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教师版)1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640579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教师版)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教师版)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教师版)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教师版)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教师版)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教师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教师版)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课补遗教学札记 - 1 -语文选修一第三单元导学案 执笔人:宁宜林 校核人:刘忠良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之一:因声求气、吟咏诗韵。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和诵读的要求。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蕴涵的情感。3、综合鉴赏古代诗歌,包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特点、表达效果等。4、诵读并背诵本单元要求背诵的篇目。教学重、难点:理解“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内涵,运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理论赏析诗歌的方法。【教学设想】 一、重点学习课将进酒阁夜李凭箜篌引虞美人苏幕遮 二

2、、自主赏析课国殇燕歌行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菩萨蛮)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 三、安排 6 课时。 第一课时 单元学习指导阅读“赏析指导”弄懂“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含义。1、解题:A、因声求气:就是感受诗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的精神。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提出“因声求气”的说法, “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 ”“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 ”“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神气,指作品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情感内涵高度艺术化的体现。音节,是指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句式和抑扬顿挫、高下缓急的声韵等语言因素。神

3、气需要借助音节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诗文音节的揣摩,能够领会到作品的神气,这就是所谓的“因声求气” 。 B、吟咏诗韵:就是字词本身所包含的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2、解“读” 在诵读诗歌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加以注意,来达到“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目的,进而促进对诗歌美感的把握、对思想感情的领悟呢?A、定准基调 基调在音乐作品中是指主要的高低长短配合成组的音,通常用以贯穿作品的全过程。诵读中的基调是根据感情而确定的气息、音色。一般说来: 爱的感情是“气徐声柔” ;憎的感情是“气足声硬” ; 悲的感情是“气沉声缓” ;喜的感情是“气满声高” ; 惧的感情是“气提声

4、凝” ;欲的感情是“气多声放” ; 急的感情是“气短声促” ;冷的感情是“气少声平” ; 怒的感情是“气粗声重” ;疑的感情是“气细声粘” 。 B、把握诗歌的音乐美 合乎规律的重复、停顿形成诗歌的节奏。 诗歌按照一定的规律回环重复的时候,便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使人感到亲切、愉快。李白蜀道难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该咏叹在全诗中反复了三次,就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激荡着读者的心弦。 诗歌节奏也体现在节拍的划分上,一般而言,汉字以一个字为一个音节,但诗句中的几个音节并不是孤立的,一般两两组合形成停顿(音步) 。四言两顿,音步为“二/二”, 如“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 五言一般三顿,音步为“二

5、/一/二”, 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或“二/二/ 一” ,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亦可两顿,音步为“二/三” ,如“欲穷/ 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七言四顿,音步为“二/二/ 二 /一” ,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或“二/二 /一/二”,如“含情/凝睇/谢/ 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 押韵 押韵是同一韵母的有规律地重复,犹如乐曲备课补遗教学札记 - 2 -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音,整首乐曲可以由它贯穿起来。中国诗歌的押韵在句尾,句尾总是意义和声音较大的停顿之处,所以造成的节奏感就更强烈。 近体诗押韵要求严格,偶句末字必入韵,但首句末字可以灵活:五

6、言首句以不入韵为常,七言首句以入韵为常。 (须考虑古今音变) 音调 中国古典诗歌的音调主要是借助平仄组织起来的。在节奏点上的字音通常按照“平长仄短、平低仄高”来处理。平仄有规律的交替和重复可以创设音调的起伏、和谐。 律诗之颔联与颈联须对仗,故必平仄相对。但要注意的是,并非相对应的每一个字都必须平仄相对,一般而言,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 除平仄以外,古典诗歌还常常借助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和象声词来求得音调的和谐。 双声词如“参差荇菜” 、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叠韵词如“江流宛转绕芳甸” 、“可怜楼上月徘徊”;叠音词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

7、女”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象声词如“关关雎鸠” 、 “呦呦鹿鸣” 。这些词在中国古典诗歌里运用得十分广泛,不但增加了音乐美,也加强了抒情的效果。第二课时 春江花月夜【学习目标】一、诵读品味语言,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二、理清思路,把握诗的感情基调和诗人情感变化。三、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自学引导】李白(701762)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后世称他为“诗仙” ,他又自称为“酒中仙” 。 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是一首劝酒歌,大约作于李白以梁园为中心的十载漫游期间,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诗人跟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

8、嵩山元丹丘家作客。这首诗就可能是三位老朋友聚会宴饮中所作。 “因声求气”是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提出的, “声”指节奏、音调平仄、押韵, “气”指情感、气势, “因声求气”就是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 “吟咏诗韵”就是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作品的思想感情。【阅读探讨】1、诵读指导: 这首诗,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豪放的表现。诵读时应适应着诗人感情的变化来选择不同的声调,要注意诗中节奏的变化。 起兴:开头用“君不见”领出,要读得从容、亲切。 “黄河”一联用了比兴手法, “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 “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 “高堂”一联

