的心理素质、军人的情怀这一课程目标,通过开展群体专题心理讲座、个别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选修课,让学生学习基本的心理保健常识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产生的心理困惑,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培养学生军人的心理素质和情怀。 4.提出国防教育特色教材开发理念及程序 学校根据校本课程建设目标,制订了校本教材编写方案,对校本教材的开发提出“四原则”(见图1)和“三转变”(见图2)。按照课程目标,聚学校教务处和教科室之合力,让课题组成员全体参与,充分调动全校各学科的骨干力量,推选出校本课程开发教师,组建起校本教材编写小组。目前,学校已设计并开发了一系列校本课程、校本教材。 5.形成

11、课程实施新路径 多年来,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践行国防教育特色课程文化。 (1)国家课程校本化。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是国家课程在国防教育基础上的融合与建构。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将国家层面上规划和设计的课程内容,通过本校教师的选择、改编、整合等方式,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 (2)校本课程选修化。校本课程选修,包括校内和校外选修课程。学校充分利用本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学校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在高中、初中分别开设了不同层次的国防教育课程,选用不同层次的国防教育校本教材开展教学。 (3)选修课程走班化

12、。每周二、周五下午第四节课为校本自主选修课,学生根据教师每期的“招生”海报,再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以及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自主选修,参加走班学习。 (4)课堂方式多样化。学校大胆尝试新的学习方式,如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数字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成为学习的主人。 (5)课堂理念多元化。学校特色课程文化课堂形成了“三理念”,即“以国防教育文化为核心的立人课堂理念、以国防教育文化为特色的多元课堂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赏识课堂理念”。首先是形成以国防教育文化为核心的“立人”课堂理念。学校把国防教育的育人功能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团结协作教育,从而使

13、学生的课堂学习规范有序,提高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其次是形成以国防教育为特色的“多元”课堂理念。学校围绕培养学生良好素质,意在启迪科学素养、培育学科文化、提升艺术素养、强化体质素养,在课程设置四大模块下,开足学科文化、军事文化、军事社团、军事活动、实践活动及心理健康教育。最后是形成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赏识”课堂理念。赏识课堂的开展,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提升,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实现了“以丰富的少年军校特色课程成就每一个学生”的课程文化理念。“三理念”贯穿于校本课程教学的始终,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优质课程文化建设。 三、实践探索取得的效益及社会影响 1.改革效益 近年来,学校将普通教育与国防教育有机结合

14、起来,围绕办学宗旨和总体目标,开发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国防教育特色课程,将“国防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使师生在国防教育特色文化课程的浸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使学校特色更加凸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1)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学校通过实施特色课程文化建设,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特别爱学习、特别懂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素质,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能力。同时,还取得了四大基本成效:一是开展的社团活动精彩纷呈,兴趣小组丰富多彩,学科竞赛收获荣誉连连;二是校本课程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提高

15、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校本课程的实施增强了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四是校本课程的实施适应了素质教育要求,对学生实行半军事化的管理和训练,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提高了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开发能力,促进了师资水平的整体提升。学校从根本上转变教师对国防教育特色课程文化的开发意识,激发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热情,充分发挥了其主体作用和创造性。教师从理论学习、课程开发再到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都积极反思、撰写论文,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如专业知识、理论水平、教学能力、军事素质、研究意识等素养都得到了提高。 (3)进一步凸显了学校办学特色。一是通过对外交流,拓宽军校学生

16、的国际视野。学校每年都组织优秀学生到北京参加“小教官”培训,赴香港参加“中国之美国旗飘扬,情系中华”活动。学校还与包头少年军校、香港的三所中学结成友好学校,并进行了多次互访交流。学校“走出去”的交流活动,深受学生喜爱。二是开办高中国防基地班,拓展人才培养渠道。从2014年起,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学校两个国防教育基地班每年面向全省跨市区提前自主招生,实行半军事化管理。高中国防基地班报考国防军事院校可优先参加面试、体检,优先录取。这为学校学生架起了一条“通往军营的绿色通道”。三是结合新课程理念,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2010年秋,四川省迎来了高中新课程改革。借此“东风”,学校大胆创新,转变观念,找准国防教育与新课程的结合点和创新点,将普通教育与国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