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太石乡中心小学关于申请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学校的材料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06421925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县太石乡中心小学关于申请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学校的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康县太石乡中心小学关于申请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学校的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康县太石乡中心小学关于申请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学校的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康县太石乡中心小学关于申请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学校的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康县太石乡中心小学关于申请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学校的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康县太石乡中心小学关于申请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学校的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县太石乡中心小学关于申请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学校的材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康县太石乡中心小学关于申请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学校的材料康县太石乡中心小学位于康县北部西汉水畔的太石乡河口村,与陇南成县毗邻,学校创建于1952年,占地面积188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43平方米。学校现有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班6个,教职工17人(专任教师16人),在校学生201人(其中女83人),校内住宿学生109人,校外住宿学生64人。所辖乡镇中心幼儿园1所、教学点2所,其中中心幼儿园设幼儿班3个,有教职工6人(专任教师4人),幼儿103人(女48人);李家山教学点有教师5人(专任教师2人),学生51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设4个教学班共36人(女14人),学前教育学生15人(女8人);何湾教学点有教

2、师2人(专任教师)2人,学生17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设2个复式教学班共8人(女3人),学前教育学生9人(女3人)。在学校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重点打造学生剪纸艺术。一、学校开展传承项目的简要说明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可以说在太石乡流传的比较广泛,对剪纸的使用比较严格,凡是家中有白事,窗户上不能贴得红红火火;娃娃不生病,老奶奶也不肯剪一串吊魂的小人人;用于摆衬礼品的,要看是办喜事、丧事还是做寿;一对老夫老妻的屋里如果贴上一对坐帐喜花,那肯定是年轻人的戏耍;久旱无雨,如果剪的不是求雨的“独女捣

3、棒槌”,而是求晴的“扫天婆”,那不知要遭多少人的咒骂。这种受存在目的作用制约的依附性特征,表现在具体作品的构图处理上,也就是作品的装饰性特征。如悬空吊挂的门笺、碗架云子之类,必须线线相连;贴在窗户上的则要求与窗格适合,并多镂空,否则迎光看去只是一个大纸片片;贴作炕围的,就最好少剪零碎花纹,否则时间长了很容易损坏。剪纸,顾名思义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美丽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在农村,剪纸通常是由妇女、姑娘们来做。在中国南北方的剪纸艺术,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

4、表达生活中的各种喜怒哀乐,而地处于西北地区康县北部的太石乡中心小学就是通过剪纸来展示校园生活和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太石乡中心小学教师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和谐.向上”的校训引领下,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育人方针和树人必先树德、育人必先育德的育人原则,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方向,以发挥学生特长、张扬学生个性、塑造学生人格为目标,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全面发掘学生艺术潜力,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将这一艺术形式锤炼得日趋完善。在活动中,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别具一个的美术兴趣小组为核心,大力发展学校的特色“剪纸”。在剪纸课程开设前,学校组

5、织相关教师深入太石乡各村,向各村有此特长的老人请教此项技艺,然后根据学到的知识不断创新,由美术兴趣组主编了学校校本课程剪纸艺术及手工制作,并让学生通过阅读、练习、指导、实践,逐步指导学校剪纸课程呈向成熟化、完整化、科学化。在剪纸课程开设过程中,学校通过组织专业教师培训、外出交流,着力充实剪纸艺术教育教师队伍,加强师资力量,逐步形成重点引导、持续推进、全面开花、大放异彩的局势;在每周的第二课堂活动和剪纸课上,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让学生的剪纸更有特色、更有韵味,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剪纸的能力,提高了剪纸艺术的质量。二、传承班项目的优势与成绩康县太石乡中心小学在剪纸这一传统艺术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

6、发展潜力,有专业剪纸指导教师2名、美术特长教师4名,达到了班班全覆盖;通过学校自主购买和众筹的方式,学校目前拥有剪纸工具120多套,所有高年级学生能达到人均一套,学校配备了剪纸专用教室1间60平方米,配备专用桌椅35套,基本能满足一个班的学生上剪纸课。在剪纸课程开设方面,学校除了安排每周星期三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专门对学生的剪纸进行指导外,学校为三年级以上的班级每周专门安排了一节课,由专业老师教授剪纸知识、指导剪纸技巧。在兴趣小组教师和专业剪纸教师的努力下,学生每周均能够以优良传统精神、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时事政治为内容,用刻刀和剪刀在纸上刻剪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通过对学生刻剪出的画进行整理,现能够