9、说及人生, “悲白发”叹意极浓, “悲”字应重读。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 应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 入题:节奏要逐渐加快。 “人生”一联, “尽欢”和“空对月”须重读。 “天生”一联显示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应读得掷地有声。 “会须”句要用升调读,读得豪气十足。 举杯劝酒:应读得亲切,节奏逐渐加快。 劝酒辞: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 “钟鼓”二句是劝酒歌的主题, 也是全诗的主旨,应读得从容。 “不足贵” “不复醒”用极强音读。 “古来”两句以抒情方式说明“不复醒”的理由,上句宜轻读,下句宜重读。 “陈王”两句援引古人饮酒情形,用叙述语调读,重音落在“恣欢

10、谑”上。 “主人”两句,前句宜轻读,后句诗人反客为主,直命沽酒,宜重读。 “五花马”三句当快读, “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 “万古愁”三字要用夸张语调读。2、学生自由朗读,诵读感悟此诗气势豪壮,又情感起伏较大,可先指导个别同学朗读,再采用齐读的方式。教师可根据学生朗读情况及时指导诱发,营造高昂活跃的课堂氛围。然后了解学生对诗歌的初步感悟程度。并结合注释了解大意。学生练习朗读。 方法:分层进行,每段分两层,依次是:起兴、入题、举杯劝酒、劝酒辞。学生边读边看课本注释,疏通文意。找出表现李白狂放的诗句。备课补遗教学札记 - 3 -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各层大意。练习背诵。3、美读感悟一个惊

11、心动魄的开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一从空间夸张,一从时间夸张。真是“巨人式的感伤” 。 两处用典:(1)烹羊宰牛且为乐(语本曹植箜篌引 ) (2)陈王昔时宴平乐。 (语出曹植名都赋 ) 三种主要情感:(1)显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3)表达诗人蔑视权贵,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感情脉络的四个层次:(1)感伤之情:如“君不见”两句。 (2)欢乐之情:如“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

12、杯” 。 (3)愤激之情:如“钟鼓馔玉不足贵斗酒十千自欢谑” 。(4)狂放之情:如“主人何为言少钱与尔同销万古愁” 。(三)精读赏析、感悟鉴赏1.开篇的两个长句传达出诗人一种怎样的情感?为什么全诗要从奔涌不息的黄河写起?明确:长句开篇,起势突兀,用一去不返的流水来悲叹人生短暂、易逝。开篇两句气势恢宏,境界阔大,流露出一种极有气势的感伤。2.“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在表达感情上有何作用?明确:这四个短句的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肖酒席上的声音口吻,表现作者酒酣之际的狂放之情。3. 如何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其中哪两个字最有表现力?明确:诗人虽有

13、不平之气,但并不消沉,虽怀才不遇但仍渴望建功立业,渴望有所作为。其中“必” 、 “还”最具表现力,充分表达了李白的乐观自信,他深信自己的才能总有施展的时候。4.怎样理解“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一句?作者为什么要“长醉不用醒”?明确:这首诗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官场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所以才说“钟鼓馔玉不足贵” ,实际上是对当权者和豪门贵族的否定;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进行反抗,因而又写道:“但愿长醉不复醒。 ”5诗人要“但愿长醉不愿醒” ,用古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

14、,惟有饮者留其名”时,为什么单举曹植为例?明确:曹植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但由于“任性而行,饮酒不节”最终没有得到父亲曹操的重用,又遭兄、侄猜忌,终不得用。李白初入长安,抱济世之志,却为小人排挤,最后落个“赐金还山”的下场。李白钦佩曹植的才干,同情他的遭遇,借以自况,抒发自己不得志的满腔郁愤。6这首诗的基调是什么?试结合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做一点具体分析。明确:第一问答案:愤激。第二问答案要点:诗的开头悲叹人生短促,转眼即是百年;接着因悲而生寻欢之意,准备痛饮一场;然后转入正题,借酒抒发其愤世嫉俗之情;到结尾更将这种种复杂的心绪统一为“万古愁” ,使抒情达到了高潮点。7、全诗多处使用夸张的手法,请

15、找出并试做分析。明确:“一饮三百杯” 表现豪饮, “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 “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 “黄河之水天上来”表现黄河源头之高, “朝如青丝暮成雪”极言人生短暂,这些夸张句有力的说明了诗人豪放的性格,也表现了他豪放飘逸的诗风。8. 试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做一比较,说说二者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明确:在内容上,相同的是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不同的是,前者所谓“开心颜”包含着个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而后者所谓“长醉不复醒”显得消极一些。总起来说,前者于愤激中略见昂扬,后者于愤激中略见低沉。在表达形式上,前者是直白,锋芒直指“权贵” ;后者是曲达,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备课补遗教学札记 - 4 -(四)艺术手法 :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 (1)这首诗的基调是愤激,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 开头四句写悲。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因此作者以黄河起兴。黄河自西而来,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直奔东海。上句写大河之来,上句写大河之去,形成咏叹味。接着四句向人们喻示时光流逝迅疾,一去不返,人生由青春至衰老不过“朝” “暮”间事。两个长句,既用比喻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更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夸张。这个开端可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