7、装订成册或向大家展示的有:伟大领袖毛主席系列头像剪纸集、十大元帅、十二生肖、56个民族族徽、二十四孝、继往开来、八骏图、金陵十二钗、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廉政文化进校园等等。脱颖而出的美术兴趣小组的剪纸,得到县委县政府的认可和肯定,在2014年由学生创作的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剪纸、绘画和手抄报等作品,学校制作成展板后在县政府门口进行了展出。通过剪纸课程的开设,不但张扬了学生的个性,美化了校园,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学生的学习注入了活力,见证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通过学生们的动手、动脑,让所有学生感受到学校之美,体验到学校生活的趣味性和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外,学校在剪纸

8、这一特色的带动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县委县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赞扬,由学校编写的校本课程剪纸艺术及手工制作被县委、政府评为优秀校本课程,2015年全县教育系统“庆元旦”廉政文化书画展中所选送的剪纸作品荣获一等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2015年在全县“特色校园”评选中荣获校园文化建设奖,2015年学校校本教材剪纸艺术及手工制作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校本课程,2016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学校,2017年被陇南市教育局评为美育先进集体,被陇南市教育局命名为陇南市德育示范学校、市级示范学校,被甘肃省教育厅命名为甘肃省德育示范学校,2017年我校选送的廉政文化进校园剪纸作品在陇南市纪委、市

9、委宣传部主办的“喜迎十九大廉洁树新风”主题书画展中荣获三等奖。三、传承该项目的目标、计划、策略及措施一是在全面普及剪纸艺术教育。剪纸艺术已基本普及了太石乡中心小学,但对低年级学生和基层教学点学生来说依旧是难题,需要全体教师进一步探索,从一年级抓起,从简单易学的作品入手,让学生把剪纸当做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种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美感、艺术感;在基层教学点由于人员缺少,无专职剪纸老师,可通过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让中心小学教师向基层教学点教师传授经验做法、让基层教学点教师到中心体验时间,定期组织培训会和交流会,先让教师掌握,再引导、指导学生,让剪纸在全学区内达到人人都懂、人人都会、人人都精,并通过学生带

10、动家长,让太石乡区域内人人都会剪纸,把剪纸这门文化艺术持久传承下去。二是创新形式让剪纸紧跟时代步伐。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创新载体,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把当时发生的、近期学习的和长期以来收获或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时事政治、身边事物、人文景观等能够及时通过剪纸的方式予以表现,让剪纸更加切近生活,并能够让人人都能看懂,都能够懂得欣赏,能够从中体验到独特的美。只有能跟得上社会的发展,剪纸艺术才不会被人们遗弃,就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三是在幼儿教育中加入剪纸艺术欣赏。坚持从娃娃抓起,从幼儿抓起,让幼儿在初步感知事物的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引下,欣赏优美的剪纸艺术作品,在不断地欣赏过程中,受到剪纸艺

11、术的熏陶,感知到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让他们爱上剪纸,为以后上小学亲手剪纸实践创造先决条件,也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美。四是进一步推广剪纸艺术。通过展览和网络宣传,让剪纸艺术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让每个人都了解剪纸,能得到更多的人青睐。为了扩大影响力,学校适时组织安排剪纸专题讲座和面向社会的培训,让传统文化剪纸艺术深入到农民日常生活中,确保剪纸艺术能够持续流传、延续。而对于学生和家长创作高水平作品,学校可通过网络媒体进行宣传和出售,为学生家庭带来一定的收入,从而让更多的人投入到对剪纸的研究、传承中。五是聘请专家进行剪纸艺术指导。为了让学校剪纸更加精、细、美,学校将聘请周边剪纸研究造诣深、实际经验丰富、剪纸功底扎实的专业人士作为学校剪纸艺术顾问,不定时邀请他们对学生的剪纸进行指导、品评,并举行专门的讲座和研讨会,指导学校在剪纸过程中的误区和不足,交流在剪纸过程中的收获、心得、经验,让学校的剪纸艺术发展更加快速、更加完美。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